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2021-01-10 06:33侯巧弟余辰霏雷慧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9100
兽医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镊子头骨包虫病

侯巧弟 余辰霏 雷慧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19100

脑包虫病(学名为多头蚴病),俗称回旋病或转圈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春季,其次是冬季。该病分布广泛,多呈地方流行性。在牧区和散养户较多的地区发病率高,多呈慢性经过。该病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脑部或脊髓,包囊压迫脑组织,造成脑组织萎缩,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犬类动物是其终末宿主,犬食用了含有多头蚴的牛羊的脑及被多头蚴污染的食物后,幼虫在犬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成熟后排出大量虫卵。羊吃了被多头绦虫卵污染的饲草饲料后,在小肠内虫卵的卵膜被溶解,六钩蚴逸出,并钻入肠黏膜的毛细血管内,虫卵随着血液循环移动到脑及脊髓处,经过2~3 个月发育成多头蚴后从而引起羊发病。

1 发病经过

经过询问该村防疫员,近十年临床治疗羊脑包虫病100 多例,手术治愈率达90%以上。前十年脑包虫病每年有10~15 例,近几年2~3 例。

2 临床症状

病羊多呈慢性经过。感染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宜察觉。感染中期,病羊表现眼神无光,反应呆滞,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运动姿势异常,喜偏向一侧行走,不易改变运动方向。有时呈间断性癫痫发作,一日数次。癫痫发作时横冲直撞,头顶墙壁、栅栏等物。癫痫过后表现为步态蹒跚,姿势异常,蹄音重。感染后期,病羊向左转圈,视觉障碍、磨牙、流涎,卧地不起,几乎不进食,时而饮水,饮水声音异常。严重时,病羊神志不清。最后食欲废绝,衰竭卧地,因贫血和体力不能支持发生死亡。值得注意,病羊在刮北风时,症状有所缓减,起身寻找食物;刮南风时,症状加重,磨牙呻吟,疼痛不安。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羊出现一系列特异性神经症状,前期有癫痫发作,横冲直撞,头顶墙壁、栅栏等。后期有向左转圈现象,用手按压羊的头部,发现左边角后头骨部变软和皮肤隆起现象,容易确诊。在鉴别诊断中,羊脑包虫病与莫尼茨绦虫病、羊鼻蝇蛆病及其他脑病的神经症状有所区别,这些疾病不会有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等现象。当颅骨因受压变软时,可以用手按压出多头蚴存在的部位,即可进行手术治疗。

4 治疗

4.1 手术部位病羊向左转圈可确定多头蚴寄生在左边部位。用手按压左边头骨,找到头骨软化区,进行手术。如果软化不明显,可根据病羊的转圈方向确定寄生虫寄生的部位来确定手术部位,但经验不足的兽医很难准确定位术部,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和风险。建议等虫体快成熟时,即头骨变软时,进行手术用不到骨钻,此时手术难度小,风险低,用时短,治愈率高。

4.2 术前准备手术器械包括止血钳、镊子、刀片、手术刀、三棱缝合针、缝合线等,用开水浸泡并清洗10min 左右后(农村设施设备有限),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备用。病羊侧卧,交叉捆绑前后腿,头部正向上保定。术部剃毛,用肥皂水清洗,纱布擦干术部,碘酊棉球消毒,待干时,酒精棉球脱碘(都是由内向外转圈重叠消毒)。

4.3 手术方法局麻后用手术刀在皮肤上做一个十字形切口或“U”形切口,将皮肤揭开。在头骨变软处直接用镊子揪掉骨头,此时头骨软化,易于处理。在此过程中不可损伤硬脑膜。如果脑包虫体在大脑表面,可直接用镊子慢慢牵出,或在羊吸气以后,用手捂住羊口及鼻孔,不让呼气,使颅内压力增大,让羊吸入第二口气,再堵一次羊口及鼻,让脑包虫慢慢从创口内滑出。如果看不到脑包虫体(寄生在深部),可以插入镊子尾,沿脑回轻轻向周围探索,与此同时,翻转羊体,让其四蹄朝天,然后保定头的人迅速使羊嘴朝天,创口朝地,利用重力使颅内压力增大,让脑包虫突出于大脑表面。用镊子轻轻拉出,囊包过大时可用注射器抽出其液体后进行操作。取出虫囊后,给寄生部位喷洒上1~2 瓶160 万IU 的青霉素,防止创口内发生感染,盖上硬脑膜及骨膜,结节缝合皮肤,并以绷带保护术部。

5 治疗结果

取出一个充满透明液体的囊泡状物,囊泡内漂浮有米粒大小的白色的数个颗粒状物,疑似脑包虫的头节。

6 术后护理

为了防止并发症,除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外,术后要注意抗菌消炎护理,用生理盐水稀释160 万IU 青霉素,连续5d 肌肉注射,每天2 瓶,以预防感染。术后病羊需要单独隔离,使其处于空旷的地方。同时多地方放置饮水盆和软的饲草(神经机能处于回复状态,胡乱走动),当其在行走时碰到食盆、水盆时,可进行采食。此时饮水声音趋于正常。

7 预后

进行手术后的追踪,一周后,病羊视力逐渐恢复,可以避开建筑物,神志有所好转,但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神情紧张。单独隔离一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放入羊群中饲喂。术后半年,根据养殖户的经验总结,痊愈后的育肥羊,预后良好,饲料利用率高,长势好胖得快。对于产羔母羊,繁殖性能不受影响且膘情好。

8 预防措施

8.1 加强羊群的管理给羊群在春秋两季进行预防性驱虫,选择合适的驱虫药,驱虫后及时清除粪便。定期对圈舍及器具等进行打扫清理,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环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

8.2 加强犬的管理防止家犬感染多头绦虫病,对病羊的脑和脊髓进行深埋处理。其次对家犬进行定期驱虫,口服吡喹酮,剂量为5~10mg/ kg,一次灌服,驱虫后犬的粪便集中深埋处理。其次使犬的饲喂环境远离羊的圈舍。有些散养户可以安装监控器,来代替狗的看家功能,来切断传染源。

8.3 强化养殖户的预防意识养殖户要树立“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加强寄生虫病预防知识与技术的宣传教育,每年定期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同时提高养殖户规范化养殖的水平,帮助养殖户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9 小结

在脑包虫病诊断过程中,患病动物向左转寄生部位在左侧,向右转在右侧,抬头运动在大脑前部,低头运动可能在小脑部。转圈半径较大时,说明虫卵体不多不大,并且寄生时间不长。病情越重,转的圈子越小。有时患部对侧的眼睛失明。在生产实践中,脑包虫病多呈慢性经过,病羊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中后期,临床症状明显时,此时羊的经济价值低,进行手术治疗,是保持其经济价值的必要手段。手术治疗费用低,术部容易确定,难度小,治愈率高,可以一劳永逸,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养殖户应做好羊群预防性的药物驱虫,管理好圈舍的环境卫生,粪便做生物发酵热处理,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有效控制脑包虫病对羊群健康的危害,保证养殖户的养殖收益,也为羊肉、羊副产品等的质量提供保障。同时也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几率,为寄生虫病的防治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镊子头骨包虫病
头骨祈福
神奇的水晶头骨
鱼刺卡喉怎样急救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会说话的头骨
最小纸鹤
肿头龙
小镊子夹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