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革命文化主题类课文双线结构解读误区及其对策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2020-12-30 21:00蒋成云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要素中华资料

□蒋成云

统编中高年级教材中革命文化主题类课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很多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知道要从“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这两条线去解读,但是把握不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准确解读教材。下面以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谈谈这类课文的双线结构解读误区及其对策。

【误区一】双线分离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第1 至10 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的?

生:通过对话来写的。

师:读读对话,你能发现什么?

生:同学们的回答与周恩来的不同,周恩来回答了两次。

生:魏校长的反应从惊讶变成了赞叹。

师:作者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写。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生练读)

师:作者详写了周恩来的回答,为什么还要写同学们的回答?

生:衬托出周恩来的志向远大,是个了不起的人。

师:是呀,有志者就应当像周恩来一样——(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依然要——(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该教师在教学中机械地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先进行语文要素的训练,再进行人文主题的教学,两者之间缺乏整合。

【对策一】整体融合

“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不是孤立的两个部分,两者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课文,读懂基于革命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事;其次要从语文的角度去寻找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结合点,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助语文要素去理解人文主题,通过对人文主题的理解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达到文道统一。以下是重新执教后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可以抓住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来概括。

生: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生齐说)立志读书。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这位主要人物,读读他的言行,你能发现什么?

生:别人争先恐后地发言,他却一直默默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生:他和大家的回答不同。

师:不同在哪儿?

生:声音不同。他的回答清晰而坚定,可见他的目标很清楚,他一定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生:志向不同。别人是为了个人读书,他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志向高远。

师:作者除了写他外,还写了其他孩子和魏校长,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写其他孩子的表现,是为了对比衬托他的胸怀与抱负。

生:写魏校长的表现,也是为了突出他的报国情怀。

师:这位同学究竟是谁?作者直到第10 自然段才告诉我们。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生:让我们牢记周恩来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

该教师以语文要素的落实为教学切入点。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来概括主要内容,明确写了什么,知道周恩来志向高远;接着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研究写法,体会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最后回归课文的表达形式,明白这样写的妙处,将要素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误区二】轻重失衡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1.借助视频资料,理解“中华不振”的意思。

2.结合伯父的话和有关租界生活的图片,感知“中华不振”的无奈。

3.体会“中华不振”带来的屈辱。

(1)说一说周恩来在街上看到了什么。

(2)想一想,面对女人的哭诉,巡警和围观的中国人态度有什么不同?

(3)观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4)思考:周恩来此时是怎样想的?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恩来?

4.感受“中华振兴”的自豪。

(1)读周恩来写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等诗句,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2)阅读周恩来投身革命事业的相关资料,谈谈体会。

(3)播放体现今日中国日益强盛的视频。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因为有了许多像周恩来这样的人,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对于承载着革命传统教育任务的课文,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解与人文资料的补充,让学生走近人物、了解事件的想法是可取的,但是该教师没有准确把握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系,教学中过于偏重人文熏陶,忽视语言文字训练,人文性资料补充过度,语文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对策二】双线并进

教师在解读这类教材时,不仅要思考课文蕴含了怎样的革命文化,还要思考课文是怎样借助语言文字多角度体现革命文化的。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主线,将教学落脚点放在语言的习得上,引导学生抓住能展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句和具体事例进行品读,将语言文字运用与思想情感体会结合在一起,从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提炼精神内核,从事件的表达形式中感悟文化内涵,使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自然融合。

以下是重新执教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1.回顾主要内容,交流学习经验。

(1)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回顾学习“立志读书”和“耳闻中华不振”这两件事的方法。

2.关注变化过程,理解“中华不振”。

(1)默读课文第11至17自然段,找出表现周恩来对“中华不振”从不解到理解这一过程的词语。(疑惑不解、真正体会)

(2)思考:周恩来疑惑不解什么?在课文中做好批注。

(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有事绕着走;有理没处说;有冤无处申;有警不撑腰;有怨不敢言……)

(3)结合从课文中所提取的信息,阅读相关资料,理解“中华不振”。

(4)运用“每当想起……周恩来就……”的句式练习说话,理解“真正体会”的含义。

3.借助资料阅读,学会书写志向。

(1)结合资料阅读周恩来写的诗句,完成课后第2道习题。

(2)说说自己还想知道周恩来的哪些资料,课后查阅。

(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注意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理由。

该教师课始即从语文要素的落实进行导入。先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交流阅读方法;接着抓住“疑惑不解”和“真正体会”这两个词语厘清主要人物思想变化的过程,采用批注的方式感受周恩来“疑惑不解”中蕴含着的复杂情绪,借助资料理解“中华不振”,通过说话训练,走进周恩来的内心,真正体会他立志读书的原因;最后借助书后习题,再次理解周恩来的读书志向,向课外拓展,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厚周恩来的形象,通过读写训练,将语言文字运用与思想感情体会相结合。

【误区三】机械照搬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第15 至17 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读读第15 至17 自然段,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

生:周恩来在街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可恶的巡警和可怜的中国女人。

生:愤怒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他们紧握拳头最想做什么?

生:惩处肇事的人。

师:可他们又为什么不敢惩处呢?

生:因为中华不振!

师:周恩来是怎样想的?

生:下定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课文主要写了三件事情,这三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后面两件事情是原因。

师:谁能将三件事情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说)

师: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把握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课后用这种方法去读一读其他课文。

该教师没有弄懂单元要素与课文要素之间的关系,错误地认为单元语文要素就是单篇课文的唯一要素。教学时只是机械照搬单元要素,不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没有把学生已掌握的语文要素与本课要掌握的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学生不会运用已学的经验,语文要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对策三】重构要素

教学时,教师要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课文特点,前后勾连,找到本课语文要素与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重构课时要素,使其体现篇章个性。

以下是重新执教后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课文第15 至17 自然段,提一提问题,做一做批注。

生:为什么要写街道?

师:你从课文写法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谁能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回答?

生:那时的中国别处都很贫困,这里却热闹非凡。

生:通过对比告诉我们当时的中国很穷。

师:你还发现哪里运用了对比写法?

生:巡警与围观群众进行对比。

师:你从这个对比中又读出了什么?

生:巡警只会欺侮自己人,真可恨。

生:因为中华不振,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好无奈啊。

……

师:在当时的中国,这样不幸的事情仅只是这一件吗?(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资料)

师: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他在想什么呢?

生:“我”要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

生:“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出示周恩来生平图片)

师:你为什么而读书?想一想,课后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清楚理由。

该教师根据“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这个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课文特点,将学生学过的提问、批注和本课涉及的查阅资料这三种阅读策略,与对比写法、叙事说理的表达要求整合在一起,重新构建课时训练要素。引导学生借助查阅资料,拉近与人物之间的距离;通过提问和批注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品读对比写法,走进人物内心;通过读写结合,将人文教育与要素训练融为一体。

总之,教师在解读革命文化主题类课文时,要立足整体,双线并进,凸显个性,在聚焦语文要素的同时,传承革命文化。

猜你喜欢
要素中华资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