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小群散养笨鸡常见疾病的防控

2021-01-10 04:06潘凤维
饲料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群鸡群病菌

潘凤维

(长岭县兽药饲料监察所,吉林 长岭 131500)

笨鸡在林下小群散养可以减轻饲养人员的工作压力,不过,由于外部环境的温湿度改变和卫生条件问题,如果不进行科学的管控工作,则容易导致笨鸡出现疾病。比如,病菌传染以及寄生虫就是常见的疾病种类,会严重影响着笨鸡的存活率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养殖人员必须要掌握当地常见疾病流行情况,了解传染渠道,规范笨鸡的基本饲养流程,根据临床发病症状表现等具体情况,开展科学的防控工作。在家禽养殖工作中,可以将养殖工作与农林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林区或果园绿地,放养当地小笨鸡,投入成本较低。相比圈养,笨鸡无论是从口感上还是从肉品品质上都被人们认可,市场常供不应求。如此放养模式即可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又是目前比较科学的一种经营模式。但是,这种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容易出现疾病,疾病种类及成因分析如下。

1 常见疾病种类及成因分析

在林下小群散养笨鸡,虽然可以节省饲养成本,并提升笨鸡的自身抗病能力。但是,还会由于外部因素产生一些问题。

1.1 病菌传染

由传染性病菌引起的疾病问题的实际治疗难度比较高,通常应以预防工作为主,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比如,禽流感在散养鸡群中高发,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死亡率比较高,容易导致同一鸡群大部分都受到感染。如果选择林下小群饲养方式,还会造成病毒的大肆传播。因为,病鸡的粪便、唾液都带毒,传染渠道广,而且因为鸡群散养流动性大,病毒扩散范围难以管控。若感染鸡群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相叠加,出现以感冒、打喷嚏等临床情况时,不利于疾病的确诊和防控工作。

1.2 寄生虫

笨鸡蛋营养丰富且口感非常好,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就此,一些养殖场为了迎合大众品味,主动选择散养方式,提高笨鸡产蛋数量和质量。而在饲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寄生虫感染,这种情况会影响笨鸡的产蛋能力和身体健康。比如,肠道蛔虫,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鸡群肠炎,产蛋停止,严重时造成死亡。肠道蛔虫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散养鸡群受此感染与环境卫生不达标有一定关系。

2 科学防控疾病问题

养殖人员需要从引发疾病的根源出发,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才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饲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1 卫生管理

在选择林下小群散养模式饲养笨鸡时,并不是代表养殖人员可以完全放手不管。仍需要每日定时对林间环境进行卫生清理工作,重点清理鸡群的粪便,避免粪便长时间堆积而产生异味。养殖场可以结合环境卫生对鸡群健康成长产生的影响,引导养殖人员,规范工作行为,自觉主动地展开卫生清理工作。

在疾病的高发期,比如季节交替的时间段,应当及时进行环境消毒工作。消毒液的选择应当以不污染环境、不破坏林木健康生长状态为主。另外,笨鸡粪便在集中收集后,经过发酵处理,可以用做田间肥料,有着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饲养管理

在林下小群散养笨鸡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使用隔离网,圈出笨鸡的活动范围,以方便对笨鸡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出现鸡只丢失的情况。除了要让鸡群在林间觅食之外,也应当根据鸡只日龄特点确定其成长发育需求,科学搭配饲料进行喂食,以有效提高鸡只的抗病能力,达到疾病防控目的。另外,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应当集中设置鸡舍进行养殖,做好温度管控工作,避免由于温度的降低,造成鸡只出现感冒、发热症状。

2.3 检疫工作

养殖场应当根据区域范围内常见的疾病种类,为鸡只接种疫苗。同时,应当定期安排兽医为鸡只进行防疫检疫;通过落实检疫工作,及时发现鸡只是否存在疾病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展开治疗工作,提高鸡只的存活率,避免影响笨鸡的产蛋量。同时,对于一些传染性的疾病,应当第一时间将病鸡隔离,检查在同一区域散养的其他鸡只是否感染了该病症。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排查,重点通过临床诊断工作确定病症类型和病因,有针对性地利用治疗药物展开临床诊疗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鸡没有治疗价值,为避免病菌扩散,应当对病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结 语

在林下小群饲养笨鸡的疾病防控工作上,养殖人员应当每日按时为清理粪便,并在疾病高发期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在北方地区,应当在冬季设置鸡舍,保障环境温度适宜。同时,结合鸡只日龄大小,选择不同的饲料种类,保证每日饲喂的营养水平。最后,通过定期注射防疫疫苗,并定期检疫的方式,保证鸡只健康。及时发现疾病,并开展诊治工作,以保障养殖工作的稳步开展。

猜你喜欢
小群鸡群病菌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画里有话
躲在树上的雨
罂粟花虽美不能栽
明亮的眼睛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病菌的克星
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