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症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1-12 09:09袁雪源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循证神经功能脑梗死

袁雪源

(徐州市贾汪区大吴中心卫生院 江苏 徐州 221132)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这类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也比较高,这意味着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1]。同时这种合并症也加大了治疗的难度。有效护理对疗效的促进作用在这几年一再被提及,在多个疾病领域的相关研究中皆有体现[2]。本文中针对该疾病采取了循证护理,结果表明该护理方案对患者的血压、神经功能恢复均有积极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 年3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150 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5 例。对照组:32 例男性患者,43 例女性患者;年龄48 ~86 岁,平均年龄(67.57±4.19)岁;患高血压1 ~8 年,平均(5.46±1.57)年。研究组:33 例男性患者,42 例女性患者;年龄49 ~85岁,平均年龄(67.48±4.35)岁;患高血压1.5 ~7 年,平均(5.22±1.4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已确诊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②家属与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加并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精神、语言等存在功能性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调查的患者;②排除非自愿参与或家属存疑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依据治疗的需要对患者的饮食、用药、康复等进行常规的指导。研究组:循证护理。⑴组建护理小组后,由小组成员查阅高血压、脑梗死的文献资料,了解患者疾病史,评估患者具体病情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护理中的关键问题。⑵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关键词检索等方式再次查阅权威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方案。⑶具体护理内容,①为患者做好疾病知识的宣讲,使患者对自己疾病和接下来的治疗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将优秀的医疗团队和同类疾病的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在患者入院治疗整个阶段护理人员需保持耐心、温和、有礼的状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从专业的角度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态问题,及时予以纾解,防止因情绪波动引发血压异常升高,指导患者学会自己测量血压,并告知正确控制血压的方式方法。②叮嘱患者重视合理的饮食结构,烟酒爱好者需戒烟戒酒,饮食需规避刺激性强烈的食物,饮食上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天摄入盐低于6g,选择优质蛋白鱼类,禁食肥肉,以高维生素富含维生素C 饮食为佳,进餐原则应坚持少食多餐。③脑梗死的风险极大,即使抢救成功,其对患者神经的损伤已经造成,因此许多患者在肢体、语言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需要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才能得到改善,对此,首先应该对患者的肌力进行评估,康复锻炼坚持由粗到细、由远及近、变被动为主动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肢体障碍患者,间隔4h 应帮助患者进行1 次肢体活动,时间20min,活动时间及强度逐渐增强。④针对患者血压持续偏高的特点,需要根据主治医生下达的用药嘱咐监督患者按时定量用药,例如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川芎嗪、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均为常用的降压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及药物使用说明书用药,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和调整用药方案,严禁擅自停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同时使用NIHSS 评分法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值区间0 ~42 分,分数越低代表神经功能越正常,分数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压变化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比较(±s,mmHg)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比较(±s,mmHg)

2.2 神经功能变化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紊乱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特色,尤其是年轻群体,而在许多疾病的相关因素调查中,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居于关键位置[3]。高血压就是这些疾病中的一种,这是一种可控的终身疾病,经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患者日常不受疾病的影响[4]。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疾病是常见的高血压合并症,即因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引发患者出现脑梗死症状。这种合并症的治疗比较复杂,既要重视血压的控制,还要关注脑梗死对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一般患者抢救成功后还需要耗费时间、心力去完成康复训练计划。而且康复过程中依旧不能忽视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因此给予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需要更加谨慎。循证护理要求在实施具体措施前先了解患者需求、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在护理患者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然后带入问题再次查找文献或咨询专家,确保最终的护理方案有理有据[5]。颛孙程程[6]的研究结果中,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血压测量中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低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而在本研究中,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与神经功能都有了积极的改变,护理后,研究组的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开展中结合了疾病有关的科学理论、临床经验和患者病情需要,其实施的措施有理有据,在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综合考虑到血压对疾病的重要影响及脑梗死对患者神经的伤害,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