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途径的创新研究

2021-01-07 14:29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天津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法治道德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 李 红

一、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急需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小学生可塑性大,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养成正确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与法治素养,提高他们的自控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增强他们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促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而且有利于他们明确评价事物对错的标准,学会明辨是非,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二、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

(一)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情感可以转化为人民群众为国家、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是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因此,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他们介绍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美的山河、辉煌的成就、良好的社会风气、优越的社会制度,让他们了解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到知国、爱国,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在具体的时代条件下会有特定的内容。英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英雄精神包含着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精神是理想信仰的体现,是忠诚爱国精神的生成,是奋斗奉献精神的融合。教育工作者应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和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并转化为实际的物质力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向英雄楷模学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做到以身报国、砥砺前行,用自己的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添砖加瓦。

(二)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时事政治教育必不可少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能只顾“读圣贤书”,即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做到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了解国家时事政治内容,并且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对于小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增加知识积累,将爱国主义根植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个人成才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途径的创新

(一)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互联网+小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认可和重视。网络平台间的交互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学教育公平。互联网形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四通八达,不断输出与吸取养分丰硕自我。网络课堂在小学教育信息化时代不断发酵,在线教育平台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可获取的教育资源相比往常也更加精良。教师群体通过借鉴优秀教师分享的网课经验再结合本班级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生动的网络课堂,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自主能动意识。众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经过研究,一致认为借助网络的力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围绕弘扬社会公德开展各类活动,不但能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颖性和吸引力,而且能使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学生能正确看待形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现在城乡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电脑和手机,城市家庭拥有的比例几乎达到100%,许多小学生也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学校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大多也都利用微信、钉钉、QQ 等软件建立了班级群。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开展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引导,凝聚人心。

(二)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效教育活动

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单靠说教和灌输,而是要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效活动来实现。品德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因此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丰富。这些活动一方面要符合小学生的品德形成规律,另一方面还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既受到感染又能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活动内容进行对比判断。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还能以实际行动加深爱国情感,砥砺爱国品行,实现认知和践行的结合,实现德育知识和能力的内化、深化、提升。例如,让学生制作手抄报(画报),开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唱会,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志愿活动等。

(三)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激励评价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易受激励评价的引领,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情感等恰当的方式,适时地从多角度给各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能体验成功的快乐。除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外,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注重评价的多元性。除教师评价外,还应增加家长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等形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育者担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任,自身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素养。要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大事,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情怀要深,只有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自身情怀,才能打动学生,增强感召力。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自觉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掌握过硬本领,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把工作做好。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爱国主义教育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