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样化“课前说”形式对课堂教学的激发作用

2021-01-07 14:29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陈玉军
天津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读后感形式语文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 陈玉军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的过程,最终的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经历,认为适当搞好“课前说”的“形式”,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分享古诗词,在扩充知识面中丰富文学积累量

在涉及古诗词的单元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确定诗词典故的积累内容,指定一个学生进行课前展示,利用“课前说”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背诵或默写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积累内容,然后再通过讲解的形式分享自己对诗词典故的理解。其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的点评与补充分享,增加全体学生对分享内容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及识记,教师可以就学生的分享内容做补充形式的解析或者适当地进行相关联内容的拓展延伸。这种“课前说”的展示形式一方面增强了分享者的任务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扩大了全班学生的知识面,扩充了学生的文学积累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强烈兴趣,有助于教师古诗词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分享者分享完大家熟知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及其所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再分享一些有关李清照的代表词作如《声声慢》,然后再结合词作适当拓展李清照的身世经历和词作风格的关系等内容,同时要求学生积累并当堂背诵识记。这种课前说的设计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词人及作品思想内容,能起到很好的积累和扩充文学知识的作用,进而会激发起的学生的探究欲和兴趣感,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

二、创设小命题,在分享与评价中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或者预授课的教学要点,以话题小作文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前说的内容,让学生在次日的课前说中以朗读的形式自由展示自己的话题小作文。教师可以就学生展示过程中的普通话标准程度、情感状态、自信程度、语言措辞等方面率先做出示范性的点评,肯定亮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采取适当的物质鼓励方式,引领全班同学参与课前说的展示和评价,创设积极向上的比语文互动交流环境。这种互动交流的课前说展示、评价、鼓励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前说活动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展示与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个人自信,进而逐步提高班级整体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结合第一单元人物描写要突出人物形象这一单元教学要点,预设课前说的话题——你最熟悉的人,限定字数,题目自拟,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完成。次日,在课前说的环节,其中有一位学生分享的文句是:“我一出生,您就老了,我越成长,您就越接近死亡。我就这样无限透支您的生命,像个蛀虫不劳而获,而您却一如既往,甘之如饴。我离天空最近的一次,是您高高把我举过头顶,而如今,我也想为撑起一片天,一片‘孝’的天空”;另一位学生分享的文句是:“我突然明白,父亲没有给我什么,却将文人笔下最珍贵的所有都给了我。感谢上帝的馈赠,对我来说,父亲就是这个世上最令人心安的礼物,犹如暖阳,照耀着我平凡的一生,温暖我潮湿的心田。”通过学生细腻而又饱含真情的描写,真实地表达出了子女对父母言行举止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亲情的点滴回报。这样的课前展示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借助自我练习提前深入把握和体会单元教学要点,自然引入单元教学,还能在学生“写真人、抒真情”的作文方面做了很好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

三、推介好书目,在师生共赏中提升文字鉴赏能力

课前说活动中,教师可指定学生推介近期个人阅读的书籍,也可让学生毛遂自荐。学生可就近期或之前所读作品,整体概述后分享读后感,也可就某些感触颇深的片段或优美的文句分享给大家,说美点、话体会。在个别学生推介过程中,其他学生也可参与点评,尤其是读了相同书目的同学,可在推介学生分享后再次就书目内容和读后感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对比分享后,一方面使推荐书目相同的这两个学生彼此对同一作品的理解有了全面的理解和深入的交流,同时也扩充了其他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其他学生对这一书目的阅读兴趣,教师就此可结合个人所读感受,对学生推介书目内容再做全面、深入的指导品析,使学生对推介书目的理解和把握再上台阶、更加深入。例如在一次课前说活动中,一位同学推介了近期他读的“昭君出塞”片段,然后用一句话分享了他的读后感:“是她,一个弱小的无力掌控自己命运的女子,凄惨地见证了红颜的薄命。”另一名熟知这一情节的同学的读后感是:“以落雁之容换回了一个国家长久的安泰。是民之大幸,国之大幸。”教师在充分肯定了两位同学的独到体会和深刻感悟后,接着做了示范性地分享:“是历史造就了被动的英雄,但时过境迁,历史不会重演,悲剧不会重现。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需要刻意呈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更不会强迫式地成就一个英雄。”长此以往地训练和指导,对提升学生的鉴赏品味能力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对授课文本的尝试性品析鉴赏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拟写推介语,在名著导读中提升学生文学品鉴力

结合学校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八大愿景”和“九项文化工程”以及“四好行动”中的“好书天天看”活动,由学生自行从规定的必读文学名著篇目中任选其一,然后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教并在阅读后根据学生个人对名著的理解程度,自行拟写名著推介语,或者由学生个人从名著中挑选出自己有深刻触动的章节或者文段,在此基础上拟写读后感,并利用课前说的时间做出展示。学生间也可以就共同阅读的名著做个人不同的读后感展示,或拟写出不同的名著推介语,以此交流形式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深入理解的阅读目的。例如,在《西游记》读书推介语、读后感课前展示活动中,其中一位学生的对唐僧的推介语是:“不到西天誓不回,不得真经誓不还,这是其对职业有深厚信仰之心的豪迈誓言;抛利欲,拒美色,心无旁骛,灵山在心,这是一个人心灵不染纤尘的超俗非凡;一片诚心永向前,十世修行百千炼,这是一个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执着坚韧”。而另外一名学生对唐僧的推介语是:“胸中有丘壑,心中有灵山,纵有万千险,执念平万难。”经过对比形式的推介语展示,让学生对《西游记》的唐僧形象得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和理解,同时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品鉴作品的高度和深度,助推了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培养。

五、微信小程序,在展示个性色彩中做学习的“有心人”

生活处处是语文,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文学素养的提升不仅仅在课堂上,还能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在参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举办的甘肃省乡村影子教师研训基地管理者培训中,几乎每一个专家、培训师的暖场活动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触动颇深,而微信小程序的分享最引人注目,如“小年糕”“手持弹幕”“字云”“群里有事”“草料二维码”等小程序,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足以调动起所有参训者的极大学习兴趣。如“小年糕”可以记录个人生活片段中的点滴,还可以配以优美的文字和切合情景的音乐,旨在激发发现美、记录美的意识,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字云”的形式呈现不同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示要点和关键,最主要的是可以拉近距离、增强沟通、增进情感。例如在课前说展示环节中,教师把参加培训时培训专家暖场形式的启发带到课堂,精心制作了诸如把师生之间的交流场景做成“小年糕”、把教师对班级学生的期望和祝福做成“手持弹幕”、把征集了学生的心里话做成“字云”等几个小程序并做了示范展示,学生不仅新奇异常,而且主动争相提出下节课前说环节自己尝试展示运用微信小程序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课前说以微信小程序作为独特的展示形式,充分发挥了对学生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引导作用,大大缓解了当下学生“一机在手”的负面效应,让学生在小程序的制作过程中建立成就感,在小程序的分享过程中增强自信力,同时还有助于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无形中树立了做“有心人”就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意识。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素养的体现。只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一个有“情怀”的语文老师,从精心设计“课前说”这一细微的语文教学活动做起,定能收获学生语文学习的满满兴趣。

六、结语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这短暂的期待里,作为语文老师,守望的不仅仅是学生昙花一现式的精彩,更多的是守候着学生在课前三分钟的短短时间里个性的自我、充实的自我、丰富的自我。

猜你喜欢
读后感形式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