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通信局房设备、线路搬迁案例

2021-01-12 15:21包佳维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出局光缆路由

包佳维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0 引言

某通信局房位于科技园区内,现接到业主方通知,局房所在楼宇需整体拆除。考虑该局房早期采取租赁方式设局,租赁合同即将到期,运营商认为有必要对该局房进行整体搬迁。本文着重介绍局内设备、线路搬迁方案及局房搬迁进度计划。希望对今后局房搬迁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1 前期工作

1.1 局房排摸

由建设单位组织,业主方、各专业设计人员参与现场查勘。确定原局房类型、位置、面积等,排摸局房内设备情况,包括测量设备、电力设备、传输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等。设计人员通过查勘对局房平面图补充及纠正,同时核查各子框使用情况。查勘后数据交设备所属部门确认,并要求相关部门提供设备下联用户清单、语音拨打表、光缆链路清单等数据,方便后续搬迁方案的制定。

1.2 新局房选址

新局房选址主要考虑搬迁工程的经济性、合理性及安全性。选址时优先选择同一楼宇、同一园区内房型较规整的低楼层空置房间,同时还应考虑面积、层高、承重等基础建筑结构指标。本案例新局房选址在同一园区相邻办公楼地下一层空置房间。

2 局房搬迁方案

2.1 搬迁原则

(1)搬迁过程中坚持不断链路、不断业务、安全第一的原则。

(2)现场查勘后割接实施前,如有路由调整、设备新增,需及时更新资源情况。

(3)新老局房间布放临时连贯光缆,保障搬迁过程中设备链路不中断。

(4)新局房布局提前统一规划,划分为主设备区,传输设备区和空调区。各专业根据搬迁进度按规划摆放设备。

(5)设备搬迁时,应对设备整合及更新。更新后设备满足新业务需求。

(6)设计人员在局房平面图上对设备建设方式进行标注,如拆除、利旧、新建等。设备上也可安装标识环,方便施工人员施工。

(7)线路搬迁方案制定时,同时考虑线路优化。搬迁后上架光缆芯数应不小于96芯。电缆用户尽可能光改平移,缩减搬迁后出局电缆数量。

(8)割接方案应结合网络性能和业务现状,周全考虑各种预想的突发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9)提前向重要客户发函并协商割接时间。割接时间通常安排在一天中的0:00~6:00,此时业务量较少,且接续场地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也较小。

(10)综合考虑业务割接的难易,先易后难,减少割接量,同时主要设备割接方案应具有可回退性;

(11)编写割接报告,报建设单位批准。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协助,按计划割接。割接需分阶段,逐条进行。

(12)搬迁工程涉及多个专业,业务割接复杂性高,割接过程中需各专业统一协调,通力配合,遵守统一安排。

2.2 设备搬迁

2.2.1 设备现状局房现有设备经确认核实后,结合设备所属部门提供的数据以及周边局房同类设备使用状况,拟定搬迁后设备的配置策略。

2.2.2 设备搬迁方案比较

根据设备配置情况,搬迁方案分为以下三种:

(1)替换搬迁:新局房新增1台同配置设备,接入现有网络。业务割接后,原设备拆除。此方案安全性较高,割接有可回退性;需新增替换设备,新老局房需连通,经济性一般。

(2)割接业务搬迁:将设备业务分散割接至其他通信系统或周边局房同类设备上,无业务设备可下电搬迁,最后将原业务割接回新局房设备。此方案安全性最高,不需新增设备,新老局房无需连通;两次割接工作量大,协调组织难度高,割接费用高。

(3)利用保护业务搬迁:设备业务具有双路由保护,割接时利用保护路由保障业务不断,设备可直接下电搬迁。业务割接相对简单,不需新购设备,经济性高。实施条件苛刻,保护路由负载大,搬迁过程中业务不可回退,风险性高。

以上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本案例搬迁方案根据设备网络结构、调拨情况及业务配置情况,主要选择替换搬迁。对于在用业务少的设备可采用割接业务搬迁,将业务割接至附近局房同类型设备后,可选择将设备退网。

2.2.3 设备搬迁方案实施

设备搬迁方案实施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设备搬迁、换装:设备搬迁、换装前应制定详细的搬迁、换装计划,报建设单位审批,申请停电路时间。搬迁、换装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协助进行。提前完成新局房走线系统、电源系统、接地系统、空调系统建设工作。旧设备在搬迁前进行单机、通道等主要指标测试,并做好记录,设备迁装后能达到原水平。

(2)设备割接:新安装设备进行本机测试,保证其满足入网要求。布放好新老局房间连贯光缆。编写割接报告,报建设单位批准,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协助,按计划割接。新设备割接入网后,及时做好系统测试。

(3)拆除旧设备:先拆备用电路,后拆主用电路;先拆支路,后拆群路;先拆线缆,后拆设备,最后拆走线架;先拆电源线后拆信号线。

2.3 线路搬迁

2.3.1 线路现状

局房现有出局光、电缆经确认核实后,可结合光、电缆类型、容量、占用数,拟定线路搬迁方案。

2.3.2 线路搬迁方案比较

根据出局线路类型、长度、路由,搬迁方案分为以下两种:

(1)选择原接头位置作为割接点,即先从新局房敷设线缆至割接点,再进行割接。优点:线路瞬断,割接时间短,安全性高;不新增接头,不增加接头损耗。缺点:经济性较差;前期施工周期长。具体实施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小段线缆采用回抽方式敷设至新局房,减少投资。

(2)将割接点选在搬迁段落附近位置,即在局房出局井截断线缆并新增接头,再由此接头敷设线缆至新局房。优点:投资少;施工范围小;施工时间短。缺点:线路需中断,安全性差;需新增接头,增加损耗。

本案例中光缆搬迁考虑安全性、传输损耗,主要采用方案1割接。对于小芯数在用数较少的用户光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方案2割接。近年来通信建设由光缆业务主导,电缆造价也相对较高,故本案例中电缆搬迁采用方案2割接,同时进行优化,缩减新局房出局电缆规模,条件允许时尽量使用回抽方式建设。

2.3.3 光缆搬迁方案实施

(1)优先建设临时连贯光缆1条,完成设备业务割接,待全部线路割接完工后拆除。为保障设备后台数据可回路,此连贯光缆建议录入资源库。

(2)进行中继光缆搬迁。中继光缆多为距离长、芯数大的光缆,采用方案1搬迁。

(3)对于同局向、同路由、占用资源小的2条中继光缆可合并,即将其中1条光缆上占用资源割接至另1条上后拆除,再使用方案1搬迁。合并前需要确认光缆上的用户是否需双路由保护。

(4)对于无接头或距离较短的中继光缆,可直接从新局房敷设1条同路由中继光缆,将占用资源割接至此光缆,再拆除原光缆。建设时可以敷设大芯数光缆替换原有小芯数光缆。

(5)进行用户光缆搬迁。用户光缆使用方案1搬迁。

(6)对于局外接头位置较远的用户光缆,在建设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使用方案2搬迁。减少投资成本。

(7)考虑优化网络结构,节省出局管孔资源。可将多条48芯以下树形光缆并为1条大芯数树形光缆出局。

(8)实际施工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部分光缆可采用方案1中的回抽方式搬迁。

综上,先建设临时连贯光缆,其余中继光缆逐条依次割接,中继光缆割接后开始割接用户光缆。

2.3.4 电缆搬迁方案实施

(1)出局电缆优先考虑业务光改平移后拆除。在业务不能光改、工期短、协调难度大的情况下,基于优化考虑进行电缆搬迁。

(2)同路由大对数电缆,在合适位置将线对调整后采用方案2合并。

(3)大对数电缆使用方案1回抽方式搬迁。

(4)新建电缆利用已拆除的电缆,不再采购。

(5)根据搬迁后出局电缆数量安装充气设备。

3 局房搬迁进度计划

局房搬迁工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包括局房资源排摸、新局房配套建设、各专业搬迁方案确定、建设资金确认等。此阶段工作量大并且非常繁琐,但必须要认真对待,任何一点失误都将会对后期的搬迁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第二阶段设备搬迁:原则在新老局房光路连通后开始实施,主要设备割接测试工作在光缆搬迁开始前进行,部分设备割接测试工作在光缆搬迁完成后进行。设备割接与测试工作是该阶段的重点。

第三阶段线路搬迁:在新局房设备安装、割接、测试后开始实施,先中继光缆后用户光缆逐条进行;用户电缆搬迁只涉及交换设备,开工时间可以相对提前。

4 结束语

随着各大运营商局房搬迁项目增多,本案例为通信局房搬迁项目的典型案例,包含传输、数据、接人网、线路等多个专业,为解决同类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出局光缆路由
铁路数据网路由汇聚引发的路由迭代问题研究
输电线路光缆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
还没出场,就已出局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路由重分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基于AODV 的物联网路由算法改进研究
空基Ad Hoc路由协议研究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