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01-08 04:02张智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古诗词课外阅读小学生

张智明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当代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课外阅读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地区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01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是汲取知识的关键阶段。小学生虽然不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认知水平,但是他们可以在这一时期中,不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小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健全人格。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环境限制,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并不重视。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给学生们传授课本知识即可,这种观念显然是不正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加全面地看待世界。即便身处农村,也依旧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了解先进思想理念,实现自我完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借助游戏,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生性活泼,对于游戏有着浓烈的热爱之情。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借助游戏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游戏方式,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小学生积极探索课外内容,从而开阔小学生视野,增强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学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古诗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对于“柳”这一古诗意象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开展游戏竞赛活动,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畅聊课外诗词,完成对“柳”的了解。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要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带领学生们赏析古诗词,了解“柳”在古诗词之中所表达的具体情感,以及描写特征,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保证各个小组的平衡,帮助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为小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环境;其次,制定科学的合作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之中进行引导:各位同学,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和“柳”相关的古诗词,按照个人喜好去分析古诗词,并进行评价。教师会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去了解每个小组的探讨情况,对于表现良好的小组,会有适当的奖励。

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各个小组积极合作,从而有效提高了古诗词储备量,开阔了眼界,体会古诗词之美,传承传统文化。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古诗词资料,在课堂之中互相交流知识和观点,完成对知识的拓展。有的小组展示的是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有的小组展示的是岑参的《送怀州吴别驾》:“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有的小组展示的是杜牧的《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不同小组,搜集的古诗词各不相同,但是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之中,学生们逐渐对柳树这一意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在古诗词之中,柳树代表送别、离别之情,从而能够更加自如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体会作者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感。

二、规范阅读方式,增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味进行知识输出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治标不治本,正是这个道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技巧,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为小学生的未来学习之路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规范小学生的阅读方式,提升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还要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进行思考,做到温故而知新。

首先,培养学生们随时做笔记的习惯。让学生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及时用笔进行标注,完成知识内化。从自己的興趣爱好入手,进行课外阅读,连接不同的阅读点,由点到面,丰富语文知识。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这本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们设置“毅力”这一关键词,让学生们从毅力、坚持的角度出发,探索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文中的实际例子进行佐证,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之中,切实感受到主人公的坚韧品格,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进行思考。阅读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阅读,还需要学生们“走心”。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小学生带着思考去开展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思考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能够被自己喜欢?是因为作者华丽的辞藻,还是因为质朴的文学语言?又或者是生动有趣的情境描写?还是作者传递的精神理念?不同的阅读内容,能够给予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对文字进行充分思考,从而深入了解阅读内容,感知阅读的魅力,提升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情感。

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阅读,经常温习,学会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看待阅读内容,从而更加全面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感受文字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们养成温故而知新的阅读习惯,不断复习过去的阅读内容,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三、进行阅读分享,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获得感

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面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分享大会中自由表达,分享个人的阅读内容和读后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分享会之中,学生们还可以阐述个人的阅读技巧,实现共同成长,开阔视野,锻炼阅读能力。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开展“我爱阅读”分享活动,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阅读方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获得感。首先,明确分享规则。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之中向学生宣布:“今天是自由的分享大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拘泥于任何阅读体裁,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大家都可以在课堂之中进行分享。”其次,组织评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听取全班学生的意见,由大家共同选举出阅读评委,用以点评阅读分享者的内容,规范小学生的语文表达。最后,鼓励小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有一名学生表达流畅,赢得了其他同学的掌声,他是这样说的:“我最近阅读的是余华的《活着》,在这本书之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知道了什么是生命。主人公一辈子曲折的经历,是我所不能体会的。在打击面前,主人公仍旧顽强面对生活,没有想过放弃。活着,是生命的本能,也是生命的伟大。在命运这双翻云覆雨的大手面前,我们生如蝼蚁,但是却仍旧要生存下去。活着或许只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目的,它无关信仰,无关宗教,也无关皮肤,是人类的本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课外阅读贯穿始终,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启迪小学生的心灵,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勇《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25期。

[2] 杨联正《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学周刊》2021年第2期。

[3] 柴明德《谈课外阅读对提升农村地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15期。

[4] 焦茜《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平山县南贾壁小学为例》,河北师范大学2019硕士论文。

[5] 曾健红《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外语文》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课外阅读小学生
踏青古诗词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