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

2021-01-12 09:08陈立斌刘田田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电切术等离子尿道

陈立斌 刘田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 新疆 哈密 839000)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该疾病的会随着患者年纪增加不断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还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中老年男性患者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康复功能差,并存在各种慢性疾病,导致治疗难度大,同时由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法对患者损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一般情况下不采取该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增加,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微创治疗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损伤程度,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48 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4),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常规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患者年龄56 ~71 岁,平均(60.36±3.58)岁,病程3 ~7 年,平均(4.52±1.2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55 ~71 岁,平均(60.45±2.63)岁,病程3~8年,平均(4.25±1.47)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字确认;(3)本研究经伦理研究委员会讨论通过。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2)其他肾脏器官异常,伴随有严重慢性疾病;(3)精神异常;(4)不配合患者;(5)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手术前现告知患者相关的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使患者排空膀胱,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手术过程中设置电流输出功率:功率180 ~240W,电切功率为60W,通过电切镜密切观察患者的前列腺患病情况,并寻找患者的病灶位置,确定病灶位置后对其进行切除,术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对膀胱进行冲洗。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并使其排空膀胱,然后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方法为椎管内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取截石位,并对患者进行消毒,经尿道缓缓置入等离子电切镜,并利用电切镜观察患者的膀胱内部情况、尿道感染情况以及输尿管的位置,然后对患者前列腺增生情况进行判断,并对前列腺增生较为明显的部位进行标记,计量精阜位置,并逐一对标志位置的前列腺腺体进行切除,其次对双侧叶腺体进行清除,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电凝止血法对切口进行止血,最后对膀胱等位置进行冲洗,使前列腺增生组织的碎片能够全部冲洗出,并留置导尿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各项指标、尿功能改善情况以及IPS S 评分。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低钠血症、继发性出血、尿路感染等。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尿功能主要包括最大尿流量(Qmax)正常值范围:男性Qmax >20 ~25ml/s,残余尿量(PVR)正常值范围:PVR <10ml[2]。IPSS 评分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对患者前列腺增生情况进评价,满分为35 分,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以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s)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功能康复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最大尿流量和残余尿量均在正常值范围,相关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尿功能康复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尿功能康复情况比较(±s)

2.4 对比两组患者IPSS 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IPSS 评分为(7.52±1.36)分,对照组患者术后IPSS 评分为(13.41±2.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IPSS 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IPSS 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前列腺属于男性重要的器官之一,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强,患者的前列腺会出现增生现象,并伴随有前列腺炎症。随着前列腺体积不断增生,会导致患者的尿道受到压迫,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等现象,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4]。在临床上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症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同时会造成患者肾功能损伤,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5]。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科外科微创手术,该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前列腺增生面积较大,厚度较厚时,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能一次性将其切除,导致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甚至容易出现再次增生的风险,并引发低钠血症、继发性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为提高患者一次性切除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引入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能够有效规避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缺陷,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利用动态等离子体,在局部范围内形成在电流,释放高能量等离子球体,起到良好的切割作用,从而使患者的增生部位得到彻底清除,并减少患者在书中的出血量,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中对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尿功能和前列腺功能。因此,该手术方法值得在泌尿外科中使用。

猜你喜欢
电切术等离子尿道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陌生的尿道肉阜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