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实践探讨

2021-01-12 15:21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公共课计算机教学内容

董 丽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当前“互联网+”模式在我国各个领域中持续深入,在教育领域中,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成为了各级学校所采取的主要授课方式之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实施和应用微课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促进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基于微课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不断提升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水平和质量。

1 微课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对微课的重视不足

虽然当前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教师应用了微课等新兴教育模式,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并没有更多的重视微课,对微课的认知和了解较为偏薄。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微课仅仅是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和媒介,如果用微课支撑整个教学体系的发展,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认识不足问题,也导致了当前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微课的地位始终无法实现,这也使得很多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师对于微课的认知缺少全面性和整体性。

1.2 教师设计和规划微课的水平较低

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化微课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充分结合,在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对微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微课的教育内容能够充分启迪学生,实现教育目标。但是在当前很多学校所开展的计算机公共教学中,教师在微课设计方面始终存在不足,主要体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和微课教育内容与专业融合度较弱两方面。

在创新能力不足方面,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大多千篇一律,很少有创新色彩,很多教师都是直接将网络上的教学内容和优质课件照搬照抄于本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并没有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另一方面微课与专业之间的融合度较弱,计算机公共课属于公共课程,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与学生实际专业之间融合度较弱,无法充分体现教学效果。

1.3 相关配套资源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促进微课在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确保相关配套资源的完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搭建了校内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传递,但是在微课分享和配套资源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不足,主要受到了学校相关经费的制约和限制,并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去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本校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计算机公共课,这也造成了微课与教学过程融合性不高的问题。

2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步骤

2.1 前期分析与规划

为了进一步实现微课对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促进作用,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分析、规划工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意向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分析;根据现有的分析数据和资料,确定微课设计的主要方向。在教师开展的分析与调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于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根据现有体系和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微课资源,把握好微课的教育核心,将微课与教学目标充分融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精心制作微课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微课对于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自行制作微课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不同学情,科学合理的制作和设计微课。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合理把握教学内容,因为高职阶段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相对抽象且复杂,如果单一依靠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和自学,则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时需要着重强化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特点,结合不同学情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的进行微课设计。另一方面,教师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避免直接抄袭或照搬照抄网络中的优质微课内容或优质课件,要在与学生充分交流或与其他专业的教师交流背景之下,推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微课内容与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针对性。

2.3 不断优化微课教学方式

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时,需要保障微课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紧密融合。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公共课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偷偷玩手机、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计算机公共课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微课与高职计算机公共课之间的融合性,科学合理的做好教学安排;在进行授课之前可以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小组讨论,并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微课的多元化色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注重课后知识拓展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微课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后阶段发布相关作业内容或小组合作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公共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应用其他微课视频或头脑风暴等形式,强化计算机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之中。

3 以微课优化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保障举措

3.1 转变思想认识,创建更加自由的应用环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影响了教育领域,给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带来了新的变革。为了进一步实现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认知,为微课创建更加良好和开放的自由的应用环境。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认知,在课堂上主动用好微课,发挥微课的作用和价值,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之中更加全面的创建微课的应用环境,因为微课时间短、内容精,能够让学生更快的了解微课内容和知识,所以院校方面可以组织专业教师,牢牢抓住微课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微课的设计与规划,可以建立相关制度和奖惩措施,针对微课设计较为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福利等方面对其予以一定的照顾和扶持。

3.2 不断完善微课配套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与建设

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应用微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学校的微课资源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共享,首先高职院校方面可以进一步创建资源共享平台,让微课能够在平台中实现交流和共享。因为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属于公共课类型,因此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等方面始终有所不同,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于计算机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学生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微课设计健全微课设计体系。高职院校方面,需要打破以往对微课教学资源限制的局面,在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之下,促进其他类型的资源投入到微课开发和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之中,强化资金投入,全方位提高高职院校微课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整体质量。

3.3 教师切实提升微课的设计与操作能力

教师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始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不断提升微课的设计与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微课学习效果和体验感。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专业技术和微课设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校也可以根据微课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检验,确保教师的微课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促进教学效果的全面实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深入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应用微课优势较为明显,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强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奠定良好计算机基础。对此本文着重强化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我国当前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公共课计算机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