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如何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2021-01-10 04:06杨大伟
饲料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兽用负压

杨大伟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69)

由于老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准入门槛低,一些生物制品企业厂房建设时洁净度级别及相关规定和要求标准不高。虽然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规模小、效益低的局面从未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产品同质化和恶性竞争,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而降低了管理水平,给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风险隐患。在2019 年底发生在甘肃兰州兽药企业的布鲁氏杆菌病污染事件敲响了兽药行业加强生物安全管控的警钟。而当下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促使行业监管者提高了监管意识。

新版兽药GMP 立足于我国国情,软硬件并重,以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为基准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生物安全隐患以及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对法律法规及相应标准要求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对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今后的监管过程中,除产品质量问题外,中间环节的管控过程(尤其是生物安全管控)也被列入重点检查范围内。本文对兽用生物制品企业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意见,供参考。

1 预防为主的原则

生物安全防控的主旋律必须以预防为主,而非事后补救,俗话说的“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制定严格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种隐患,预防传染因子进入生产的每一个阶段或场点,确保在事件发生前得到有效控制。与产品质量问题一样,这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员工需具有全员意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最终胜利。

2 生产管控

首先企业应有过硬的硬件设施做支撑,从环境上为产品的质量和生物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应有完好的防护屏障(如生物安全柜、工作服、口罩、帽、手套、各种标识以及通讯装置等)。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看成是众多设备、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过程,设备性能的高低是能否保证产品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止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应建立健全设备台账及相应文件(包括管理制度及操作、维护保养、清洗消毒规程以及相应记录);其次,设备使用前进行点检,使用过程中进行运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严重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生产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按照周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填写相应记录[1]。

实际操作中应特别强调:(1)工作衣、帽、口罩、手套等规范穿戴,工作时勤消毒手;(2)机械移液、环境监测、原位消毒、密封防漏;(3)随手关好门、离开负压区域应强制淋浴;(4)有伤病时不能进入负压区操作。

3 软件建设

参照兽药GMP 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严格完善的制度。有效、全面、完善的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是一个企业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生物安全管控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要求员工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同时结合公司实际生产及人员分工等情况,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划分明确,制定公司生物安全管理方案,根据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人,定期检查,并制定相应考核细则,从源头扼制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公司与部门之间统筹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应做到反应迅速、有条不絮、操作规范,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2]。

部门负责人为该部门的安全责任人,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内容,制定部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手册以及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对重点环节应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部门内应建立一套较为全面、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应详细规定管理要求、人员培训、消毒灭菌、人员防护、事故处理、传染病报告以及散毒后的防控等方面。日常工作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并按照规定做好相应记录。

4 菌种管理

菌毒种应在国家指定单位购买。各级菌毒种的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保存于规定的条件下。存放的容器应双人双锁管理,并备有详细的分类清单以及登记台账。按标准要求在洁净室内分区分类操作,不得混淆。强毒开封使用需要在负压洁净室(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用过的器材及废弃物在负压洁净室直接高压灭菌。凡从事烈性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强毒病原体工作,必须在有负压的工作室和动物舍中进行,并应注意操作人员的防护。

5 检验动物室管理

饲养区应分区分类饲养,攻毒区域应设置负压环境并配备淋浴装置,定期检测,更换高、中、初效过滤器,保持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动物尸体和废弃物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传出,污水应排放至活毒废水罐进行高压灭菌,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

当实验动物非正常死亡时,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分析后形成处置报告。当舍内有传染病发生时,同环境内所有实验动物应全部销毁。相应笼器具、物品及衣物等应进行原位消毒。动物室消毒后需封锁一段时间,经检测合格才能使用。要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或上级主管部门。

6 人员管理

人是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活动和生产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的优劣、生物安全的有效控制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各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全面的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并保持。重点岗位生产人员、检验人员、辅助人员等必须经过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监测与预警、消毒灭菌、应急事故处理、传染病防治知识、生物安全防护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中途发生换岗的,上岗前应再次接受相关培训[3]。

7 自 检

为保证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及时查找防控过程的盲点与漏点,公司及各部门应制订相应自检计划,并按计划有效实施,对各操作环节、岗位、设备、人员、文件等方面以点及面逐一排查,尤其针对应急预案的全面与准确性,以及应急演练过程中人员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后认真整改,举一反三,并做好回顾性调查。俗话说:“百密一疏”,疏忽了就有可能发生生物安全事故,而自检的目的就是把疏漏的地方形成闭环,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8 小 结

生物安全事故具有必然性与可控性,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加强重视、认真对待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意识、态度和责任感);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可靠的硬件设施(过硬、齐全、验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培养、进步),只要企业坚持、不松懈,生物安全就不会有大问题。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兽用负压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部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卷首语
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百千万接力行动一一新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