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检疫策略

2021-01-10 04:06邢胜利
饲料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屠宰猪瘟检疫

邢胜利

(临颍县动物卫生检疫服务中心,河南 临颍 462600)

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对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进行了修订和细化,并将非洲猪瘟疫情监管与检测纳入其中,各地要高度重视生猪及生猪产品检疫工作,探索并逐步建立检测出证的制度,不断提升检疫工作水平[1]。确保生猪屠宰检疫时需以生猪屠宰检疫规程为依据规范性开展,以实现屠宰过程中疫情的及时发现与有效控制,可对生猪屠宰中疫病的蔓延起约束作用,从而提升猪肉产品流通的安全性。

1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分析

1.1 宰前检疫流程

1.1.1 入场检查

首先是应具备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后,应对生猪健康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免疫资料的完整性、耳标佩戴的齐全性进行检查,了解生猪运输途中的有关情况,检查生猪群体的精神状态、呼吸状况以及排泄状态等,符合健康条件标准后方可进入下一检查流程。对于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一律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同时要监督货主对卸载车辆和相关物品进行消毒[2]。

1.1.2 待宰检查

应于生猪屠宰的前7 d 将待宰生猪隔离饲养,对其状况表现进行监测与记录,并与疾病症状进行比对,之后再利用触诊法或听诊法对生猪进行详细且全面的健康情况检查。如生猪待宰期间的体温高于40.8 ℃,则可根据其体征判定其是否感染了猪肺疫,并通过实验室诊断等进一步确诊,若确诊感染疫病,则不可屠宰。

1.1.3 宰前复检

正式屠宰前还需对生猪进行身体指标的复检,结合初步诊断数据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判定,而后再确定是否可进行屠宰。合格的准予屠宰;不合格的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规定处理。

1.2 宰后检疫流程

1.2.1 健康检疫

屠宰完成后,要详细检查生猪的头部、内脏等各个结构,可利用涂片染色法对其体内是否有寄生虫进行判定,并结合诊断结果确定生猪的健康情况。

1.2.2 复检

复检时应对生猪体内组织进行详细的指标检测,通常采用随机检查法,以提高检查效率,复检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如发现病例,应隔离观察,确诊后按有关规定处理;如有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并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操作处置。

1.2.3 签发检疫合格证

若经过前2项检查之后,生猪的健康指标与国家针对畜产品的要求相符,则可允许其在市场上流通,此时可为猪肉产品发放检疫合格证。

2 生猪屠宰检疫的策略

2.1 详细检查生猪头部与体表

淋巴结病变是生猪易发的病症之一,且头部是淋巴结的主要分布部位,因而生猪屠宰检疫完成后应详细进行头部检查,根据头部检查结果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判定。如头部检查时发现生猪的下颌处存在明显的肿大或充血现象,则可初步判定其可能感染了某种疾病。同时,还应加强生猪体表的检查,对其体表各处进行全面细致的查看,若发现体表存在红斑或出现丘疹,则应对此猪肉产品进行销毁处理。

2.2 严格开展胴体检查

2.2.1 放血检查

放血检查的重点在于对放血程度的监测,若是放血过程较为顺畅,则说明生猪较为健康,疾病患有率并不高。若是血液不能完全放出,或是放血时存在血液淤积的情况,则意味着生猪可能携带疾病。

2.2.2 开膛检查

开膛之后应对生猪的内部脂肪、肌肉等各个组织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了解各个组织结构的健康情况,若是观察到部分组织出现了水肿或坏死等问题,则可根据生猪的表征情况进行所患疾病种类的判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3 全面检查生猪的脏器组织器官

2.3.1 心脏检查

可通过详细观察心脏颜色,根据心脏颜色对其健康状态进行判定。若生猪的心脏颜色偏暗红或为浅棕色,则表明其为健康猪。若是其他颜色,则说明生猪可能患有疾病。同时,还应查看生猪的心脏结构是否存在异常,针对结构异常的生猪开展更为深入的检查以判定其是否感染疾病。

2.3.2 肺脏检查

应结合肺脏的大小、颜色以及呈现出的形态作为疾病诊断依据,若是观察到其肺脏表面有明显的出血点,或是其肺脏颜色异常、异常肿大或是形态特殊,说明生猪患有疾病的几率较大。

2.3.3 胃肠道检查

此检查主要是对胃肠组织的黏膜是否有出血现象进行查看,了解是否有胃肠穿孔等损伤,此项检查完成且无问题后还需进行复检。

2.4 加强对复检工作的把控

复检时,应对生猪是否具备齐全的健康证明材料进行核对,而后在猪肉产品上加盖印章,之后方可准许其于市场上流通。复检时若检查出问题,应根据相关处理要求实现无公害处理,并对猪肉产品上的印章进行销毁,对不合格猪肉产品进行标记,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以避免其流入市场。

3 非洲猪瘟检疫

各屠宰厂和各级养猪单位,应按我国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规定,做好非洲猪瘟的快速检测工作。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可以继续进行其他各项流程;如果发现阳性,应将样品及时送达省级动物预防控制机构确诊,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当前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面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时,面临着较大的考验[3-4],王晶等[5]报道,同时选用《非洲猪瘟检疫技术规范》(SNT 1559—2010 标准)中的普通PCR法、荧光定量PCR法以及商品化试剂盒,对5份验证样品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和结果比对,发现3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样品检测结果与预期一致,结果满意,确认实验室现有检测方法能够满足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日常检测需求。

4 结 语

生猪屠宰检疫是一项细致且严格的工作,是控制生猪疫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屠宰检疫过程中应遵循检疫流程进行,通过严格的宰前与宰后检疫了解生猪的健康状况,并科学合理、灵活化地进行生猪产品的无公害处理。由于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生猪屠宰检疫倍受社会关注,因而需要进一步对检疫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从而保障市场上流通的猪肉产品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屠宰猪瘟检疫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检验检疫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