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同撑一片蓝天

2021-01-03 07:14周文芳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教育学生

周文芳

摘  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培养人这一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其中家校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极其重要的条件。家校合作,双管齐下,只有学校和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帮助其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树立信心,让自己融进集体中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学生;教育;家校合作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嫩完成培养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培养人这一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其中家校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极其重要的条件。家校合作的水平必然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此,家校合作在当今教育中不可或缺,必须予以重视。

[案例回放]

“老师,小均拿书本打人!”“老师,小均抢我的东西!”“老师,小均又拉我的头发了!”……从带这个班级以来,每天耳边都会响起“小均”这个名字,甚至有时候经常接到其他孩子家长打来投诉小均的电话。

我只好和他父母进行沟通,寻求协助。通过沟通,我了解到小均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均成了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长大。爷爷奶奶因为溺爱孩子,对孙子的教育是有求必应,慢慢得养成了小均脾气暴躁,稍有不顺,便耍小性子,和他人打骂的习惯。而父母忙于生计,对他学习的不关心,给予的关爱不够,使其没有兴趣学习,上课不听讲,时常走神,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长期以往,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成绩差又常常欺负人,导致小均爷爷隔三差五地来学校跟其他家长道歉或是赔偿医药费。

正所谓:打铁要趁热。我乘胜追击,在值周班干里,我让小均在班级中担任纪律委员,让其观察班中有哪些不良现象,及时向老师汇报。期间,小均表现得非常积极,一下课就往我的办公室跑。对于他的汇报,我都及时地鼓励并肯定他的工作表现。也许是做了班干的缘故,小均虽然也还是有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但比以前收敛了许多。

这时,我及时向小均的父母汇报他在学校的可喜表现。听到儿子在校的转变,小均的父母又惊又喜,并答应我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于是,我们约定:

1、爸爸妈妈要想办法抽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多关心小均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

2、父母和爷爷奶奶沟通好教育原则,该严则严,和小均规划好时间,哪个时间段完成哪样作业,作业完成后有一定时间玩耍,同时不能轻易妥协孙子的要求;

3、在家里设立奖励机制,当小均在家表现良好时,如不随插话、做家庭作业时不搞其他动作等,及时给予表扬并获得一面红旗。如果他有乱插话、打闹等行为,则给予一个三角。每出现一个三角就要抹掉一面红旗,累计一定数量的红旗就可以达到某个要求,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吃一顿肯德基等;

4、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要常常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并及时反馈给我。

虽然约定的内容看起来听简单和容易,但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过程虽不易,但一段时间后,小均虽然有时候还是出现违纪现象,但能克制自己不去扰乱课堂和欺负同学了。他的父母更是在一次电话里欣喜得告诉我,小均在家不但发脾气的次数在逐渐减少了,还能主动学习和要求他们给他买书来看。我从小均父母激动的语气中,真的感觉到能与家长联手合作,使孩子获得进步,真是一件令人高兴,使人鼓舞的事情!

[案例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小均调皮捣蛋最大的原因是家庭原因。父母忙于工作,又常年在外,没有尽到关爱和教育的责任,小均成立留守儿童,而爷爷奶奶因为心疼孙子又过度溺爱,从而导致了孩子把调皮捣蛋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转化这个学生的过程中,让我意识到,作为老师,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和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关爱和教育;更要做一个智者,讲求教育方法。

1、关爱为主,主动沟通

留守儿童中大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因为缺“爱”。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最亲近的人,老师应该主动地找这些学生谈心,不仅是谈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更要和他们聊聊日常生活,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在日常教学举行的活动中,多给予他们关爱,用爱的春风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逐步消除自卑的心理,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2、家校合作,架起沟通的桥梁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各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会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家庭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而家校合作,就是为了更好地制定相應的措施去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一方面要说服家长承担起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家庭的不同情况,要求家长克服生活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多给予孩子关爱。

正确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孩子的表现,针对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制定教育方案,并及时追踪。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有责任让这张纸呈现出绚烂的色彩.

面对小均的转变,也让我更加相信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双管齐下,只有学校和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帮助其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树立信心,让自己融进集体中去,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我相信,只要教师和家长共同付出,让教育与爱并存,家校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便会有孩子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朱赛赛.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8):28-28.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