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指导

2021-01-07 14:29福建省顺昌县高阳中心小学刘完金
天津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语文

■福建省顺昌县高阳中心小学 刘完金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什么要完成教育变革,目的是希望能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情况保持融合,真正让其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最近几年,社会开始对小学教育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其中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求使用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调动起来,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非常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掌握准确的朗读技巧和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本文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

当前,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提出学生可以使用流畅的普通话并在进行课文阅读时融入感情,因此可以看出朗读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求教师对学生提供专业的朗读训练;第二,朗读教学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默读和文章理解等。通过合理的朗读训练,学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朗读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保持综合发展。在很多语文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经常采取的是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朗读训练则能让学生完成另一种方式的自我展现,让学生自身的表现力得到提升,缓解害羞和怯场等多种问题。

二、朗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明确朗读目标,强化朗读技能训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说是当前新课标针对朗读教学给出的目标以及严格的要求。学生进行朗读,不仅仅要把将课文简单地读出来,还需要可以完成情感上的有效表达,并且把自身的情感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共鸣,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所想要描绘的形象美和意境美以及人物美。因此,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按照低年级儿童自身的认知和发展规律以及教学要求,制定准确的朗读教学目标,强化朗读上的训练,以防止过程上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朗读教学真正实现有的放矢。

(二)根据文本特点,尝试多种朗读形式

在朗读问题上许多低年级学生经常会因为内心的胆怯以及担心在同学面前讲话,所以对阅读有抗拒。教师需要试着让学生对这种交流与公开发表意见的方式尝试接纳。朗读主要的作用是将朗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调动起来,在实际进行朗读时这种行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情绪氛围,从而让朗读对学生精神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例如,一年级的人教部编版教材中《江南》这一课,侧重对地域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等景观特点进行描绘。学生在朗读时要求表现出声情并茂,这样才可以让自身的激动之情得以展现,并且可以提升周边同学的感知。

(三)引导品读感悟,提高自读自悟能力

朗读,不只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和理解语言意蕴的一种核心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自身语言感悟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手段。因此,在低年级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激励学生充分进行朗读,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在读中完成整体的感知,真正认识文本中的精神实质,使其能体会文章的情感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还需要牢牢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如课文中的一个词和一句话以及一个自然段,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朗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使用朗读的方式切实掌握文章相关内容,并且感受文章所想要表述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多元评价,有效提高朗读技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曾经提道:“教学的艺术并不侧重于传授,其侧重的是激励和唤醒和鼓舞。”教师评价语言能起到激励和唤醒以及鼓励作用,这针对活泼好动和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低年段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并且巧妙使用评价语言,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朗读热情调动起来,还能提升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协作阅读中大声朗读的成功和缺点,进一步总结他们的经验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在课文选读教学进行中为了能让综合效率得到提升,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分组的方式去完成朗读。这种分组方式不但能让学生之间彼此完成阅读效率的监督,并且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完成信息的分享和知识的讨论,让学生在构建较好的学习环境上寻找出准确的朗读方向与朗读方法。针对人教部编版的教材来说,其中选择的文章经常是与小学一年级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的文章水平相契合。因此,教师需要紧密按照小学语文教材,保持融合的同时不断找出并且发现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使用朗读的形式推进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持续积累,并且促进学生精神文明修养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近几年,伴随着新课程变革的持续深入,课堂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朗读的过程,可谓是学生言语积淀以及语感能力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文本作为重要载体,将课文实际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使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语文朗读指导,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充分并自由地完成朗读,在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培养以及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完成学生语言感悟的发展和语文理解能力的运用。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