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管理学教育教改思路探讨

2021-01-09 04:22朱盼盼薛景宋宇
科教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

朱盼盼 薛景 宋宇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管理学教育改革方向:创新教学理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扬传统优秀管理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并给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推动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管理学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 教改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19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ZHU Panpan[1], XUE Jing[2], SONG Yu[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6;[2]Henan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Based on the shortcomings in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my country’s universities,combined with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reform: innovative teaching concepts,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excellent management ideas, and insisting on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models.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are given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my country’s universities.

Keywords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management education;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al reform ideas

0引言

隨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性蓬勃发展,社会需要更多高水平的管理人才。2020年,全国约22万人报考MBA,4.2万人被录取,每年毕业生约4万人,而MBA人才每年需求达到9.5万人。就河南而言,2020年河南省仅有10所高校培养大约1200人MBA毕业学员,而河南企业数约为100万家,意味着每年每1000家企业才能争取到1个MBA学员充实岗位。对懂管理的人才需求非常大,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也必须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开拓进取。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目前管理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作出分析,然后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1高校管理学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管理学教育事业已经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这期间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水平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在其日益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没有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管理实践活动中存在“唯书本主义”思想,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以及培养理念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

1.1教育目标不清晰

清晰、科学的教育目标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可靠人才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但是,目前,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清晰、完善、科学的培养体系;教师教授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模糊,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参与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管理学教管理学教育过程中因对培养的人才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教师教学的松散随意性,不能有针对性地切实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可靠的专业人才,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难以使其具备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1]

1.2重理论轻实践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但是,受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模糊的教学目标,使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缺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无法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水平管理专业人才。对此,可以为老师开展有关学习先进教学模式的活动和培训活动,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拓宽教师的教学模式类型。

1.3案例教学不足

案例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来自实践的一系列案例,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会,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学生了解以及学习现实世界的一扇窗户,能够使其在学习中找寻合适的方法去解决现实世界中所出现的各类实际问题。相对于传统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有趣,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半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方法运用的不少,但是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师对案例教学不重视,对案例教学方法不熟悉,没有找到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步骤不清晰,教学内容不明确,案例内容与形式不丰富,而且没有完善的有关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评估体系,导致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评估该方法的实际效果,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实施较少。

1.4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落后

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没有跟随时代发展的节奏进行更新,课堂教学中教授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地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没有结合实际的社会现状进行创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我国管理学的一些教学内容依赖国外的教材结构和框架进行编写,偏向于介绍国外的管理学理念,针对我国实际国情状况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进行的差异化教学不足。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管理学专业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自身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没有切身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空洞无意义的教学内容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非常有限。

1.5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不合理

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只是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和考试成绩去反映学生对这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懂的地方,这样的评价方法很难反映学生对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难以真实反映学生们的实际管理能力。不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试卷考试方式主要测试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情况,较少考查学生运用本学科相关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以及在实际情况中的具体应用,而只是片面地追求考试之前的临时突击性识记,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基于认知加工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同样的知识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基于自己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在特定的情景下,对原来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加工和深化,形成新的经验。虽然客观知识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对同样的知识的理解以及形成的新知识的内涵出现差异性。(1)社会文化在学习中的作用:维果斯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注意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过老师的指引有可能达到的新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分析:奈瑟认为学生学习过程,首先通过接收到外界事件或者已有经验刺激时自发产生信息转化,然后在意识的控制下,基于个体已有信息和个人意愿等综合作用,形成构建映像,而且,以上两个过程都是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2)学习的激励制度:皮亚杰认为良好的學习效果是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所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探索新事物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思路。

3高校管理学教育改革方向

针对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教育理念、方式和内容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全面整改和完善。

3.1创新教学理念

针对我国高校管理学培养理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较难培养专业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面临管理学人才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需要将高校管理学理念、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开拓创新,在保留传统优秀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管理学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2]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中专业理论知识涉及面有限,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足,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意识,通过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管理学本质上的作用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所了解到的作用价值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强化其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3]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实践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强的综合型优秀人才。

3.3发扬传统优秀管理思想

针对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中出现的简单直接借鉴西方管理学理念、对我国传统的优秀管理学思想吸收与发扬不足的问题,[4]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我国优秀的管理思想,实现中西方优秀的管理学理念互相融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地高质量发展。[5]

3.4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面对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学模式单一、片面,简单的书本内容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核心”,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升其学习热情的教学准则,变革教师教育理念和方式,传授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经验,提升教学效果。

4高校管理学教育改革措施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对教师教育理念进行革新、实施“个性教育”模式、对教学内容完善补充以及多方参与的实践教学,推进“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落实。

4.1革新教师教育理念

在传统优秀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落实“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将单一刻板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方式转变为实践性的教育方式。将传统一味的依赖于课本内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新颖实践性强的教育模式,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发,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4.2实施“个性教育”模式

在遵循以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为主的培养目标前提下,结合学生性格、学习能力和学生特点等,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的学生沟通交际能力强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弱;有的学生熟悉掌握了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针对性培养,是“个性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也是切实推进“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落地实施的关键所在。

4.3完善补充教学内容

管理学教师以及其他相关主体,需要围绕“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与修订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补充。结合学生需求进行编写和修订,不仅需要考虑到教材编写是否合理,还要考虑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是否得到落实。对于教学辅助设施来说,完善教师的辅助教学相关设施,比如多媒体、社交网络、信息技术等辅助工具,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4多方参与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涉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而且需要实践单位的积极参与与支持。其中,寻找合适的教学载体,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实践性的管理学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学科专业特征,与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等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情景,鼓励学生参与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活动中,提升其组织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以及風险控制能力等,在这期间使学生对社会现实情况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认识到社会现实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与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相互补充,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组织、协调和沟通等方面的综合性提升。

4.5案例分析引起学生共鸣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流派和代表人物介绍等为主,难免显得枯燥乏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当前学科前沿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现状,对理论与方法进行相应的革新,添加更接近生活、能够解决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共鸣,从而调动其对管理学的学习积极性。以教授需要层次理论为例,考虑到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难以体会不同层级的需求对于个体的行为作用,可以从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西游记入手,分析剧中师徒五人的行为特点、追求的不同,引出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层次。在此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们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感性的认知,而且可以引导其培养高级需求。

5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理念不清晰、重理论轻实践、案例教学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落后等问题,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要从创新教学理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扬传统优秀管理思想以及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四个方面进行管理学教育改革,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通讯作者:宋宇

基金支持: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8]-JKGHYB-0039);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92400410024);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KJCX2019B03);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JGLX221);全国农业教指委2019年研究生教育管理重点课题(2019-NYZD-03)

参考文献

[1]杨少梅,卢建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7(2):379-380.

[2]张琴.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J].智库时代, 2019(34):225-226.

[3]类延村,肖军飞.“辩论式”课堂:理论与实务双重教育维度的融合与开拓[J].生活教育,2019(08):60-65.

[4]王砚羽,赵玉平,陈慧.中国管理情境下管理学课程教改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75-176.

[5]刘世明,陈惠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学通识课教学改革[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8,32(1):105-108.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
翻转课堂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线描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建构主义下的高等数学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