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立体化教学策略实施研究

2021-01-12 15:21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模式课程

刘 风

(1.德州机电工程学校,山东 德州 251200;2.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德州 251200)

0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媒体信息可以通过全屏幕、全信道进行传播,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也走被各高校广泛关注[1]。

1 基本情况

线上教育的兴起也给传统教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思维开始向传统线下教育渗透,线上教育是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结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获取知识的方法更为灵活多样;高职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教育资源的获取应当是多样化、全媒体、全介质立体化的[2]。

2 研究的方法及实施条件

2.1 研究的具体方法

该课题以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支撑、以多效的评价方法和灵活的立体化教学手段为保障,使其贯于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加强立体化、信息化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微信、QQ以及网络化平台等多种技术和手段,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堂外学习的比例,发挥学生自主化学习的能力。

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对比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结合法等。

2.2 高职立体化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

按照高职教育对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规范,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投入资金加大对实训实验基地建设的投入。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建设、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近两年来,学院共投入100多万元,建成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多个个校外实习基地[3]。

学校引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根本上提升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层次。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平台的学习,并要求将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资源归纳分类、优化整理、在超星教学平台上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网上课程学习的环境。提倡采用现代化教学形式,开展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德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程开发的同时,建立相应专业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评价体系、教学资源库等配套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

打造精品资源课程和微课的建设,从多个环节对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把关,满足立体化教学的需要。引导教师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研究。

3 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移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或云平台,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相补充的一种新型立体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的立体化学习体系。教师全部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完美结合,充分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4];课下,教师通过互联网终端或者云平台安下达认知实践任务,发布导学案,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预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导学任务;课中,老师以教学平台为依托,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听课、练习,完成课上作业,接着老师课上点评;课后,老师通过终端或云平台发布课下作业,学生复习并完成课下作业,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作业,教师在平台上进行课后答疑,并批改作业。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相补充的全新立体化教学模式。

(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立体化学习资源建设。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模式下高职教学的要求,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有针对性进行立体教学资源库建设,如线下导学案的制作,课前教学预习材料的准备,课中授课材料的整理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各种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教师在课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如云平台的活动栏目包括签到、投票、选人、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评分、分组任务、活动库等任课教师都进行课前准备,资料栏目包括课件、素材、教案等也需要分类整理,通知栏目是对各类要对学生的各种安排进行设计;作业栏目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设计;讨论栏目的各种主题的设置都需要提前做好计划;考试栏目的各级各类测试题也要做好整理。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线下线上立体化资源库的建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途径。学校对现在有网络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校园网千兆覆盖,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全面实现移动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提供奠定了基础。在保留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外,学校也开放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登录网络平台也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等方式参与课程学习,并进行作业解答与提交,同时可以和同学、老师在线交流;教师也可以与多个学生或全体学生建立联系。打破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的界限。在全新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分时间和场合地自主学习,也可以向陌生人学习,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发与推广,提高了学生对于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索精神。

(5)移动互联环境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教学平台的签到栏目包括普通签到、手势签到、位置签到、二维码签到,使教师能更方便地对班级学生进行实时、实地考勤,使考勤变得简单易行,节约了时间。无纸化考勤方式的实施,对杜绝学生迟到、早退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平台上抢答环节的设置为提高学生的答题积极性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教学平台的主题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场所,方便学生及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使老师能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6)教师立体化教学水平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老师由活动的主体变成了学习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有管理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了课堂活动主体。老师由课堂授课的单一、全程讲授者,变成课程的总体把控与组织者,课堂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师生地位的转变,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质的转变和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总体把握班级情况、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并对课程进行全面而细致归纳、总结,并以立体化资源的形式全方位把课程内容呈现级学生,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对于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逐一理解、突破,最终达到知行合一,把自己变成课堂的中心、课堂的主人。移动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4 立体化教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其生动性、交互性和极强的参与性,为专业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增添丰富的色彩。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评价中使用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程学习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合作,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调动以及学生活动的设计,更有效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学习模式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被各高校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一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将智能终端设备应用于高职课堂教学,是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使用的一个大胆尝试,是终端设备的一种新的应用,更是一种学习模式的创新。

(3)教师培养与发展策略创新。教师授课不再是单纯的传统授课方式,而是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如学习通、云班课等完成课堂教学,授课形式多样,授课方法灵活,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速实现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

5 结束语

总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立体化学习模式,推动了新课程的改革,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手段。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这是历史性的改变,在这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是在所难免的。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将本课题的宗旨延续下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立体化教学模式课程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广州: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食品检测监管体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