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FURSL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比观察

2020-12-31 20:29熊波波张劲松李宁王海峰左毅刚王剑松
山东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肾盂负压输尿管

熊波波,张劲松,李宁,王海峰,左毅刚,王剑松

1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661199;2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经历了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备创伤小、有效及安全等特点,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方式,临床上被广大泌尿外科医生接受。目前的微创手术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硬/软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FURS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腔镜输尿管切开术(LUL)及硕通镜钬激光碎石术(STL)[1],每种手术具备不同的取石特点,通常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自身条件等多因素来选择手术方式[2]。输尿管上段结石以上6种手术方式均可采用,但对于结石直径≤1 cm的患者首先选择ESWL[3],甚至直径在1~2 cm的患者也可以采用ESWL,考虑术后并发症较多,不是作为首先的手术方式[4]。影响ESWL的疗效因素很多,比如肥胖、结石密度、患者配合、息肉包裹等,导致术后效果不是很理想,存在再次手术的风险[5]。FURSL在处理ESWL治疗失败的患者上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是目前弥补ESWL治疗失败的常用选择[6]。FURSL目前虽为上尿路结石治疗的常用手术方式,但其术中引流不畅,导致手术视野不清及增加了肾盂压力,而STL具有负压吸引作用,弥补了FURSL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文献[7,8]报道了STL在肾输尿管结石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们分别采用STL、FURSL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各20例,并比较了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后复查尿路平片(KUB)或者泌尿系CT检查发现输尿管结石仍存在,均为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有6例患者已形成石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STL组和FURSL组各20例。STL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8~55(40.64±11.20)岁;结石直径0.6~1.5(1.1±0.3)cm。FURSL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4~60(42.24±15.18)岁;结石直径0.6~1.7(1.2±0.4)cm。

1.2 STL、FURSL治疗方法 术前均预防或者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治疗。STL组:所有患者均为全麻,麻醉后取截石位,消毒铺巾。患者首先采用8/8.9F输尿管镜检查患侧输尿管是否狭窄,如有狭窄,可使用输尿管镜或者输尿管扩张器进行狭窄部位的扩张,留置超滑黑色导丝,沿导丝置入硕通标准镜(F9.8)和硕通圆型鞘(内径F11.5,外径F12.5)的组合体,寻找到结石后,拔出硕通标准镜,接入三孔调节负压环,然后硕通碎石镜(F6)插入硕通圆型鞘,负压和灌水的橡皮管接入三孔调节负压环,可以调节负压和进水。找到结石后,将直径200 μm钬激光光纤置入,输尿管结石在负压吸引下活动范围小,采用“蚕蚀”的方法将结石击碎,在碎石过程中,边碎石边将碎石吸出。最后留置双J管一根和18F的导尿管,手术结束。FURSL组: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均为全麻,麻醉后取截石位,消毒铺巾。FURSL组患者先用输尿管镜行输尿管镜检,如有狭窄,可使用输尿管镜或者输尿管扩张器进行狭窄部位的扩张,并留置超滑黑色导丝,退出输尿管镜,顺着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鞘,推入奥林巴斯电子输尿管软镜,寻找结石后,插入200 μm钬激光光纤将结石打碎。术后常规留置5F双J管和18F导尿管。

1.3 观察方法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SFR,KUB或者CT评估碎石情况,无残留结石或残留结石<4 mm)、置鞘成功率(外鞘到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为置鞘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热、血尿、输尿管损伤)。

2 结果

STL组手术时间(22.38±5.26)min、住院时间(2.12±0.34)d、术后1月SFR 100%(20/20)、置鞘成功率85.0%(17/20)、发热5.0%(1/20)、血尿5.0%(1/20)、输尿管损伤15.0%(3/20),FURSL组分别为(31.67±6.18)min、(3.15±0.89)d、95%(19/20)、80.0%(16/20)、20.0%(4/20)、30.0%(6/20)、20.0%(4/20),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尿发生率比较,P均<0.05。

3 讨论

ESWL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出现,从那时起成为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惟一微创治疗方式[9]。相对传统开放手术,ESWL属于一种非侵入性结石病治疗方法,无麻醉,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费用少,当时深受患者及泌尿外科医生的认可[5]。随着ESWL应用广泛,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影响ESWL的治疗效果的因素[10]。李聪等[11]通过研究得出,结石密度值和横径都属于影响ESWL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张伟林[12]通过研究肾上盏结石和肾下盏结石通过ESWL治疗后的疗效,发现肾上盏结石排石率为94.5%(104/110),而肾下盏结石排石率为81.0%(47/58),认为ESWL在肾上盏结石的疗效优于肾下盏结石。Scotland等[13]提出,ESW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0.8 cm)时,直径每增加0.1 cm,结石清除率下降约8%。另外ESWL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唐霞燕[14]认为,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相关并发症时,发现了77.4%(387/500)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包括血尿、输尿管损伤、输尿管狭窄、皮肤出血、石街、肾包膜下血肿等。总而言之,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病例特点包括结石因素(大小、位置、成分、密度),肾脏解剖相关的因素(肾积水、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肾盏憩室、马蹄肾、异位肾/肾融合)和患者相关因素(肥胖、严重基础疾病、肾功能衰竭)[10]。FURSL在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上取得了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姚亚雄等[15]研究了40例因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选择输尿管软镜治疗后的疗效,最后碎石成功率达92.5%,FURSL是一种很好的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尉春晓等[16]对15例经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0.55~0.83 cm)患者行FURSL,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5±20)min,发热率为6.6%(1/15),无输尿管穿孔及血尿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SFR为100%。相关研究认为对于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在使用FURSL治疗时尽量避免原位碎石,可在用头低臀高位置,或者冲水压力等方式,将输尿管上段结石推入至肾脏内进行碎石,一方面可以减少输尿管的热损伤,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17]。董晓飞等[6]发现,FURSL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采用将输尿管上段结石推入肾脏内进行钬激光碎石,结果4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5.83%,无输尿管损伤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FURSL在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术中引流不是很流畅,易导致肾盂压力增高,诱发尿路细菌逆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术后患者发热,甚至时尿源性脓毒血症[18]。STL具有负压和灌注一体的系统,灌注的水压可以调节,能使术中始终保持视野清楚,避免引起输尿管损伤,另外负压一方面可以将碎石吸出,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肾盂压力,增加了碎石的成功率和降低了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本研究发现,与FURSL对照相比,STL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优于FURSL组,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与FURSL组相当。FURSL组有4例患者出现发热,最后通过加强抗生素后控制。相关研究指出防止肾盂压力过高,可采用以下方法:①人工注水时,点推方式推水,避免气泡进入,而且控制了进水量;②避免手术时间>90 min;③当输尿管软鞘引流不通时,检查是否有碎石堵住,应及时清除[6,15,16]。我们认为,STL在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上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认为硕通镜应由有经验术者操作,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三点:①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附近的黏膜水肿,而且结石下端往往狭窄,使得硕通镜无法进入,而且负压吸引时易导致输尿管黏膜损伤,所有对于输尿管狭窄患者,经输尿管镜扩张后仍无效时,应禁止手术,避免使用暴力,可留置双J管1个月后再次手术;②术前根据患者相关检查,了解输尿管是否狭窄变形,可能影响进鞘的成功率;③碎石过程中保证硕通镜进水灌注压和出水负压的平衡,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碎石效果;④在反复退硕通碎石镜时,一定要轻柔,避免鞘的脱出,损伤输尿管。

总之,硕通镜在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特点,同时术中控制好负压的大小和灌注压力是提高SFR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肾盂负压输尿管
腹腔镜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在近端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48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临床处理及疗效观察
影像学检查误诊儿童肾盂脓肿1例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新技巧探讨并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