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2021-01-07 14:29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天津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微课意识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吕 慧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提升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围绕着教学大纲先设计教学活动,再进行授课,在此背景下,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教学并没有围绕着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或者兴趣展开,小学生也只能听从教师的讲解,被动地接收着100 以内的加减乘除等知识。总的来说,小学生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感都较低。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提升,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小学生愿意学,想要学,才能开展之后的知识讲授和核心素养提升。

以“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一年级的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加上当前电子支付的普及和推广,小学生较少接触到真实的纸质货币,其对人民币的认知相对模糊,没有形成一定的金钱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这一时代的特殊情况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小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小游戏,比比看谁能又快又准地用人民币展示出教师说出的金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纸币和硬币,然后教师说出一个金额,小学生立刻将人民币拿在手里,举起来让教师看到。例如,教师说“三元五角”,小学生立马拿出三张一元人民币和一个五角硬币,有的小学生一元人民币不够,还可以用两个五角硬币代替。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能让小学生主动探究人民币之间的数量关系,明白“元”“角”“分”之间的转换。

二、授人以渔,注重问题探究过程的讲解和分析

小学数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或者定理背诵,问题探究的过程往往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透彻定理。为此,培养与提升学生问题探究意识还需要教师做到“授人以渔”,注重问题探究过程的讲解和分析。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曾经有学生问笔者“为什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以宽呢”,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了他们对定理的理解能力,但是也让他们存在很多疑问,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利用好这一点,带领学生一点一点地探究,最终一起得到问题的答案。问题探究过程不仅能帮助小学生答疑解惑,还能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为此,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先将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拆解开,利用纸张或者其他教具让小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组成,让小学生对“表面积”这一概念形成正确认知,明确只有在表面的部分才能算进表面积中。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表面积,分析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中各个组成图形的面积与整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等。经过整个问题探究过程的教学和引导,小学生能自己得出结论,这也能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信心,让其在之后的学习中会主动尝试探究数学问题。

三、借助微课教学,课前设疑,培养小学生问题探究意识

微课教学能起到良好的课堂导入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进行课前设疑,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受到智能手机应用等社会环境影响,小学生对视频学习以及线上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关注度远高于传统教学手段,微课教学能在短时间内让小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做好学习准备。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妨借助微课教学,引导小学生在课堂授课中认真听讲,主动探究问题、寻找答案。比如说,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如果直接切入“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知识点,小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体积”的内容,可能很难形成直观的认知和理解。为此,在微课设计中,可以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在课前设疑,“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乌鸦投入石子,杯子中的水位就会上升?”等问题,让小学生在课前自己做实验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小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能有所提升,结合自己在课前的探究实验,也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小学数学听课效率的提升也大有助益。

四、善用问题导向法,鼓励小学生主动提问和自主探究

问题导向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但是问题导向法的运用需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鼓励小学生主动提问和自主探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结合自己课前预习内容或者课后复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微信收集的方式,教师将出现频率高的问题和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列举出来,让小学生自主探究和互相解惑。首先,在课前预习结束后,小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平台或者微信平台反馈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互相解答疑惑,对积极提问和回答的小学生进行鼓励和奖励,激发小学生提问积极性和回答积极性,让其克服对上课发言的畏惧心理。最后,在小学生提问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提炼和重点讲解。课后复习过程中再出现问题,小学生也可以选择与同学合作探究等方式自主解决。这样一来,能极大地提升小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在贴近小学生认知的问题导向下逐渐理清脉络,逐渐解开小学生心中的疑惑,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五、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升问题探究意识

小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不能停留在“空中楼阁”,其需要有依托,有一定的情境设定。只有这样,小学生在日后的真实生活和学习中,才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书本知识向现实生活的迁移。以“生活与百分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或者自制教具来设定教学情境。在计算银行利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银行的环境,让小学生自己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在客户来存钱或者咨询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收益最大的储蓄计划。在这样的情境下,小学生会主动分析不同存期的存款年利率,探究百分数的应用和价值等。最终,小学生可以在具体情境下掌握百分数的应用,之后在生活中也会关注到银行利率的变动,对于其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大有裨益。

六、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探究意识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了问题探究意识,才会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也才会关注到数学问题,进而逐渐解决数学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不要说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问题探究意识作为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逐渐得到教师和各界的重视。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需要注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和主体性,需要注重问题探究过程的讲解和分析,需要利用微课进行课前设疑,需要让小学生自主提问和解答,需要让小学生置身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微课教学、问题导向法以及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效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微课意识小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