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中“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

2021-01-03 03:20张慧娥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转化成因后进生

张慧娥

摘  要: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只有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面向全体,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使素质教育在学校内得到全面实施。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转化

一、“后进生”的成因

从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调查来看,所谓的“后进生”,其形成原因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

1.学校方面。有两重因素,一是学校的教育目的不明确,加之管理上不去,即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有希望”的学生身上,冷落、歧视那些“后进生”,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关心生自卑心理,对自己也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部分教师的工作方法不当所致。“后进生”也想刻苦学习,积极上进,成为老师夸赞的好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可成绩总不理想,使他们无地自容。此时,他们最需要老师的热情鼓励与帮助,而有的教师恰恰相反地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还有的教师对后进生施行的是“严管”政策,一味地指责、批评,不容有一丝半点越规行为,并特意给他们制定了特别“政策”把他们与其它学生截然分开。这样给“后进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封闭,以致他们自甘落后,不求进取,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后进生”。

2.家庭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具有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家长对孩子缺乏科学教育,过度保护过于溺爱,甚至袒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这就给学生形成了没有约束放任自流的空间;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过高,对子女在学习上苛刻要求,加重学习负担。过量负荷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当学习成绩达不到期望要求时,家长就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进行无休止的责骂,从而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以至孩子背叛家长,逐渐走向“后进生”;还有的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于是自暴自弃,走向复杂的社会,去寻找“关心”,从而误入歧途。

3.社会方面。目前社会上存在不良环境。如市场上出现的许多色情、暴力等等不文明,不健康的消极东西,使思想不稳定,品格不成型,辨别是非能力差的学生不自觉地染上不良习气。另外社会的腐败、丑恶等现象也给学生们以极坏的影响,这些都会引诱,侵蚀学生,影响他们成为“后进生”甚至走上犯罪。

二、“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其成因来看,要做好转化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有机配合,共同承担起责任。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更要积极主动采取教育挽救方法,使他们在内心深处真正受到感化,从而得到转化。

1.用诚挚的爱去感化。爱是教育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后进生”身上的缺点多,容易使人生厌,他们很少得到别人的关怀和温暖。作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不能歧视他们,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教育他们要正视现实、鼓起勇气,踏实进取,收获成功。其次在感情上不能厌恶,要爱字当头,以情动情,沟通心灵。要用慈母般的心关心,帮助他们,用满腔诚挚的爱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和诚意,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从而主动地接受教育,得到有效地转化。

2.抓“闪光点”,激发兴趣,因势利导。“后进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素质发展也很不平稳。在转化过程中,应认真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调动他们个性的积极因素,激励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一旦“后进生”蘊藏着的积极性,进取心和荣誉感被激发出来,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起他们求知欲望,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形成巨大的动力。校园生活不仅局限于课堂上,所以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引发起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自我表现,教师要给以正确指导,因势利导,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在和谐的环境中渐渐甩掉思想包袱,唤起内心的热情,获得成功的满足,并得到诸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发展以实现自我价值。

3.学法指导,耐心辅导。“后进生”一般都因学习成绩不好而感自卑,他们缺乏勇气,自控能力差,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做为教师不仅要耐心启发、诱导更应注意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疏导,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4.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学校教育要和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全面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家访是学校、教师和家庭相互沟通的环节,也是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体现,利用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环境,了解学生家长对其子女态度和要求,家访时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差”因,探讨应采取的有效教育方式和方法。另外,还可以召开家长会,社会有关教育人士座谈会等。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观察社会,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承担起转化“后进生”工作任务,为他们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排除干扰因素。

转化工作方法不限以上几点,一切有利的条件,有效的措施都应积极采用,要多角度地观察,全方位地实施。这里应该着重指出的是教育高度的责任心和真诚的爱心,是做好转化工作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苏红梅.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J].新课程,2021(40):11.

[2]江丽芳.关于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思考及对策初探[J].高考,2019(06):132.

猜你喜欢
转化成因后进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变“后进生”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