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7 14:29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小学王新霞
天津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绘本法治道德

■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小学 王新霞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织的质量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开展知识学习时形象化的思维特征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较为晦涩、理论化的概念性知识。作为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设计以及组织过程中要通过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内容的丰富,把抽象内容与具体形象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应用绘本资源的必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探索生活、热爱生活。小学低年级的课程组织主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通过源于生活、探究生活规律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认知社会,同时形成初步的思想道德意识。在教学中,绘本资源的融入可以通过故事性的情节、生活场景的再现使学生更好地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组织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兴趣,而图画故事的形式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绘本资源的应用过程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与图片的结合可以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展现理论知识趣味性的一面,学生在故事的阅读以及理解过程中也能不断锻炼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绘本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意识该部分知识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之间的差异性。而学生较为简单的思维特点不利于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绘本资源可以通过知识形象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在小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其在长时间的教学时间内难以保持绝对的专注力,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讲解知识也不利于学生专注地理解知识。因此,对于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而言,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样性的形式,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切入点,同时以多感官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绘本资源的特点在于生动、丰富、形象的图片,而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绘本图片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爱我们班级”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班级图片的展示与课前交流的开展来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与教师之间针对班级的相关问题开展沟通与讨论来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回归到教学实践中。

(二)设计问题,引导探索

为了使学生对绘本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绘本资源的丰富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纸质版的绘本有着相对较为局限的数量与教材内容,而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可以通过电子资源的利用,在依托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以音频、视频的形式来直观地呈现绘本内容,激发学生对于绘本阅读的兴趣,也引导学生更好理解绘本,以此规范自身的社会生活行为。绘本的利用并不仅仅在于对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教师在应用该种教学资源时也要充分发挥绘本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为了使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内容的核心与本质,教师要通过阅读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对于绘本内涵的思考。以“我们不乱扔”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大熊抱抱》绘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堂课程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的设置使其既能梳理绘本所讲解的故事大意,也能建立起绘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绘本内容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来帮助学生梳理绘本的大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的主题内涵;其次,绘本阅读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对绘本中所涉及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正确做法与不正确做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意识;最后的内容问题设置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讲述的内容进行梳理,设置沟通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其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以身边案例的分享来建立绘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绘本阅读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三)情境教学,加深理解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绘本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与知识,教师要主动把握绘本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一致性,通过二者在主题方面的协调统一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教师在利用绘本资源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在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上掌握绘本所表现出的主题内涵,分析绘本不同行为。同时教师要通过绘本资源利用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绘本的深层次内涵与核心。以“我们爱整洁”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皮皮的故事》绘本的应用为学生构建出知识理解的具体情境。绘本中的皮皮有着具体的行为,而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皮皮的行为进行讨论与分析,可以使学生明确不同的行为的正确与否,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的同时,也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是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修养提高的重要实践活动。绘本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绘本对学生道德素质与综合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绘本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利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有效性,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绘本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绘本
绘本
绘本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