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在临床护理应用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分析

2021-01-06 20:02晋巧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医护医护人员科室

晋巧凤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4000)

0 引言

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着医学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护理学科已经成为了独立的一级学科,也迎来了发展的重大契机,随之而来的是护理工作者转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态度,明确护理当前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不是医学的从属学科[1]。在医疗工作中,医生和护士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医护人员能否密切配合,关系到能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传统的以医生为主导,护士为从属的“主导-从属”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临床的需求,当今最新的医护模式为并列-互补关系,且该模式已经开展了广泛应用[2]。本文将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护理应用过程中开展相应的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医护合作的概念

医护一体化是我国本土的医疗概念,在国外该模式被称为医护合作,该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医护双方共同合作与交流,并且共同来解决护理患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3]。有学者认为医护合作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医护双方的工作能力,还能够增强双方的信任和合作[4]。还有学者认为该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可见学者们对医护一体化提出的要素基本一致,要想达成医护人员一体化合作,首先需要建立在医生与护士之间互相平等的前提下,医护人员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强沟通过和协调,最终使患者达到优质医疗服务的目的[5]。

2 医护一体在临床实施状态

我科从2018年开始探索并实施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已经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目前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建立医护协同小组。医护人员组成协同化医疗小组,在此基础上共同制定患者相关的诊疗计划,并且按照该模式进行。从医生查房、医嘱管理到手术讨论等各种学术活动中,护士都应该参与到其中[6]。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应该实行护士责任,安排相应的护士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并且进行连续的护理[7],确保患者在住院的全过程当中都享有细致入微的护理。

2.2 优化患者的住院流程。医院进一步优化患者的住院流程,按照门诊—急诊—入院一体化的模式,优化患者的住院流程[8]。在患者到科室住院进行治疗的时候,科室应该按照主治医师负责制合理的安排医生分组,让患者享受更加合理的就医过程。护理组按照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病房承担的责任进行分组,按照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模式来进行,全方位的保证患者得到人性化护理[9]。电子医嘱在全院进行推广,方便患者在门诊就诊后与病房进行住院数据的共享,在门诊就诊的时候便可以完成常规的术前检查以及健康教育,住院部病房满意度得到提高[10]。

2.3 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医院规范健康教育路径,确保患者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的规范,并且及时组织专家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并且形成相应的临床路径,以便于今后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2.4 定期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科室定期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如定期举办讲座,并且安排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汇报,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并且进行相应的讨论,更好的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11]。

2.5 护理专科化发展。护理专科化发展不仅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也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对护士的认可和支持。例如医护一体化伤口小组,不仅可以帮助缩短医生的换药时间,还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伤口管理,减少流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文献报道显示,在实施PICC小组后,使静脉输液治疗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导管阻塞率有所下降。护理的专业化,使患者的住院时缩短,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12]。

3 影响我国医护一体化开展的因素

3.1 医护人员配备不足。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下,护士的数量与医院的床位数量明显不成比例,护士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这使得很多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并不能按照要求实行。

3.2 医护一体化认识不足。很多医生受到传统的医学模式影响,觉得医生需要独立进行工作,不需要与护士合作,因此导致缺乏相关的合作性和团队精神,进而使得服务质量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有些医生对护士的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歧视,也会使得医护一体化模式不能够很好的推进。

3.3 知识技术方面差异性大。由于当前科室存在低年资护士和低年资医生的技术水平并没有达到临床需要,经验不足、操作水平低等,这些都是导致医护人员之间不信任不尊重等情况发生的诱因。

3.4 医护之间缺乏沟通。沟通是医护人员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如果医护、医患、护患等之间有一方出现沟通不良的情况,都可以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矛盾冲突的焦点主要是由于护士不参加医生查房,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缺乏相应的认知,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护理和康复指导[13]。而护士由于每天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身心均出现疲惫,这也是护理人员与医生缺乏沟通的原因之一。

3.5 传统观念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医生的学历往往高于护士,因此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远远赶不上医生,很多医生和患者也对护士存在歧视,并不能从心理上认同护士、尊重护士、信任护士,信任是合作的关键,这也是导致医护合作受损发生的原因之一。

3.6 规章制度不完善。医护一体化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模式。但目前该模式的规章制度及流程不完善、分组后的奖励机制欠缺等,都阻碍了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合作[14]。

4 进一步开展医护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4.1 保证人员配置充足。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一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数量、年龄以及能力上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保证整个护理过程始终有条不紊的进行。除此之外,护士长还应该结合本科室的特点,灵活的进行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护理人员不过于疲劳,精力充沛。

4.2 从根源上进行改革。从院领导起将医护一体化的改革措施层层推广到各部门、各科室,多鼓励医护人员进行一体化实践,并且可以选择意识较强的医护人员进行试点,并且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逐步推广到全院,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4.3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应该定期举办相关的活动以及讲座,让医护人员意识到工作中他们是一个整体,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尊重、理解包容对方。护士应该主动参与到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当中,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除此之外,医院还可以通过提高医护待遇、建立奖励机制等来帮助激发医护的工作积极性。

4.4 完善医护一体化机制。医院应该根据医疗改革的要求对医生和护士的职责进行重新界定,完善两者之间的沟通机制,让医生和护士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互相推脱责任,做到有规可依。医院还应该在原有的工作模式基础上,去掉无效的工作环节,制定新的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立多学科护理,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提升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5]。

4.5 完善信息化建设。不断的完善医疗信息系统,在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实行网络化管理,更好的实现患者的治疗以及医疗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的、不必要的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医护关系模式,该模式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的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帮助护士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