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告知护理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12 09:08冉小花邓妍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气导突发性耳聋

冉小花 邓妍( 通讯作者)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4000)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属于神经性耳聋,是指患者突然丧失听力并伴有耳鸣症状的情况,其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以及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1]。由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在发生前毫无预兆,通常是突然发生,病情发展较快,故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度,使其恢复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临床有必要给予其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以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其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抽选2019 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医治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80例患者,试分析预见性告知护理给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带来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抽选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期间于本院医治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80 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4 ~70 岁,平均(47.65±10.34)岁。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5~69 岁,平均(47.68±10.31)岁。比较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②均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③均为初次发病;④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知情同意书已签署,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中耳炎、内耳畸形等耳部疾病;②患有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③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④合并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⑤器官功能衰竭;⑥因精神疾病、依从性差等原因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病因、治疗护理疗程,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护理;根据医嘱为患者安排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C、E 的食物;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为失眠患者安排安眠镇静药物。

研究组采取预见性告知护理模式:①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便主动告知其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发生原因、影响、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更加了解,从而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自信心。②健康宣教:在检查、治疗护理前告知其相关操作的意义和要点,避免患者因不了解操作的目的而产生负性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平等开放地交流,前者耐心解答后者的疑问,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度。③生活指导:告知患者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缩短电话接听时间、减少电话接听频率、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节奏、积极锻炼、少挖耳、不在噪音大的环境下久呆、不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等等,以保护听力,减少外界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④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应戒烟酒,少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免耳鸣症状加重。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多吃鱼和豆制品,多喝牛奶。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气导听阈值、耳鸣症状评分。护理满意度取决于患者对科室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患者填写后问卷全部回收,由专人统计选择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甚满意的患者例数并计算总满意率,即十分满意率+比较满意率[2]。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以SDS 自评量表、SAS 自评量表进行评估,2 个量表均有20 个条目,与20 种症状对应,按照症状出现由少到多分别计1 ~5 分,计算总分并取整,再乘以1.25,所得标准分即最终抑郁评分或焦虑评分,评分越高则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3]。气导听阈值可反映患者听力状况,该值越低则患者听力状况改善得越好。耳鸣症状评分以THI 量表进行评定,包括严重性、感情、功能性三个维度共25 项,满分100 分,评分越低则耳鸣症状越轻[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气导听阈值、耳鸣症状评分

比较护理前两组的气导听阈值、耳鸣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的气导听阈值有所降低、耳鸣症状评分,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气导听阈值、耳鸣症状评分的组间对比(±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气导听阈值、耳鸣症状评分的组间对比(±s)

2.2 抑郁评分、焦虑评分

比较护理前两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的组间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的组间对比(±s,分)

2.3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组间对比[n(%)]

3.讨论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听力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甚至丧失,突然的失聪和持续的耳鸣会使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若是不及时纠正患者的负性心理,其治疗依从性便会受到影响,同时负性情绪会使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素会分泌更多,使血管收缩,令血压升高,耳部的血液微循环将会出现异常,进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而病情的加重又会使患者负性情绪加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5]。对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而言,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状态。本文中对照组采取的一般护理模式虽然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但没有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干预,患者依从性依然较差,因此也影响到了临床护理效果。而研究组采取的预见性告知护理一改一般护理模式的被动,从患者入院后便对其进行了主动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令其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此外,预见性告知护理还告知了患者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显著改善。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高于对照组的80%,其护理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气导听阈值、耳鸣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 <0.05),无疑体现了预见性告知护理给患者带来的积极影响。

综上,预见性告知护理可以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听力、耳鸣症状、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气导突发性耳聋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骨导语音库的建立与骨气导语音的互信息分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正常青年人气骨导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的特性分析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气象导航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