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谈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1-10 09:20徐红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物理学科新高考

徐红

摘 要:高考是学生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次考试,考试的结果大概率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这两份文件中对高考考查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教师的立德树人工作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物理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变化,物理教师应当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针对性调整来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物理学科;新高考;核心素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标志着始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使新时代深化高考试题内容改革与命题工作有了理论意义的指导。高考评价体系被概括为“一核”“四层”“四翼”,其不仅会对高考考生及高中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还会对中国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在这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必须依靠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考是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新时代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现实需要,必须对高考评价体系给予足够的重视。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与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究精神培养大有裨益。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物理教师如何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个高中一线教师都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高考评价体系概述:“一核”“四层”“四翼”

(一)“一核”

“一核”指的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了高考的目的,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作为决定高中生命运的一种考试,高考的目的不仅是检测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拔专业型人才,还意味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否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以应试教育为主意味着学校以及家长的目光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上,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改革提供了指导,强调高考的功能既包括选才也包括德行提高。

(二)“四层”

“四层”明确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了高考的内容,学科素养是重点内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当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整合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来实际解决问题,并形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2021年新高考物理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能力,其实质上是在考查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三)“四翼”

“四翼”表述了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了高考的方式。除此以外,高考评价体系还明确了高考的评价载体——情境,有价值的物理情境试题围绕生活实践、学习实践或探究实践展开,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题目背后蕴含的知识点,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素养。2020年高考全国卷在考查“万有引力”这一知识点时,通过设置一定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从而阐明物理学习的真谛。

二、高考评价体系下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指的是对于物理现象的一些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体系,这是解释自然现象和实际问题必须具备的。学生只有头脑中具备了一定的物理观念,才能够对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进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指的是一种认知方式,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等要素,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精神能够让他们跳出原有思维的束缚,从而寻找到新的解题思路。

(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研究手段,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会涉及。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理论探究、课题研究,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无论是何种形式,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并强化物理觀念,养成一定的科学思维。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指的是在正确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等关系的基础上,要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科学本质要求学生意识到物理研究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科学态度则强调学生从事物理研究的时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研究。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是否对社会具有责任感,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三、2021年高考的新变化

2021年新高考不再区分文理科,实行“3+1+2”或“3+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是统考科目,全国所有考生都必须参考,而物理、化学等科目则为选考科目,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加以选择。对于考生来说,由于物理科目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深奥,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及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选择的时候,物理科目的选择人数比较少,物理“遇冷”在多个省市的高考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就2021年新高考物理试题而言,受高考评价体系及素质教育的影响,题目类型在设置时重点考查学生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多为情境化试题。所谓情境化试题,指将物理概念、规律等与生活化问题融合,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应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作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种试题形式,情境的来源多种多样,一般包括社会生产实践、学科前沿等,可以被分为生产实践情境与运动动作情境。生产实践情境主要考查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考试素材通常是生产实践活动中的某种现象,旨在强调物理与生活是存在联系的,物理知识能够被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之中。运动动作情境以人或动物的运动为考试题目,考查学生是否对运动和力这一知识点有准确的掌握,在情境中往往会涉及多个运动模型。

四、高考评价体系下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重视物理情境创设,避免题海战术

“情境化”能够将复杂深奥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数是家长与学校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为了达到得高分的目的,拼命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做同类型的题目,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如果现有的高中物理教学没有意识到高考的这一变化,那么学生很难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从高考物理情境化命题入手,高中物理一线教师应当在教学时重视物理情境的创设,着重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的新变化。高中物理知识点比较繁杂,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物理学习都比较吃力,情境化的教学及命题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并不是空洞的学科,能够对现实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注重教育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基石,而教育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途径,想要获得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注重发挥教育的育人价值,将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高中是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彻底形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渴望,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教师在培育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时候,要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进行创新,从而真正发挥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新时代,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数量及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而核心素养是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探究,在收获一定物理知识的同时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改进教学模式,重视基础教学

通过对“四层”“四翼”的透彻理解,新高考重点在于学生能力的考查,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者应当以革新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学生要在头脑中形成物理观念,这一点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在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指出高考考查内容的基础性,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应当给予基础教学足够的重视。在“唯分数论”的影响下,很多家长都送孩子去上一些拔高班,但往往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并不扎实,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物理的一些知识点都比较深奥,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情境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牢固记忆。

(四)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一方面向学生传递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从而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另一方面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在高考评价体系出台之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物理学科教学的核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做后盾。为了构建高水平的物理师资队伍,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要为现有的师资队伍提供专业的平台,帮助他们对高考评价体系与物理核心素养有正确的认知,从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对于高中学校来说,为了增强物理教师的整体实力,除了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还应当形成合理的考评机制,而对于教师来说则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着准确的把握,因此教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人才培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应当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多方面共同努力来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对考生来说,高考不仅仅是一场选拔考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工作方向,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物理学科的本质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往的教学大多为无意识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形成系统,教学缺少目的性与主动性。在高考评价体系出台的大背景下,为了推动高考改革的进一步落实,要始终将核心素养的养成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环,这不仅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需要,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必然选择,对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是十分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宋国梁.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J].中学物理,2021,39(11):57-59.

[2]黎锦志.新高考彰显育人功能注重核心素养考查:以2020山东物理卷第13、15题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1,36(3):78-82.

[3]潘怀宇,曾秀,李春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研究:以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Ⅰ卷试题为例[J].物理教师,2020,41(11):81-87.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物理学科新高考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新探
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物理学科探究模式的探索
试论物理教学中创新力的培养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