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1-12 09:09姚小燕江娟周蕾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胃管

姚小燕 江娟 周蕾(通讯作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 医院常州医疗区 江苏 常州 213000)

留置胃管的使用在临床上非常广泛,是以帮助难以自行进食、胃肠梗阻、经胃管用药等类型的患者最有使用价值的一种操作,这种干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让其恢复时间缩短。但是这种留置胃管操作一般需要长时间使用才能维持住患者的病情状况,可能会直接致使其十二指肠和胃部内容物(其中最多的便是胆汁或是酸性胃液)出现反流继而损伤食管。反复的食道被灼伤有很大几率会致使食管黏膜溃疡,未及时救治则会诱发炎症、糜烂病变与组织纤维化等症状发生[1-2]。主要表现为心灼热、难以吞咽、恶心反胃、恶性胸疼等,严重是还会导致食管变窄与食管溃疡出血,为此留置胃管后及时的护理也至关重要。众多实验数据证明,留置胃管并发症概率很高可能会诱使病情加重,所以需要临床介入合适的护理手段,针对性的解决胃管滞留造成的不良状况,增加临床治疗价值[3]。为此本实验便针对此展开讨论,现已取得良好结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对象抽选2018 年6 月—2019 年7 月本院接受留置胃管辅助治疗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计80 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 例)。所有对象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实验过程中病患均保持稳定体征。

纳入标准:(1)病程较长且并无食管手术历史;(2)并无严重免疫系统合并症与肿瘤疾病;(3)短期内并未服用过皮质激素。排除条件:(1)妊娠女性与产妇,心肺肾脏器有严重性功能障碍表现;(2)患有精神障碍、意识表达不清者;(3)小于18 岁且临床资料不全者。

常规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2~68岁、平均(37.6±6.7)岁,留置胃管时间5 ~100d。实验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2 ~68 岁、平均(40.2±6.3)岁,留置胃管时间5 ~10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本组实施常规护理,帮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并熟悉住院环境,做好基础护理指导其正确用药。

实验组:本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步骤具体方法:

(1)将室内温度与湿度调整至标准范围中,即调整至35°~40°/50%~60%,能最大限度做到术中异常体温情况不发生。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向其讲解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发病机制与加重病情因素,为其发放科室中的健康守则,告知患者和家属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对应治疗机制,发病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和经常出现的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此种疾病的认知。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养成有规律性的饮食习惯,并为其制定饮食计划并减少油腻食品的使用,禁止吸烟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纠正其睡姿和体位,防止剧烈运动,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尽快为病患建立静脉通路,在执行护理前判断其病情发展状况并选择最合适的静脉穿刺点,明确血管血流运行方向和输液走向。并为其实施口腔护理,因为长时间的胃管留置经过患者口腔使用会刺激其咽喉部位,很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为此护理人员需每天早晚为患者做好口腔清洁,而且叮嘱家属在患者每次呕吐之后为其使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

(3)自我护理能力训练帮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正确插管的作用,让其在护理人员执行操作过程中能更好配合,教会家属应该如何观察胃管何种状况为通畅性,出现弯折、拉拽、脱落等现象。教会患者在睡眠时可以使用何种体位,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睡眠质量。

(4)心理护理是胃管置管针对性护理工作中较为关键一环,因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程较长且发病率较高,而且长时间使用胃管置管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困扰并产生负性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一定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升乐观心态并乐于接受护理与治疗。

1.3 观察选项和计算

针对相同病症下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性质的护理手段,为验证其使用价值。统计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性数值。

临床症状:反酸、胸骨后疼痛、胃部灼热等五项,分数相对高表示所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差。生活质量:统计心理、社会、角色、身躯功能四项分值,得分结果相对越高则表示对应组护理效果越佳。护理满意性:统计满意、一般、不满3 项,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越高表示对应护理干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症状

实验组患者的反酸、胸骺疼痛、腹部饱胀、胃部灼热、腹痛等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

2.2 生活质量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见表2 中数据,数据比较P <0.05,差异显著。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2.3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接受护理后其满意度低于实验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隶属于消化道病症之一,导致此症发生主要由于不科学的生活习惯以及相关性病情感染相关性非常高,加上药物、胃酸、胆汁和消化酶等诸多消化道容物的刺激与攻击,便会导致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经受反流刺激的食管其组织屏障的防护功能会被大大削弱,胃组织的防御能力显著降低故而会引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留置胃管虽然能帮助患者摄入食物与常规药剂,但是也会对食道、鼻部和咽喉部造成非常明显的外源性刺激,不但会提升患者的生理不适感而且长时间的食管炎会影响正常进食,导致患者摄入营养不足同时心理也会产生较大伤害,故而才对胃管留置患者精心挑选护理方案,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4]。当下针对性护理工作落实在食管炎治疗尤为重要,能针对性的执行操作发挥其优势,能倾向不同患者的术中情况,调整实施细节展开预防性措施[5]。并对不良情况展开积极处理,以此保证治疗顺利完成。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开展护理,并可适当给予患者合适的健康宣教工作,使其更加配合临床护理操作调动其配合性,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的重复发作[6-7]。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分数相比常规组更好,P <0.0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面对因胃管留置导致的反流性食管炎,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状况,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且不良症状控制良好,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胃管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