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基于“科学精神”的分析视角

2021-01-08 09:13■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校友双创

■高 洁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科学精神最初形成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中,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科学与神学的不断分离,科学逐渐从为神学服务的地位挣脱出来,能够真实地聚焦自然世界,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探索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在一系列优秀科学家的不断摸索中,形成了以探索客观规律为目的,以科学的实证方法为手段,以理性认知世界为前提,怀有开放包容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这样的科学精神不仅仅局限于一开始的自然科学,在如今愈发蓬勃的人文科学,乃至日常生活里都贯穿始终。而在教育领域,科学精神极其重要。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特殊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需要科学知识的不断突破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为例,阐述科学精神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论述科学精神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机制与方法。

一、科学精神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地位

科学精神一直贯穿于国家提出的有关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战略性文件之中。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要求:做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高端引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创造潜能,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有机衔接[1]。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核心。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型创业加快发展,产学研应用更加协同,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更加紧密,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主体,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的进一步目标。大学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习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视察时强调:“大学天生具有培养大师的先天优势,大学的教育中有着深厚的基础研究沉淀,有着多样化的学科体系,有着雄厚的一流师资力量,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重大创新成果的萌发,有利于在学科交叉领域内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产出更多科研技术成果”[3]。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高等教育必须具有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理性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中,学工条线的工作处在教育的最前沿。学工教育者具有直面高校学生、对接学校机关多部门工作的特性,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工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排头兵,在其与学生日常近距离示范和教育服务中也需时刻秉持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科学精神为指引,正确认知双创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以科学的头脑和方法,以及正确的心态参与到双创教育的学习中,真正从心智品德上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大学生。不可否认,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若从科学精神的层面来反思,双创教育仍然存在值得改进的部分。

二、科学精神在双创教育建设中的角色承担及困境——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为例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阶段性总结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示范校要继续……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重点工作”[4],可见此类大赛是双创教育的重点工作。目前在高校内流行的各类双创型大赛即使其侧重点和参与形式不同,但大多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每个特征所蕴含的科学精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折扣。

(一)参与对象有全覆盖性,但双创教育及推广存在明显困境

以“互联网+”比赛为例,此类大赛参赛门槛较低,参赛主体始终为大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其独立思考,以主人翁心态自主决定参赛、完成比赛,培养独立自主、勤于思考的胆量和理念,并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但在现实工作中,竞赛类双创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普及性强但培育深度不足。双创教育尤其是竞赛类,与传统的学术类教育差别较大,它较少采用课堂教授模式,也不适合强制参与。学工人员多采用赛季时间的赛制宣讲、通知发布、校内培育池遴选等方法直奔比赛本身。这种宣传会导致比赛要求宣讲不到位、吸引力度不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只有对双创比赛感兴趣的同学才会用心留意。二是侧重培育但有失自主原则。如果由校内专职老师挖掘潜在项目,轻则参赛内容重复性高、人员局限、强行摊派,重则存在参赛公平性问题,这无疑又是对双创提倡的科学精神的致命打击,使得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成为空谈。三是创新思维难,创业落地推广更难。许多大学生在理工农医类等基础研究领域内的新技术新产品将会通过竞赛的路演场合推介出去,吸引了众多新兴产业公司和小微企业参与其中,有效推进了产学研合作交流,大大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但这一理想模式仅仅是少数,能够进行到省赛以上的优秀团队本就不多,许多创新思维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再想继续深入研究,却缺乏研发平台和企业资助。更有甚者,有的新兴企业获取了部分比赛红利后,参加或资助大学生比赛对他们来讲失去了吸引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企业仅仅挂名的现象。

(二)双创竞赛流程完整,但缺乏科学、严谨、持续的培育体系

创业类赛事流程十分规范,环节也很完整,但条分缕析的环节设置和共性评判标准使得不同队伍的本质研究内容容易被忽视。其研究内容的科学技术含量无法得到重视,无法在比赛中体现市场选择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容易在比赛中形成重形式、轻内容的评选标准,也会迫使参赛队伍不会投入大量精力在科创产品的研发环节,为求展示效果,更有可能产生对实验数据、销售数据等展示项的美化修饰。这些动作对于学术道德和心智尚未坚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无法察觉的负面影响。比赛中拔得头筹固然重要,但如果引导不好,将明显影响参赛队伍的科学思维,长久以往会影响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5]。脱离人文色彩将无法组建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人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创业中处于无法替代的地位,在双创教育中最应该关注的也是身在其中的人的发展。过度强调比赛本身,从比赛是否获胜的角度来研究推进学校的双创教育会忽视参与学生个体努力的问题,而缺乏非赛季的双创培养体系也会导致学生群体科学精神缺乏,出现较多滥竽充数的“乌合之众”。在现今双创类赛事大热的总体环境下,大力推行赛事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成体系的双创教育课程,营造重创新、重发展、轻成果的科学氛围迫在眉睫,关注双创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学生可能发生的心理偏差问题,发挥思政教师和双创师资的协同作用也是落实科学精神中人文关怀的一部分。现实操作中因为获奖压力、参赛指标等问题,弱势学科的学工常常疲于应对层层下发的队伍指标,临时组队,忽视科学研究方法。

三、双创教育与科学精神的相辅相成

高校推进双创教育时既要做到在双创教育中发展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也要秉持科学精神推进双创教育,促进双创赛事和整个双创教育良性发展。

(一)合理应用成果导向教育——重塑理性精神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科学精神缺失的本质是学生对于科学精神的意识不到位。这一点主要成因有两点。一是在校园内,高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学分制改革,使得知识传授变得系统化的同时也变得碎片化、可量化,整个教学过程如同工厂生产一样标准化、模式化[6]。即使开设了以各类专业思想史为代表的科学史课程,但其硬性背诵和填鸭式教育特性明显,也并未在学生群体当中引起重视。二是在社会范围内的成果导向痕迹严重,过于注重应用技能的学习[7]。成果导向型教育使得高等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四年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迫于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老师和学生过于功利地选择应用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专注于岗位技能证书和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和培训[8]。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统一起来,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生活的发问者和探究者,养成自主培养综合素质的能力。学校内部应该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强行摊派。可以采取设立院校多等级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加大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力度,固定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学习内容。以向导的形式指引广大同学接触创新创业,培养初步的创新创业思维,从而使对其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展露头角,并能在课堂社交里找到与自己一同参赛的队友。当双创教育全面普及到同学群体内,形成类似必修课的教育氛围后,新兴队伍的出现将会更加容易,同学更有勇气去参与一个普遍存在的事物。

(二)多元化双创教育评价体系——养成批判思维

科学本就没有终点,科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就是在不断接受来自业内外的质疑—回应质疑—调整自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并接近真理。但这远远不是最终的结果,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应当具有终身批判与被批判的自觉和觉悟。这对于接受双创教育的同学们来说极具指导意义。仍旧以参加大赛为例,大赛从前期选题组队、注册公司,中期研究开发、形成商业计划书,到后期成果展示、产品应用,环节众多。批判精神自然也适用于这其中各个环节。选手良好的心态是能够正确接收来自团队成员、老师和评委的点评和质疑的保障。批判是为了让创新创业过程更符合逻辑,让比赛数据更加可靠,让研究实验更加精确。学生需要认识到大赛和双创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与批评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完全否定,而是薄弱环节的体现,是助力自身的合理评价。同时,在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协同发力支持双创教育的同时,不能忘记在这个过程中的来自外界的评价体系更应当合理。学校和社会应当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嘉奖,提供阶段性的资金、学习支持。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完全的创新与彻底的创业,但每个人都可以去接触并学会创新创业的思维,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能更多地帮助同学们将一些阶段化的项目、碎片化的思维亮点和自身拥有的能力与资源转化整合到实际运用当中,而不是只是转化所谓项目、比赛、训练的成果。同时,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更高的社会契合度,弱化过于重视所谓奖项荣誉的倾向,虚心接受来自他人的意见,合理判断自身优势和弱点,这也有利于更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就业。

(三)完善外界支持机制——加强社会开放共通

除了学生这个本体之外,良好的外部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这种支持包括从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学校层面的师资支持,以及社会层面的平台支持。我国近些年出台了较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指导文件,也产生了例如“互联网+”大赛这样的生动实践。目前的政策支持还处于原则性强、各地各高校自行摸索的过程。政府层面应继续呼吁重视双创教育,增加资金政策的投入。学校层面除了对课程体系的完善,还需要着重培养双创教育师资力量。积极联络当地初创产业给学生提供更加接近现实的双创体验平台,通过龙头产业的成熟商业模式给学生开辟理论应用课堂。聘请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科技产品开发者作为院校的双创导师,同时在合理范围内鼓励在校专职教师去到企业内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双创教师还需要熟知当地政府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包括减免税收、降低贷款利率、初期创业补贴等。企业层面应当自觉响应学校和政府号召,在利好自身的基础上配合学校关于双创教育平台的打造,以关怀社会发展的良好企业形象鼓励同学们参与实践,深化校企合作。行业、企业联动,提供企业家精神培育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实践教育平台[9]。力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开放共通的双创氛围,让创新创业逐渐摆脱小众发展道路的社会定位。

(四)加强思想政治与学科专业和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融合——传授科学方法

在日常的学习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如何将这一科学思想嵌入同学们的双创教育中是高校重要课程。不同专业与双创教育的契合点是不同的,也许无法形成一套通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板,但是有几种科学方法是共通的。一是实证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实验研究应用,归纳演绎,合理应用新媒体大数据,坚持用数据和实践本身说话;二是混合式教学法,采用智慧树等线上课堂平台将创新创业的知识点、案例、测试、讨论放在线上共享和初步自由思考,线下结合教师的讲授进行充分地面对面交流,组织分组展示、评判,达到应用专业知识模拟具体企业创业实践场景的目的[10];三是重视过程化考核法,过程化考核避免了最终以唯一、单一成绩来粗暴评判学生学习成果。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它从展示成果上反推,要求课堂形式丰富且多元,并且引导同学们作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提供给同学们更多展示和得到肯定的机会,可以鼓舞学生参与双创教育的热情,有利于双创教育的普及。

(五)重视感恩教育与校友资源挖掘——重视可持续发展

科学地进行双创教育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这其中发掘校友资源是不可轻视的一项工作。仅靠在校全日制学生参赛无法充分发挥大赛的作用,也无法丰富高校双创教育。且不说弱势学科的难处,强势学科在赛季多集中精力重点培养可能获奖的团队,新兴的队伍则面临无法出彩的困境。以“互联网+”为例,赛事的赛程多是固定的,同一届学生最多参加两次比赛,如果团队同一年参加多个比赛,就不可避免会影响自身精力和每次比赛的成绩。因此有些新兴项目还没来得及发展,主持同学就已经毕业离校了,发掘培育新的项目又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若就这么放弃新兴项目,那必然是一个竭泽而渔的工作方法。但如果通过感恩教育和母校情感教育,鼓励引导刚毕业的同学和校友企业以校友身份传帮带学弟学妹,让项目的生命力延续,既实现了校友同学的梦想,也给高校教育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对此,高校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对刚毕业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创业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政策、资金、场地,让其即使毕业也感受到来自高校的双创支持;从学校到学院应当建立不同层级的校友联络队伍,保持与毕业后选择创新创业类工作的学生和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有杰出表现的校友的联络,邀请这些校友返校参与双创第二课堂,以讲座经验交流、在校学生去往初创企业学习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维系,引导其支持母校双创教育;通过和校友企业共建众创空间,完备校企合作机制,稳定校友导师团“企业人-双创导师”的双重身份,使得校友企业在高校内有获得感和价值感,不再只是挂名型合作;通过落到实处的校友文化,对在校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到从学校到社会为其提供的便利和教育资源,培养对杰出校友的敬仰,加深对母校教育的感恩,为未来毕业后可能的反哺母校教育打下基础。发掘校友资源这一措施从人文关怀出发,再以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回归,能够让高校双创教育在学生的培养层面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闭环模式。

习总书记指出,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1]。为了达成这样的自主创新目标,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也是增进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各创新主体相互合作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创新联合体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国家成熟的双创教育所必然带来的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校友双创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