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森林城市体系建设布局与发展目标

2020-12-30 14:00张进宝
山西林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太原市森林生态

张进宝

(太原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1 太原市森林城市建设理念

结合太原市城市发展需求,按照森林网络体系“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原则,布局市域结构为“一核、两脉、三圈、四芯”及三大功能片区,东部城市森林建设区、西部生态修复区、北部生态屏障提升区,为建设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健康宜居、生产空间绿色安全的太原森林城市奠定基础。梳理太原市森林城市建设定位,形成太原市森林城市“控带山河古并州,京畿西屏新晋阳,汾水三山韵龙城,绿意锦绣书太原”的建设理念,保障了规划定位、建设条件、建设意义的连贯性。

2 太原森林城市建设愿景

2.1 森林网络体系

根据国家、省级、市级林业工程项目,全面推进10个县(市、区)的城市绿化美化。落实乡镇村庄四旁绿化,完善道路、水系绿化网络,使郊野绿化向近自然林方向发展,适当增加景观效果佳、经济效益显著、生长周期长的树种。努力使其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打造城区宜居、环城休闲、远郊生态、林产增效的森林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有4项。

1) 增加造林面积。在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开展提档升级造林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环京津冀生态屏障保护工程、黄土高原示范林建设工程”,合计约15 000 hm2;规划实施封山育林面积约6 000 hm2,尽快解决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祼露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块植被的自然恢复问题;确定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范围和规模,坡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按每个网格30 hm2设置农田林网网格,构建完善的农田防护林网络;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进行生态涵养林建设,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要求。

2) 完善中心城区绿地、绿道、绿廊。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为“一轴双区三楔多廊多园”。绿道、绿廊按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布局,生态型绿道、绿廊主要沿东西山旅游公路、河流及山脊设立,并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维护其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郊野型绿道、绿廊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都市型绿道、绿廊为人们慢跑、散步提供场所。

3) 建设美丽乡村。结合乡镇发展丰富村庄绿化品种,增加观赏性品种和颜色多样的花卉品种,以满足居民日常游憩的需求。根据地形特点、区域位置及村庄规模,选择绿化生态型和生态园林型乡村建设模式。

4) 强化森林生态功能。打造“一路一果”的通道绿化体系,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堤)林的提质改造,规划实施山体生态修复工程。

2.2 森林健康体系

太原市现有林地总面积40.26 hm2,占国土面积的58.27%,林地利用率37.79%.森林资源以纯林、混交林和其它灌木林为主,其中,其它灌木林地占森林面积的25.57%,比例最高;纯林和混交林占森林面积的19.72%和 14.23%,比例相对较小,林木质量有待提高。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合计占比达86.97%,林分质量低;其它灌木林面积占比达1/4,灌木林地改造潜力大。树种以油松、侧柏、辽东栎和刺槐为主,油松占比达53.06%,树种结构单一,需要补植或混交其它树种,使其森林资源向混交异龄林健康化方向发展。近期建设重点有4项。

1) 森林质量提升规划。在规划期内每年完成需提升面积的10%,根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及森林培育目标,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优化林种、林分结构,促进森林向健康化方向发展。

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制定绿地管理办法、公园管理办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相关设施,把太原打造成重要的动植物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

3) 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根据太原市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项目,具体包括水禽观测点、固定监测样地、保护站、野外宣传站,完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普查,构建动态监测监管平台,依托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森林旅游,注重季相效果和群落整体的配置,增强保护区的自养能力。

4)森林公园建设规划。根据太原市森林公园建设现状,基本完成东西山绿化全覆盖。规划期内完善7处森林公园的道路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结合绿道系统、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休闲场所的建设开展专项规划,打造宜游宜教宜乐的生态教育与休闲基地。对已建的城郊森林公园,重点开展森林风景资源普查与评估,加强典型生态系统、典型森林群落、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的建设,结合义务植树、绿地认养,创造全民参与、全社会共享的氛围。

2.3 林业生态福利体系

林业生态福利体系可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工程干果经济林建设项目及高标准高质量种苗基地、花卉基地的发展。

1) 森林康养产业。转变传统林业的发展思路,促进林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建设集农家生活体验、森林休闲康养、生态养老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康养基地14处。依托太原市现有的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区,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建设森林康养特色小镇6处、特色村7处。

2) 经济林产业。创新经济林发展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社+基地+专业户”的模式,走基地化、产业化、创新化、效益化、景观化、生态化发展的生态之路。依托太原现有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以种植中草药为突破口,以短养长,以药养林,林药双收。依托既有的产品和资源基地,积极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太原市特色产品认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种苗花卉产业。提高种苗基地的科技含量,引导当地种苗的培育方向;提高保障性苗圃的建设质量,打造综合性花卉苗木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完善的花卉苗木产业体系;种质资源圃建设依托现有的森林资源,科学选择建设地块,申请专项投资,合理化经营。

2.4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重点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综合类博物馆、特色森林公园、动物园、山庄背景林、生态庄园、名胜古迹林,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绿地认养认建、森林城市整体LOGO形象设计等,建设11处分别以爱国主义教育、林业观光体验、生态修复治理、森林生态康养、地域特色产业为主题的参与式生态科普教育场所,覆盖城区及三县一市,满足所辖区(县、市)均建有1处以上的指标要求。近期建设重点有6项。

1) 依托现有的晋祠博物馆,打造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历史传承的多功能生态场馆,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 充分利用景区红色资源,提出“台骀山国防公园”的战略设想。规划在体验红色之旅的同时,依托台骀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体验活动,形成1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基地。

3) 以树立形象、打造品牌为发展方向,将太原动物园建设成为集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动物特色为一体的人、动物、自然和谐的生态景区,成为科普宣传和科研教育的最佳场所。

4) 以“葡峰山庄”为示范点,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休闲观光采摘园,形成以采摘观光、生态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科普教育为主的产业旅游聚集区。

5) 以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为示范点,结合近期持续建设的项目,完成全部破碎山体生态修复和垃圾场治理,通过建立生态标识、科普宣教馆,对生态环境修复进行宣传。

6) 西山万亩生态园集污染治理、道路建设、植树造林、泉水保护、景观设置、休闲旅游、配套服务为一体,是西部山区生态恢复的示范工程。

按照森林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和分步实施,有利于城乡生态融合,促进区域生态一体化,形成城区、近郊、远郊合理的生态结构,逐步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在保持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同时,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森林健康体系,从森林的自然更新到形成稳定的顶级群落进行各项森林经营措施的设计,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达到生态与经济需求的最佳结合。通过森林康养产业、经济林产业、种苗花卉产业的发展,使人们享受到生态文化带来的福利;通过城区绿化、乡村绿化、古树名木和名胜古迹的保护利用,发展各类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传承太原的历史文化,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3 太原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

按照森林网络体系“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原则,确定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为“一轴双区三楔多廊多园”,市域结构为“一核、两脉、三圈、四芯”的布局。

3.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一轴”指由汾河和沿岸绿地组成的南北贯穿中心城区的绿色轴线,“双区”指城市西南部的晋源文化生态区和北部生态屏障区,“三楔”指沿北中环、南环高速公路和新城南部3条楔形渗入城市的生态走廊,“多廊”指沿边山支河和景观道路两侧的带状街头绿地,“多园”指各级公共绿地节点,包括市级公园、区级公园。

3.2 市域布局结构

1) “一核”,以中心城市核心区生态景观建设为主核,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景观建设,增加绿地面积,使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 “两脉”,一是太原市东、西、北山形成的山脉,是绿化造林重点建设工程的骨干动脉,在中心城区外围形成生态保护的屏障。二是汾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水脉,水脉串联起了中心城六区以及下辖的三县一市,通过水脉形成太原市森林城市各个重要节点的网状支撑。

3) “三圈”,分别为城郊森林公园生态休闲生活圈、丘陵平川生态经济林循环圈、远郊山区生态防护林保育圈。通过防护林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的修复等,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打造太原市森林城市绿色生态的自然屏障。

4) “四芯”,以太原市四县市城区(娄烦、古交、阳曲、清徐)形成森林城市建设的四芯。娄烦县主要体现“水”,古交市主要体现“山”,阳曲县主要体现“林”,清徐县主要体现“田”,以“山水林田”作为太原森林城市建设的四芯。

通过规划建设,太原市的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体系初见成效,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营造出了林山相依、林水相伴、林田相间、林路相绕、林村相映、林城相衬,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空间,最终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健康宜居、生产空间绿色安全的美丽太原”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太原市森林生态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