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重要论述的意义、特质与路径

2021-01-12 14:07郝佳婧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厉行节约节约浪费

郝佳婧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对铺张浪费现象高度重视,要求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厉行节约。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影响下,更加凸显了在全社会黜奢崇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1)《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人民日报》2020年8月12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勤俭思想的自觉继承和深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勤俭节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塑造国民个体的理想人格、营造社会良好风气、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量入为出,躬行节约,将对进一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传家宝”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坚强后盾,也是稳定民心、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2)《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人民日报》2020年5月24日第1版。“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3)《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月第1版。而厉行节约是确保粮食安全这一长期课题的重要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粮食安全问题秉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始终致力于提升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要进一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就需要凝聚人民群众的宏伟力量,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浪费。尽管在2005到2015年间,我国的粮食产量“十二连增”,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更是实现了“十六连丰”。乐观的粮食供给情况,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有了保障,就可以歇歇脚、松松劲了。我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百分之七,却用这仅有的百分之七养活着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如果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引发粮食危机,其后果不堪设想。我国的物质底子本就不厚,即使是在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的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和传统美德。再者,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全球范围内粮食生产、存储、运输和交易等环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此,节约是成本最小、门槛最低的助力我国粮食安全的手段,要进一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从点滴小事做起,量入为出,戒奢宁俭。

2.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助推器”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要求将绿色作为经济发展的底色,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2]。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让人们树立低碳、环保、简约、适度的绿色消费观,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杜绝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因而,躬行节俭、杜绝铺张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对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全社会推行厉行节约,提倡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是“创新”发展理念的践行;克勤克俭是中华儿女具有的标志性的精神气质,对于我国在世界上树立大国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关系具有推动作用,有助于“开放”发展理念的践行;节约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够拓宽我国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发展效能,有助于“协调”发展理念的践行;有效凝聚厉行节约的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投入厉行节约的实践中去,每个人都能从节约实践当中受益,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践行。

3.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优势牌”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支撑,具有涵养心灵、引领风尚的作用,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优势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在根本上是人的工作。因而,弘扬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理念能够提升全体人民个人素质和社会治理水平。一方面,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倡勤俭节约也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切入点,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根本上需要依靠人,更需要依靠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人。让更多人形成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素养,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实践,能够更有效地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让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进一步提升参与度,强化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厉行节约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断提升对存在问题的观察力、对是非问题的判断力、对上级部署的执行力等。在全社会提倡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风尚,是基于对社会中铺张浪费现象的观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对铺张浪费问题的正确判断,积极响应上级的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勤俭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与社会风气,从而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的社会化。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还要求建立健全节约制度,完善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也展现出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价值。

4.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金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3]375倡导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俭存奢失的思想观念,能够助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金钥匙”。节约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人们在自然界当中谋求生存、生产和生活,必然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各种物质资源。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其代价是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愈加增长,物质资源攫取的程度就进一步加大。然而,要谋求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在增加生产的同时,还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增加生产仍然需要消耗资源,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有限,人们长期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甚至破坏。在全社会厉行节约是保护现有资源的有效途径,能够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因而,节约资源、避免铺张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金钥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人们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贡献力量,也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作出铺垫,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将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秉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中华文化做出了自觉继承,彰显出了其鲜明的理论特质。

1.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铺张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3500万吨,接近每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而浪费掉的粮食可以满足3.5亿人一年口粮的需要。”[4]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深刻反映着普遍存在的粮食浪费问题。粮食浪费问题在互联网场域中也有所体现,网络“吃播”的兴起,吸引了许多网友的眼球。“吃播”本身能够丰富饮食文化、传授烹饪技能、增加生活情趣,但“大胃王吃播”的浪费现象给广大网民作出了错误的价值导向。当前,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这是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治理我国社会生活当中出现的浪费问题的结果。除了社会中严峻的浪费问题,党内还存在着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的不正之风。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有些铺张浪费、豪华奢侈的东西,上上下下都有些表现,我们不能安之若素、司空见惯、见怪不怪。”[5]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敏锐地洞悉到了党内乃至全社会不同程度存在的奢侈之风和浪费现象。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直面我国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和讲排场的不良风气,针砭时弊,凸显了其突出的问题导向。

2.突出人民主体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牢牢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价值立场,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节约下来的物质资源用之于民,厉行节约的鲜活实践依靠人民。一方面,厉行节约是为了人民。躬行节俭能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助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将为人民谋求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为出发点。勤俭节约,是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是社会进步的发展所需。社会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汗水的凝结。厉行节约,就是节约人民群众的资源,是尊重人民群众劳动的体现。另一方面,厉行节约需要依靠人民。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又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囿于某一群体、某一地域都是局限的。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要求汇聚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切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3]137厉行节约的实践,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需要人民群众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勤俭节约成为人民生活的常态。因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其人民情怀的鲜明体现,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厉行节约实践当中的主体地位、核心地位,展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特质。

3.常怀危机意识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没有局限于我们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而是以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危机意识认识到了我国仍然是一个底子较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4)《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人民日报》2020年8月12日第1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这一现实背景瓦解了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的原有格局,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情况在疫情的影响下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大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加之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一影响农业生产的两大主要因素本就不容乐观。因而,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向好,却不能成为铺张浪费的理由,更加确证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朴素道理。虽然我们的粮仓充实着,但是世界五十年来最严重粮食危机的威胁、各种突发事件的潜在威胁都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始终秉持着高度的忧患意识,要求杜绝包括餐饮浪费在内的各种铺张浪费,体现了其常怀危机意识的理论特质。

4.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对新时代人们完善自身人格、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当中同样能看到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支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先辈的经验积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太甲上》)、“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节俭则,淫佚则亡”(《墨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等,都要求以勤俭涵养德行、塑造理想人格,并获得事业成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俭存奢失价值观念的体现。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都将勤俭作为安邦定国的重要法宝,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6]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崇传统美德的民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自觉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要求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展现出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即使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物质基础逐渐丰厚,经济条件大幅改善,仍然不能丢弃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坚实的文化根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养料,要求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体现了其传承中华文明的理论特质。

三、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出了部署,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约束,将该工作一抓到底。

1.转变思想观念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思想观念对于行为习惯的形成能够起到先导作用,处于基础性、奠基性的地位。引导人们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价值观念,需要从认知层面入手。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深刻认识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让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向节约、转向低碳、转向环保。勤俭节约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是在个人品德方面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表现。人们树立起来的思想观念应当是广义上的节约观念,包括各种社会资源在内;节约的过程也不光是在饮食的过程中,而应当包括采购、加工、交易等各方面;节约不仅体现在生活领域,还体现在生产领域。人们应当树立广义上的节约观念,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优化,为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提供认知基础。

2.培养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一种下意识的、非强制的、重复性的动作,能够表现出人们做出某一动作的自觉性和自发性。要真正在全社会厉行节约,必须促进人们艰苦朴素、取之有度习惯的养成,让人们自觉自发地杜绝餐饮浪费,有效节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5)《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人民日报》2020年8月12日第1版。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就要深刻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将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以高标准鞭策自身,持之以恒养成行为习惯。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打造自己、锤炼自己,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才有可能。可以说,检验一个人是否厉行节约的试金石是能否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论调。在认知的驱使和氛围的感染中形成自发的行为习惯,能够提升自身的修养并获得社会认同。因而,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厉行节约。

3.营造良好氛围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着眼于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要求让更多的人们在风气的感染下优化思想意识,形成节约习惯,发挥风气的感染、辐射与带动作用,让居不重席的氛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7],狠刹浪费之风,让崇尚节约、避免浪费形成社会的新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营造黜奢崇俭的社会氛围高度重视,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文件,积极倡导光盘行动,坚决抵制餐饮等方面的严重浪费,要求从社会氛围的角度真正做到勤俭节约。要杜绝讲排场、好面子、摆阔气的歪风邪气,弘扬勤俭节约,反对浪费铺张,以良好的社会风气带动更多的人转变思想观念、养成行为习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形式让勤俭节约的理念浸润人们心灵、渗入人们血液。

4.加强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根本上引导人们形成戒奢宁俭的优良品质,需要从思想层面入手,筑牢人民群众厉行节约的思想根基。宣传教育是促进人们形成勤俭节约思想观念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要促进人们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艰苦朴素的社会风气,应当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方面,要创新宣传教育的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在传播方式上,可利用多元化、时代性的宣传教育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增进宣传教育手段对人们的吸引力。要积极借助宣传教育手段对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必要性、具体做法等作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阐释,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激发人们投入节约实践的热情。在话语方式上,要注重与青年亚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性、创新性的话语方式相结合,增进青年群体对节约理念的接受度。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受众,根据不同人群的接受偏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跟踪,根据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的接受习惯、阅读偏好等,实现节约理念更精准地灌输和投递,增进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5.强化制度约束

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还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建立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以制度的硬性手段确保工作实效。在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相关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赋予制度以生命力。尤其要从铺张浪费惩戒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和监督方面着手,对浪费行为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惩戒,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避免制度流于空洞。要将制度作为厉行节约、避免铺张的坚实保障,切实抓好监督工作。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其在勤俭节约方面的示范作用。要真正让人们从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和社会氛围上做到厉行节约,必须在党政机关、社会企业、各级学校等场域建立起长效机制,对于包括餐饮在内的各种铺张浪费现象予以严厉惩治。在惩罚当中要敢于硬碰硬、善于动真格,坚决扼杀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要加强集体性聚餐、自助餐和网络平台的管理,出台硬性政策和严厉措施,以制度约束人们在聚餐和自助餐方面的浪费,降低网络直播平台对人们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6.坚持常抓不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8]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绝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和铺张浪费现象打持久战。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培植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厉行节约的具体实践中,更需要严密贯彻、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机制,使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其中的“长效”二字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将厉行节约在全社会贯彻到底的决心。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制度约束,无论是价值引领还是实践养成,都必须坚持不懈,将“长效”作为关键点,从根本上杜绝铺张浪费这一严峻的现实现象。

结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薪火相传的良好品质。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站在了治国理政的高度对人们作出了杜绝铺张、反对浪费的要求,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我国社会治理水平以及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助力。因而,我们应当将习近平关于厉行节约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不断探索躬行节约的可行路径,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猜你喜欢
厉行节约节约浪费
不浪费
厉行节约 浪费可耻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公益广告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节约
节约
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