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制定分析

2021-01-12 15:21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技能证书

杨 明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0 引言

Web前端开发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在1+X证书制度下,为了保证我国职教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试点工作,并根据全新的教学要求重调课程标准,确保职教学生在顺利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拥有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职教学生未来的优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此贴合新时代育人理念。

1 1+X证书制度的教学价值

1.1 推动教学改革

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主要是为了促进职教特色化发展,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在确保学生顺利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为其创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条件,由此满足当前教育需求。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进,传统教学工作也将迎来改革,包括在证书发放与考试评价、教材编制等方面,都将重新进行设计,促使职教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关于教学模式,也将转向学分制人才管理模式。基于此,职教改革应当参照1+X证书制度找准创新方向。

1.2 完善培训体系

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职业技能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为了保证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各岗位中占据竞争优势,还可结合1+X证书制度中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便于职教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企业所需人才。所以,1+X证书制度的建设还可对人才培训体系起到补充与完善效用,确保职教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1]。

1.3 实现综合评价

针对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主要看重书面考试成绩,这样将削弱教学评价的公正性。而在1+X证书制度下,可借助学生获取的多样性职业技能证书,更加准确把控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其提供更客观且更可靠的评价结果,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据此,理应重视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确保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在新环境下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进而改善职业教育教学现状,促进职教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

2 基于1+X证书制度下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方法

2.1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在1+X证书制度下制定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前,应当明确“X证书”的具体含义,即“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后将其纳入新课程标准中。事实上,1+X证书制度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能力与学位的双重提升,继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早在2019年7月份,教育部曾开设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并在2020年1月份持续推行试点项目。这些试点院校的成功经验无疑为1+X证书制度的普及提供了可靠依据。教师在课程标准制定中,一要注重职业技能与技能要求的匹配度;二要分析不同职业技能证书下需要的课程主体结构,确保改革后的课程标准真正具有课程指引作用。

如在初级证书考评中,要求学生能够具有静态网站设计能力。比如学生能使用HTML完成静态网页的制作,并且还可灵活运用JavaScript实现静态网页页面交互效果。而在中级证书中则要求学生具备网站响应式开发能力以及网站策划能力。在高级证书中,学生的职业要求主要为前端组件、网站性能优化、前端开发、架构设计等能力。由于不同等级的职业证书要求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异,故而教师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也应当明晰具体的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实施教学活动,增加课程标准的可参考性。

2.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在明确具体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后,还应在课程标准制定环节设置丰富的课程内容,以便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还应包含职业规划内容。由于Web前端开发课程专业性较强,为了保证在执行新课标后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1+X证书制度育人要求,应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等级证书要求,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

以初级证书职业技能培养为例,教师应从HTML、CSS、JavaScript理论知识联合动静态页面开发、移动端网站开发等工作领域上分别实现教学内容的细化设计,便于学生经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顺利获取初级技能证书。之后教师可继续从PHP、MySQL、Bootstrap中级证书技能培训方向为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从动静态网站搭建等部分,逐步实现学生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这样既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又能促使学生从中掌握更多实践技巧。在高级证书下,侧重于网页美化与架构设计内容。此外,教师在课程标准制定中,还应当善于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针对原有教学内容加以优化,最终为学生打造一个“课证融合”环境[2]。

2.3 科学设计课程课时

课时设计也是课程标准制定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1+X证书制度下,还应重调课程课时,便于明确课程教学重难点。在Web前端开发课程中,包含多种教学内容。

比如在学生学习“交互式Web前端项目开发”知识时,对于其中的“JavaScript交互设计”与“jQuery交互设计”等重难点部分,课时应至少保持在8课时以上,而对于HTML与CSS等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述,课时可设计为4课时,CSS属性应用应以6课时。不同课程内容的课时分配比例,也应在新课程标准中一一体现,避免后期出现课时不足等问题,影响教学成效。

为了增加课程课时设计的合理性,还可在编制课时表,参照具体的课时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并辅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里考取证书,使其在毕业后具备突出的职业技能能力。

2.4 积极创新育人模式

2.4.1 校企合作模式

教师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还需要善于选择适合的育人模式,落实职业技能教学内容。由于1+X证书制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故而教师还应在课程标准制定中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并与相关岗位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全面了解职业技能的实践技巧。

比如成都某电信学院于2019年11月25日正式与广州某科技通信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共育建议,该学院中实施的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校企共同设置的实训活动,不但有助于增强1+X证书制度推行效果,而且对于该职教学生而言,也能积攒更多实践经验,使其在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时更容易[3]。

2.4.2 信息化育人模式

1+X证书制度下新制定的课程标准中,除了需要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内容外,还应在教学模式上给出具体的改革方向。如在“MySQL基本操作”中,对于PHP、Ajax等编程语言的学习中,可在课程标准中加入“多媒体教学指导”环节,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编程语言学习的相关教学视频,而且还可在VR虚拟技术的辅助下,使学生更加真实直观的掌握编程人员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给予动力,也能由此加深对Web前端开发课程内容的理解。

此外,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为学生收集丰富的网络资源,并且可结合学校网络教学条件,为其开设在线学习平台,其中应涵盖在线互动、微课学习、线上讨论、作业上传等功能,确保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师还可利用机考的方式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操能力,促使学生考取更多职业证书。在教学评价上,也可通过掌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为其提供可靠的评价结果,实现职教学生的良性培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1+X制度制定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有助于为教育者提供新的教学指引。据此,应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课时设计、创新育人模式等方面着手,促使Web前端开发课程标准在1+X制度推行过程中得以优化。同时,还应当结合学情与教学制度要求,做好教学指导工作,由此促进该专业学生的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