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枝加叶不变其宗
——“扩写”写作指导

2021-01-07 02:01吴应海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
课外语文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说明性乡下人事例

⊙吴应海(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

【文题呈现】

题目一: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二是语言凝练,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题目三: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把它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作文课堂】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作文训练,请各位把一段话或一篇短文扩写成一定字数的长文。这与缩写正好相反。那么,如何进行扩写呢?

生:老师,我记得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删枝去叶,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做到字减意留。扩写正好相反,应该是添枝加叶,枝繁叶茂,但原文的主旨保持不变。

师:你说得真好。扩写是对原本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进行扩展、补充,使之内容更充实,表达更丰富。扩写可以“添枝加叶”,或者说是“添砖加瓦”。但不能“添油加醋”,改变原文的“味道”;更不能“改弦易辙”,变换原来的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也就是说不变其宗。

生:老师,我明白了,扩写虽然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大胆去添枝加叶,但也要讲原则,一定要遵循作者的意愿和原文思路,扩得自然、合理。绝不能天马行空,随随便便进行扩充。因为扩写不是改写,只能扩不能改。

师:你的总结很到位。下面,我们以上述三道作文训练题目为例,来讨论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扩写。和缩写一样,扩写要想扩得合理,扩出精彩,那就必须要对所给的材料认真进行研读,既要了解材料的主题,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探究行文思路,以确保后面的扩写能紧扣原文,自然流畅。

不同体裁的文章,扩写技巧是不一样的。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中间还会穿插一些环境描写,扩写的时候,就可在人、事、景等方面做文章。

一是扩情节。即运用想象和联想,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拉长”,使简单的情节变得丰富,平淡的情节变得曲折,从而达到扩充效果。比如第二道作文题,材料中提到了重耳和随从一起逃难。那么,他们在逃难中先后经历了什么?在卫国时,卫文公又是如何没有以礼相待的?这当中可以想象的情节实在是太多,扩写起来非常容易。

二是扩人物。即对原材料中着笔不多的人物,进行联想和想象,展开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比如重耳和随从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时, 重耳一行穿的什么衣服、各自神态如何、双方是如何对话的;当乡下人给重耳一土块时,重耳又是如何发怒的,那个乡下人作何反应,这些都是很好的扩写点。有时候一个细节,就可扩写成一大段文字。

三是扩场景。即抓住原材料中一个场景,大胆想象,展开描摹,使人如临其境。比如重耳“逃难”就是一个场景。可以先把镜头推远,描写重耳等人逃难时的天气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再把镜头拉近,写各人疲惫的脸色、无助的眼神……

另外,扩写记叙文文章时,也可针对人物的品行、性格特点等适当进行议论。

生:老师,我明白了,扩写记叙性文章,一是在不改变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尽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详细交代清楚,力求波澜起伏、曲折多变;二是在不改变人物性格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去完善对人物的描写,把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放大;三是可以适当进行点评。

那么,说明性的材料又如何扩写呢?

师:说明性的材料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介绍某个具体事物,比如说明某一家用电器、某一建筑等;另一种是说明某一事理,比如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为什么大多数叶子是绿色的。

扩写说明性文章,第一招是添加材料。简短的说明性文字,往往缺少具体材料的支撑,扩写时,可精选材料进行补充。比如第一道作文题,介绍了诗歌的三大特点,扩写时,根据这些特点,分别列举一至两个具体事例即可。有些说明性片段,可补的材料非常多,比如写建筑,与之相关的史料、传说、名人辞赋等,都可成为扩写的内容。

第二招是运用方法。同学们都知道,要想让说明准确、生动,离不开各种说明方法。其实,扩写说明性文章时,运用说明方法是很不错的招数。举例子就不必说了,就算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也可以让单调的说明变得更加充实有味。另外,千万别忽视了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它可以在突出事物特点的同时,达到明显增加内容的效果。比如对一篇介绍智能手机的科普文章进行扩写,就可以拿过去的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进行比较,列举两者各方面的差异,突出智能手机的“智能”,从而达到扩写的目的。

第三招是多元表达。即在原来说明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描写,甚至是议论和抒情。比如对一介绍园林建筑的片段进行扩写,就可运用生动的语言对园林中的美景进行描写,抒发赞美之情。甚至可以发表简短的议论,点赞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生:老师,我看题目中还有一个扩写议论性文章的练习。接下来,能再给我们讲一讲如何扩写这类文章吗?

师:好的。与记叙文、说明文的扩写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扩写,一般只能在论据上做文章。既可从正面添加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也可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一起添加。比如题目三,中心论点是“有恒心方能成功”,两个分论点分别是“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我们在扩写时,就可以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添加事例,在对比中证明文章的观点。

另外,议论性文章的扩写,还可通过引用新闻事件,来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或者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深入阐释。比如对一段议论节约粮食的文字进行扩写,就可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批示,或各地积极响应的新闻,在此基础上再引出话题,亮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述。

生:老师,听你的讲解,我们已经明白如何去进行扩写。谢谢你!

师:同学们,用好上述扩写技巧,相信每个人都能扩写出好的文章,期待着你们的佳作。

【佳作示范】

坚持铺就成功路

⊙胡玉清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其实,像胡居仁这样,勉励自己凡事都要坚持不懈的人有许多。他们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取得令人赞叹的成果,就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否则就难以“登高峰”“致千里”。

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持之以恒呢?

首先,要有坚定的目标。目标是理想的航灯,只有心中有理想,人生才不会偏航,才会在艰难困苦中不言放弃,坚持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试想,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过程中,面对一个又一个比登天还难的技术难题,如果科学家们没有坚定的目标,怎么可能战斗到底,不成功绝不收兵?

其次,要有一颗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的心。不管外界发生什么,自己都能心无旁骛,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行。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经立志摘取哥德巴赫王冠上的明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蜗居斗室,甘坐冷板凳,长年累月埋头一点一滴进行演算,光演算纸就装了几大麻袋。最终梦想成真。

最后,要不断汲取营养,“强身健体”,让自己能长期坚持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偃旗息鼓。持之以恒需要的不仅仅是咬牙,横下一条心来,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能力储备。这就好比参加长跑比赛一样,你体能不行,才走几步就上气不接下气,怎么能坚持到最后?所以,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一定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充电,让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那么,对于以学业为中心的中学生而言,如何做到持之以恒呢?我看并不复杂,一方面,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长期下来,必能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积少成多,而非一曝十寒。果真如此,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翻开厚厚的人类发展史,你会发现,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在此,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都能真正做到持之以恒,用坚持铺就成功的路!

【简评】

这篇文章是对题目三的扩写。作者紧扣“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这一中心论点,在原文简单论述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观点、增加论证过程、列举具体事例、联系学生实际、总结全文等途径进行扩写,使文章观点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论证更加有力,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说明性乡下人事例
提升幼儿说明性讲述能力的策略研究
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中的“乡下人进城”叙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乡下人家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编写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