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魏氏梭菌病的流行与诊治措施

2021-01-10 04:06
饲料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魏氏梭牛群无害化

王 欢

(绥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 绥中 125200)

奶牛魏氏梭菌病通常被称为“猝死症”,属于烈性的传染性疾病。虽然发病率较低,却广泛的存在于养殖场或者自然环境当中,并且具有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同时,此项疾病还与牛群自身的抵抗能力有关,感染此类病症之后,牛群的内脏器官以及消化系统都会出现泛血症状。

1 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

1.1 临床症状

当牛群感染奶牛魏氏杆菌病时,会在发病后几小时之内死亡,从此类现象可以看出该病的发病周期较短,且危害较大。病牛在呈现死状之前,其头颈部分会向背部弯曲,并呈现出反向的弓张状态。个别患病机体会在死前伴随着口吐白沫,或者带血的现象。牛群在发病时,其体温都会保持在39.0~39.6 ℃,且腹部具有胀气现象。当牛群处于患病初期时,则会出现站立不稳、四肢无力以及肌肉震颤等现象。

1.2 剖检变化

对病死牛进行解剖之后,可以发现其体内的淋巴结肿大,且呈现出大理石的颜色,其心脏的内膜以及外膜,都会出现点状的物质,且具有出血现象。此外,病死牛的肺脏也会具有出血以及水肿问题,且胸腔部分还会沉积黄色的液体。另外,对病死牛的胃部以及肠道进行检查,发现内部储存了大量的气体,瓣状胃组织、皱胃以及小肠当中的黏膜,都会伴随着严重的出血现象。

2 诊 断

在无菌的情况下,采集病死牛的肠系膜淋巴结、肺脏以及心脏等组织,并对此类机体组织进行检测,完成对奶牛魏氏梭菌病的判定与诊断。

2.1 涂片镜检

将采集的病死牛淋巴结、肝脏以及心脏等组织分别进行充分研磨之后,取出一定量的样品组织,并将其放置于无菌涂片上,再用美兰药剂进行着色处理,使用油镜镜片进行检验,观察其中是否具有两端呈椭圆状、数量为2~4个,相互连接的粗大型杆菌。

2.2 细菌的培养

在无菌的情况下采集病死牛的淋巴结、心脏以及肝脏等部分的患病原料,并将其连续24 h放置于36.8 ℃温度环境中含有鲜血琼脂的培养皿当中,再观察其中是否含有直径为2.1~3.1 mm 的菌落组织,同时所观察到的菌落应呈半透明状态,且表面光滑,并伴随有双溶血的情况。

2.3 牛乳发酵实验

将培养完成的菌落组织,放置于肉汤当中进行增菌培养,并将实施增菌后的肉汤,接种于含有牛乳的培养基当中进行厌氧形式的培养,在11 h 之后,则会出现爆裂发酵现象。

2.4 生化实验

将产生发酵的肉汤物质当中的培养物进行纯化处理,完成此项工序之后,再将其放置于自动化的细菌以及药敏鉴定仪器当中,观察其中是否已经携带了产气荚膜梭菌,进而对奶牛魏氏梭菌病的诊断结果进行判定。

3 有效防治措施

3.1 无害化处理

由于奶牛魏氏梭菌病具有发病快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所以养殖场的疾病治疗人员应时刻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对养殖场的牛群实施合理化检测,并发挥出疫病控制的最大效用。此外,当检测过程中发现了患有奶牛魏氏梭菌病的个体时,应及时摒弃此类失去实用价值的牛群,并通过高效化捕杀手段,对患病机体实施无害化处理。

3.2 黄芩金黄芪解毒汤

中药对于奶牛魏氏梭菌病的治疗也有着积极影响,当患病牛群尚且存有治疗价值时,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坚持抗菌消炎的原则,对患病机体采用“强心补液”的方法,即为患病机体提供一定剂量的黄芩金黄芪解毒汤,进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此项药剂煎煮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并严格的按照使用方法,保障每头牛的食用剂量为1剂,2次·d-1,使用疗程为5 d。

3.3 皮下注射方法

可以采用26%的安钠咖注射液11 mL进行皮下注射治疗,还可以将4%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 100 mL与地塞米松11 mg、维生素B 1.0 g和维生素C 1.0 g混合之后,进行注射,1次·d-1即可。

4 结 语

由于奶牛魏氏梭菌病具有发病快特点,若无法及时确诊,则难以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促使此类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应加强对病理的分析,再通过合理化的实验进行疾病的诊断,进而尽快使用有效的治疗药剂对患病牛群进行治疗。此外,养殖场还应及时地做好无害化处理,避免由于疾病传播,对养殖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魏氏梭牛群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与牛共眠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