小班幼儿养成教育游戏化

2020-12-30 10:51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站队小游戏袜子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田 杰

把游戏作为养成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让孩子通过在游戏中的互动、感知,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并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一、小游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具备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大人帮助下能穿脱衣服和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会拿勺子等。”但是据我们观察,大部分幼儿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脱衣服,喝水少……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讨论决定用孩子乐于接受的小游戏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

对于幼儿不会穿脱衣服这一现象,我园编写了儿歌来帮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穿脱衣服的方法,但是不少幼儿仍是没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欲望和积极性。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园开展了“巧手大比拼”的比赛游戏,通过比赛给小娃娃系扣子、叠衣服、粘魔术贴等环节增强了幼儿自己动手的欲望。这一次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巧手区在区角活动中也一时大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到区角练习卷袜子、扣扣子、拉拉链等,我们的比赛也逐渐发展到“给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比赛,各种各样的比赛大大地提高了孩子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和积极性。

和巧手大比拼同时进行的还有我们的“趣味穿袜子”“趣味穿鞋子”等小游戏,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穿袜子相对比较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利用儿歌开展了“趣味穿袜子”的游戏:张开大嘴巴,伸进小脚丫,扭一扭、伸一伸,我的袜子穿好啦!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都愿意自己来穿袜子。通过游戏,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小肌肉的发展。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还不适应幼儿园的午休环节,起床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常常是坐在床上等老师帮忙,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起床后哭闹、不知所措。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起床闯关步骤图”,孩子根据图片上的提醒,自己坐在被窝里穿上衣,坐在小椅子上穿裤子和鞋袜。逐渐练习后,孩子们穿戴整齐并自己叠被子,搬椅子、上卫生间小便、洗手喝水,不需要老师的提醒,自己根据闯关步骤图,忘记了就去看一看,完成了最后一步,找老师看嘴巴,就能得到一个大大的拥抱作为奖励。老师在拥抱孩子的时候,一方面给孩子一个爱的鼓励和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一下孩子是否穿戴正确。

小班孩子喝水很重要,为了督促孩子们积极主动喝水,我们布置了“小班爱的社区”墙,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的照片放在社区墙上,鼓励孩子在“家里”喝水。

二、小游戏,大规则

相信带过小班的老师都有感触,刚入园幼儿没有形成规则意识,除了秩序不好,还会出现很多安全隐患。

用游戏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孩子既感兴趣、效果又好。以站队为例,孩子入园前没有自己排队的经验,所以我们用“坐火车”的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孩子们对排队形成初步感知。

“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谁来坐?”

“我来坐(孩子)!”

“开到哪里去?”

“开到……呜……”

孩子们边说儿歌边一个拉一个衣服站队。但这种站队方式也是有安全隐患的,如有的孩子鞋被踩掉,有的衣服被拉得太紧,勒着脖子,都很危险,所以老师要一直关注孩子们的情况。

当孩子们通过这个“坐火车”游戏形成排队的初步意识后,我们又利用方向盘玩“开汽车”的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手握自制方向盘,一个跟着一个走。开汽车的时候,我们又创设了“爬坡”“走弯路”等情景,让孩子们有序地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潜移默化地养成习惯。

“开汽车”游戏持续了近一个月后,我们开始转为正题,男孩女孩分开排队,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排好队,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个别孩子站队时拖拖拉拉、玩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创编出一个新的游戏:串肉串。站队时,每个小朋友变身小食材,只有站好后,才可以串到肉串上来。有了新游戏,孩子们又有了兴趣,每次都能站得又快又整齐,还开心的不得了!结合主题,我们还会改编成:串糖葫芦、串项链等。

到本学期中后期,孩子们就已经养成了很好的站队习惯,孩子在集体行进过程中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指南》中指出:小班孩子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可是小班的孩子常常将玩完的玩具到处乱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了小游戏“送宝宝回家”:让孩子们将散落的水彩笔收拾起来放到盒子里,并送笔宝宝回家,看看哪些笔宝宝能安全顺利地回到自己的家里。根据这样的小游戏,孩子们养成了物归原处的习惯。

三、利用绘本,提高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和规则意识

在开展各种小游戏的同时,我们也利用绘本中的元素和形象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规则意识。开学初期,面对孩子的焦虑,我们选取了几本关于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的绘本,如《小鸭鸭上学去》《魔法亲亲》等,利用每天下午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来分享,同时发动家长画了一些“温馨家庭”的绘画作品,张贴在班级里,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淡化分离焦虑。

饭后漱口是孩子们容易忽视的环节。刚开始时,孩子们还能在饭后主动漱口,但时间一久,有个别孩子就会忘记或故意不漱口。为此我们找来了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个绘本故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哈克和迪克这两个看起来可爱,实际上却非常危险的牙齿细菌在小朋友的牙齿上安营扎寨的故事:他们在牙齿上挖洞建房,生活很舒适,每天都会有好吃的东西自动送上门来;他们的储藏室里有巧克力,水龙头里流着他们最爱喝的“可口可乐”。就在他们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一把大刷子带着很多警察出现在牙齿大街上,哈克和迪克贮藏的粮食几乎被一扫而空,他俩也被请到了海滩上晒太阳,再也回不到小朋友的牙齿里了。孩子们听这个故事的时候,都哈哈大笑,但笑过之后,都不想邀请哈克和迪克来自己的牙齿里,饭后也能做到主动漱口了。不仅如此,孩子还把这个故事带到了家里,有的孩子还能主动刷牙了,让家长们也亲身感受到绘本的力量。

引导幼儿吃饭细嚼慢咽、不挑食,我们共读《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孩子认真洗手,我们共读《根本就不脏嘛》;个别孩子不睡午觉,我们共读《不睡觉世界冠军》;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共读《不要随便摸我》;对于胆小、不自信的孩子,我们共读《田鼠阿佛》。绘本成为了我们一日活动中重要的助手。

面对同样焦虑的小班幼儿家长,我们为家长提供了一份推荐书目,包括家长读物和亲子共读的经典绘本,每周家长选取一本绘本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在绘本的阅读和分享中,家长逐渐的认识了绘本,知道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绘本,应该如何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不少家长还为孩子建立了绘本阅读小记录,图文并茂的记录方法,为孩子和家长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初步规则意识方面的一些小做法。通过实践,我们再一次地感受到了“游戏”“绘本”的魔力——能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自我服务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方法科学、有效,孩子乐于接受,老师省时省力,我想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状态吧!

猜你喜欢
站队小游戏袜子
袜子少年
不一样的袜子
专注力小游戏
配偶被父母轻视,要不要选边站队?(一)
袜子
在底特律“站队”,在CES“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