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品种改良的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

2021-01-10 06:33赵新生甘肃省临洮县中铺镇畜牧兽医站730500
兽医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杂种品种改良输精

赵新生/甘肃省临洮县中铺镇畜牧兽医站 730500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调整,畜牧业得到了蓬勃有序发展,养羊产业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对畜禽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科技赋能羊产业链,从育种、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羊产业的提升。然而,在羊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肉羊品种的改良遇到了缺乏优良品种,引进品种有限等问题。众多研究表明,肉羊品种改良工作对于改善肉羊品种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肉羊的产品性能,增加农户的养殖收入,也可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 肉羊品种改良父母本选择

肉羊品种改良工作实施前需要对各个品种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到选优去劣,优中选优。在选择父母本品种时要从多角度考虑,既要选择好种公畜,也要选择好种母畜;既要重视数量性状的选择,也不能忽视质量形状。这些形状主要包括:适应能力、繁殖能力、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胴体品质等方面,只有选择的品种在这些方面都处于优势,才可被选为肉羊杂交改良的亲本。

2 肉羊改良杂交技术

杂交是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的公、母畜交配。杂交的作用主要包括:能综合双亲的性状,育成新品种;改良畜禽的生产方向;产生杂种优势,提高生产力。

2.1 级进杂交级进杂交是用将引入的优良品种与地方品种逐代杂交,彻底改变地方品种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其生产水平。这种杂交的具体做法是:以改良品种的优良公羊与被改良品种(地方品种)的母羊交配,所产杂种一代母羊再与该改良品种的不同公羊交配,产下的杂种二代母羊继续与改良品种的公羊交配,以此类推,直到获得理想性状后,进行自群繁育,固定优良性状,培育出新的品种。

2.2 引入杂交引入杂交是指在保留原有品种基本特性的前提下,利用引入品种来改良原有品种某些缺点的杂交方法。具体做法是:引入品种的公羊与地方品种好的母羊杂交一次,从杂种中选出理想公羊与地方母羊进行回交;理想的杂种母羊与原有地方品种的优秀公羊回交,产生所含25%外血的杂种。选出理想型杂种,进行自群繁育。例如,一个基本符合生产要求的细毛羊群体,其毛偏短,可以选择一个毛长且质量优异的细毛羊品种引入杂交进行改进。在畜牧生产中,引入杂交可以提高绵羊的繁殖力和羊毛的品质。

3 肉羊品种改良人工输精技术的应用

人工输精技术对于肉羊品种改良是一种更为成熟、先进的技术,是对羊群自然交配的重大突破。

3.1 采精在对羊开展人工输精时,采精是主要的技术环节,在畜牧生产中羊常用的采精方法为假阴道采精法,这种方法相当于为羊人工创造了阴道的环境条件,诱导公羊在其内射精。

在安装假阴道时,要注意假阴道胎内的温度要达到38~40℃,集精杯温度应保持在34~35℃,以防止温度突然变化危害精子。要保证假阴道内有适当的压力,一般通过注水和吹入空气进行压力调节。还要保证假阴道内的润滑度,润滑度不足会对公羊的阴茎造成损害。除此之外,凡是接触精液的部分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

3.2 精液处理对于采集的精液要通过直观检查和显微镜检查的进行品质鉴定,对于合格的精液进行稀释,以增加精子的数量,便于长期保存和运输,以提高公畜的利用率。稀释好的精液要进行分装和冷冻。

3.3 输精母羊输精在生产中采用开膣器或内窥镜开张法。在母羊发情后的12h 进行第一次输精,间隔12h 后进行第二次输精,可以提高双羔率。技术人员要把母羊绑定好,左手拿开膣器,插入母羊阴道内,转变开膣器角度,使开膣器手把和地面垂直,然后打开开膣器,借助光源寻找到子宫颈口。右手降输精器插入母羊子宫颈0.5~1cm 处,注入精液即可,最后抽出输精器和开膣器。

4 母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

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认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让其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在生产实践中,使用的同期发情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向畜群同时使用孕激素,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发情,经过一定时期的停药,引起同期发情;另一种是利用前列腺素药物使黄体溶解,中断黄体期,从而提前进入卵泡期,使发情期提前到来。

在生产中,母羊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是,取前列腺素F2α2mg,进行肌肉注射,第二天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00IU,用药2~3d 后即可引起同期发情。□

猜你喜欢
杂种品种改良输精
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浅谈水城县畜禽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盯着一个蚂蚁窝看了半天
玉米—大刍草杂种F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