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乃光教授运用伏邪理论调治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经验

2021-01-05 17:14黄乐曦赵海滨刘果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伏邪温病邪气

黄乐曦 赵海滨 刘果

炎症性肠病为消化系统疑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临床特征与中医伏邪致病相似。宋乃光,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为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早期研究生,1990年拜全国著名老中医孔光一为师,是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温病学教学、临床多年。临床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有良好的口碑和疗效。擅治外感热病,融“伤寒”“温病”精华。各种疑难性发热疾病诊治甚多,多数剂而愈,广获称颂。她系统研究“伏邪”学说,将感邪过程隐匿,发病后较少表证,而以里热见症为主,或反复发作而难以痊愈的热病,均归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并在传统伏邪温病的基础上,将温病辨证理论应用于起病隐匿,有明显潜伏期,或病邪内陷机体深部,难以治愈,或邪气留连,反复发作的疑难病,疗效突出。笔者随师临证,现将其运用伏邪理论调治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从伏邪理论认识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病机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属于消化系统疑难病,复发率高,西医内科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为主,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中医通常将其归于“休息痢”“便血”“腹痛”范畴。本病的中医专家共识认为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肝、肾、肺诸脏的功能失调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活动期以湿热蕴结为主要病机,而重度以热毒、瘀热为主,反复难愈者应考虑痰浊血瘀的因素。缓解期多属虚实夹杂,主要病机为脾虚湿恋,运化失健,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郁、肾虚、肺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的临床证候特征。

宋乃光教授将本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归于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气机不畅,积滞内生,湿热邪毒内停,壅滞肠间,郁结不解成为伏邪,大肠的邪气阻滞进一步加重血瘀,使得肠中血络与脂络受伤,化为脓血,因而发病。大肠位处下焦,传化糟粕,《三三医书》有“痢因邪滞大小肠,其回薄曲折之处,邪滞于内,用药已难清理。邪滞广肠燥矢压之,后重窘迫痛苦万状,煎药一时难到病所。盖汤者荡也,仅能荡涤中上无形之邪,广肠在下焦极下之处,其道远其邪固,必用苦寒有形之药,润之导之方能直到病所”之说,阐释了邪气阻滞大小肠,因肠内多有屈曲之处,邪气匿藏,常规用药难达病位。加之长期的血液瘀滞,微循环障碍必然影响溃疡的愈合与疾病的恢复,使得机体免疫力低下,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本病之所以反复发作,源于久病络瘀,邪气壅滞,留滞不去,加之肠道传导化物失常,以致脾胃运化无力,平日正常饮食亦可化生积滞,与肠中“伏邪”相合。宋教授将这一过程类比于四时温病中湿温病发病的“内外合邪”。水谷不化形成的积滞与肠中原有的邪气相结,使得病情反复。她将影响阻碍腑气通降的一切病理因素,包括瘀血、湿热、宿食、冷积等的壅滞,统为积滞。临证时,反复叮嘱,患者舌苔厚薄与否,不是判断体内积滞的唯一标准,因大肠位处下焦,为隐曲之所,邪气时有隐匿不显之象,需宏观与微观辨证结合,从舌体大小、舌下络脉与肠镜所见判断,如舌体胖、色黯、舌下络脉迂曲、肠镜见肠腔狭窄等,均为积滞内阻之证据。需要详查病史,四诊合参与西医检查结果互参,方有发现肠中“伏邪”的真实面貌。

对于难治性IBD,很多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宋教授临证时体会到,本病西医部分药物会加重肠中邪气瘀滞程度,甚至影响正气抗邪之力。如一线治疗药物氨基水杨酸制剂,导师临床体会其应为酸寒之品,虽可清肠热,但弊在无活血之力,正如《赤水玄珠·痢门》云:“休息痢者,愈后数日又复痢下,时作时止,积年累月不肯断根者是也。此因始得之时,不曾推下,就以调理之剂,因循而致也。”[1]因此服用后病情虽有暂时缓解,停药后时有复发。激素是诱导疾病临床缓解的重要药物,对于口服药物欠佳的难治性IBD患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宋教授发现本品具有发越人体阳气的作用,阳气振发,抗邪有力,可使病情暂时缓解,但长期使用而不注意补益肾精,会造成阳虚湿盛的局面;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在诱导、维持病情缓解的同时,也会压制身体正气反应,使机体对中医药治疗反应欠佳,形成难治性病例。总之,邪伏肠中,气血瘀滞,脾肾亏虚是IBD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西医的常规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病机复杂,加大治疗难度。

2 基于伏邪理论调治难治性炎症性肠病

本病病机可概括为“积滞伏藏”。针对肠中积滞类型的不同,宋教授灵活采取清热祛湿、消积导滞、温化寒湿之法;但邪气深伏,胶结难解,只针对邪气属性的治法难收全功。需要解除邪气“伏藏”的状态,疾病方有痊愈的机会。宋教授推崇柳宝诒《温热逢源》中伏邪温病治疗的“药达病所,托邪外出,顾护正气”三大原则,将伏邪温病治疗理论与中医名家休息痢治疗经验融合,提出了调治本病的治疗方法:

2.1 补气行血,流通气机

因邪气久伏体内,气血失其灵动之机,气机驽钝,正气抗邪无力,使得病情缠绵。从肠镜表现而言,肠黏膜镜下虽见黏膜愈合,修复良好,但病理切片仍显示慢性炎症存在,这些均是气血瘀滞,邪气深伏之象,为疾病的复发埋下了宿根。因此在祛邪的同时,治疗的另一重点将补气活血贯穿治疗始终。中药药性有动静之别,在本病治疗上,宋教授认为适宜选择偏动的药物,鼓动气血流行,以利邪气外达。在健脾药物的选择上,宋教授多用生黄芪而非党参,配合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托邪外出。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功能益卫固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药性赋》赞其“味甘,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2]。《景岳全书》“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曰血脱益气;其所以除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3]。本药能补脾胃之不足,助三焦元气,促进局部内疡之愈合,托邪气外达肌表而散,为外科补托法中常用药。白术甘温补中,苦温燥湿。茯苓味甘淡而平,既能扶正,又能利湿,三者同用,补益脾胃之气,脾气健则抗邪有力,能助邪外达。大肠为传导之官,瘀浊内生,在以黄芪补气托邪的同时,必须配合理气活血药以调动气血运行,常用当归、三七活血养血。理气药以降气导滞为主,如枳实、厚朴、槟榔等药,再配合白芷、防风、川芎等升发清阳之品,使清气得升,浊气下降,升降配伍,则气血通畅。其中白芷为宋教授喜用之物,《本经逢原》“白芷辛香升发,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今人用治肠痈,有败脓淋露水不已,腥秽殊甚,遂致脐腹冷痛,须此排脓”[4],本药芳香,能入手足阳明,其秽浊芜翳,兼有排脓之效。宋教授对于腹痛明显者,常重用10~15 g取效。

2.2 药达病位,以浊去浊

宋教授强调在伏邪致病中,对病位的判定,需从上下、深浅、气血等方面多加斟酌,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有利于药达病所,提高临床疗效。大肠位居下焦,为传化糟粕之所,湿热瘀毒深伏,以常法治之,邪气难以尽除,在药物选择上,药物的自然属性(来源)显得极为重要。针对此点,临证常选用具有去浊作用之品,常用药如晚蚕砂、五灵脂、生蒲黄、侧柏叶等物。此四药中,晚蚕砂、五灵脂为以浊去浊之品,生蒲黄、侧柏叶为以清化浊之药。晚蚕砂,吴鞠通云:“晚蚕砂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之纯粹者也,故其粪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浊湿而使之归清。”[5]宋教授认为这是吴氏对蚕沙功效的独到认识,使得它由祛风湿药拓展成祛肠中浊气之品,临证常与皂角子相伍,“皂荚辛咸性燥,入肺与大肠……子更直达下焦,通大便之虚闭”[5]。二者为温病名方宣清导浊汤核心药对,能化大肠气分湿浊;对于血分瘀浊,导师喜用五灵脂,《本草求真》言其“气腥臭难闻,其味苦酸而辛。惟其腥秽难闻,故能入血凝臭秽之处而疗其病”[6];《本草新编》“五灵脂,味甘,气平,无毒……并疗血气刺痛,祛血痢肠风”[7],本品为腥臭浊秽之物,能入大肠至阴之处,破血消积,且有以浊化浊之妙用;与蒲黄相配,即为古方失笑散,《本草纲目》记载“蒲黄,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能治一切心腹诸痛”[8],宋教授认为蒲黄生于淤泥之中,得地之阴气,能消胃肠瘀血,化中下焦湿浊从小便而出,其质软,且气味俱淡与腥臭之五灵脂合用,化胃肠瘀浊效奇;侧柏叶《本草分经》谓其“苦寒,燥涩,最清血分湿热。治一切血症,风湿诸痹,历节风痛”[9],宋教授多用生品,她说:“柏树得天地间金气最全,所以庄严肃穆之祭坛如天坛,帝王陵园多植之,金代表了秋季的肃杀清冷之气。因此柏树叶对于浊邪所致疾病如湿痹,脂溢性脱发,久泻、久痢由于肠中瘀滞者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2.3 准确辨病,灵活加减

IBD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两类,患者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有症状重叠。宋教授认为两者病机尚有区别,溃疡性结肠炎与传统中医所述休息痢、久痢相似,发作期以湿热瘀毒阻滞大肠为主;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相较于溃疡性结肠炎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除消化道表现以外,可见体重减轻、瘘管、肛周病变等[10],宋教授认为本病除大肠局部气滞血瘀,湿热毒邪内蕴的病机外,脾肾不足、余毒流注是克罗恩病出现并发症与复发的重要病理基础,所谓“虚处所以伏邪也”。因此需借鉴中医外科疮疡疗法中的“托”法,根据病情轻重、分期,灵活使用透托与补托法,扶助正气,托毒于外,既可促进肠道局部病变的修复,还可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改善全身状态,常以黄芪、皂角刺、桔梗、金银花等药加减,用方多以托里消毒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肠道病变明显,多以清热燥湿配伍敛疮生肌法灌肠,以黄连、黄柏、苦参、五倍子煎汤外用,药液中兑入锡类散、双料喉风散以促使局部溃疡面愈合。针对克罗恩病有瘘管形成者,在口服药物同时,以去腐生肌的药捻、药线,插入瘘管、窦道内,以引流祛腐,促其疮口愈合。

3 验案举例

患者,女,出生于1988年5月1日,于2017年3月15日因“腹痛伴便血3年”就诊,时值春分。患者3年前因突发腹痛、便血,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克罗恩病”,服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效果欠佳,治疗期间曾出现肛周脓肿,经专科处理后控制,后于协和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加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因畏惧其副作用,不肯服药,转求中医治疗。刻下:腹胀,大便稀、有少量黏液、日1~2次,时有肠鸣,腰酸,白带多,寐差,神疲,形瘦,脉细无力,舌紫黯、苔薄白、体大。2016年10月肠镜显示回盲部溃疡,充血水肿,升结肠部分肠腔狭窄,乙状结肠可见纵行溃疡。本次就诊时血常规:血红蛋白90 g/L。中医诊断为休息痢,症状以腹痛、腹胀、肠鸣为主,但无便血,兼见舌紫黯、胖大,辨证为气虚血瘀、水饮内停,以益气活血、解毒逐饮为治;处方:炙黄芪20 g、柴胡10 g、香附10 g、当归10 g、赤芍15 g、白芍15 g、炒栀子10 g、枳实15 g、牡丹皮10 g、鸡血藤15 g、川芎15 g、桂枝10 g、防己10 g、葶苈子8 g、椒目5 g、黄芩10 g、青皮10 g、陈皮10 g、白术10 g、桃仁10 g、白芷10 g、茯苓10 g、炙甘草6 g、酒大黄6 g、生蒲黄包10 g、五灵脂10 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7年3月30日复诊。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一日3~4行,为脓血便,患者心忧病情加重,电话沟通后继续服药,至3月24日大便脓血消失,仍为稀便、日一行,腹胀减轻,白带量多、色黄,纳差,腰酸,舌黯、苔白腻。肠中瘀滞已有下行之机,仍以健脾益气活血为治,前方略作加减,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以清化肠道瘀浊。处方:炙黄芪20 g、青皮6 g、陈皮6 g、桂枝10 g、苍术10 g、白术10 g、厚朴10 g、枳实10 g、茯苓10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茵陈蒿15 g、川断10 g、车前子包15 g、黄芩10 g、败酱草30 g、黑附子3 g、薏苡仁20 g、神曲15 g、生姜6 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7年4月15日复诊。服药后大便成形、日一次,无腹胀,偶有腹痛,白带,纳转佳,腰酸,舌红黯、苔白。肠中瘀浊已减,需补益脾肾以防伏邪内生,升肠中清阳以利浊气下行,辅以活血之法。处方:生黄芪30 g、党参15 g、陈皮6 g、白术10 g、枳实10 g、茯苓20 g、当归10 g、川断10 g、杜仲15 g、肉豆蔻10 g、补骨脂12 g、车前子15 g、防风3 g、白芷5 g、黄芩6 g、黄连3 g、生蒲黄包10 g、五灵脂10 g,28剂。患者6月复查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以上方制作丸剂善后。电话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 本例患者有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病史,然起因不明,病情反复发作,虽无发热表现,但宋教授认为此类病证,可视为“伏邪”致病范围,临证当首辨邪气类型、邪伏部位。结合该病例,初发时以反复发作的腹痛、便血为主要表现,离经之血,即为瘀血,血瘀是该患者局部乃至全身的重要病理变化。虽服用氨基水杨酸,但治疗期间患者曾有肛周脓肿,表明正气亏虚,毒邪走窜,因而病情反复发作。

就诊时宋教授抓住其舌体胖大、紫黯和其腹痛胀时肠鸣漉漉之表现,结合经典论述,辨为气虚血瘀、水饮内停之证,在针对大肠瘀浊之邪之益气活血解毒法的基础上,配伍己椒苈黄丸攻逐肠中水瘀互结之邪;以炒枳实、熟大黄化积除满,“通因通用”。病人服药后反现大便次数增多,带大量黏液及脓血,并非病情加重,乃肠中瘀浊经治疗后得以下行之征,复诊时腹胀减轻,便血消失,舌色转淡,舌体缩小便是明证。故守前法,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方治疗阳气不足伴湿浊血瘀之肠痈,宋教授以为炎症性肠病与慢性肠痈有相似病机,方中附子还可温通下焦凝滞气机,振奋阳气,以利伏邪外散,继服方已对证,故以健脾益气,活血化饮之法贯彻治疗全程,则痼疾得愈。

宋教授常言,医者不可拘于派别之分,若拘泥于温病“平正清灵”的处方风格,临证时则多有药轻病重之虑。在本病例中,宋教授融温病清透伏邪的思路与《金匮要略》痰饮病之效方于一体,方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伏邪温病邪气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黄帝内经》伏邪理论探析
任继学依据伏邪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浅谈养阴法在温病各阶段中的运用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