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1-12 21:45贾德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老龄化劳动力河南省

□文/周 颖 贾德辉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沈阳)

[提要] 人口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大主题,人类不仅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最终目的。了解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现状,分析人口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河南省经济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劳动力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问题,对我国传统的人口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河南省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基数偏大,人口质量不高,影响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特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河南省经济不断发展。

一、建国以来河南省人口现状

(一)人口总量规模庞大。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河南省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口规模得到一定控制。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将近40 年之后,河南省人口增长速度已经大大放缓。但不可否认,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户籍人口最多的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是河南省。据最新统计结果表明,2019 年底河南省常住人口为9,640 万人,总人口10,952 万人。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世界大多数国家,接近欧洲总人口的1/7,美国总人口的1/3。

(二)人口素质整体不高。河南省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基数大,但与之相对应的人口质量却不是很高。河南省人口质量偏低,相较于其他人口大省来说处于劣势。人口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偏低。河南人口众多,但相应的高等院校较少,每年招生人数有限,无法满足升学需要。二是河南省城镇人口在逐步增长,但城市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河南城镇化率在稳步提升,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拉低了城镇人口的素质。在河南省的西部山区农村,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育的相对落后,该地区的农村人口素质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低。

(三)人口结构不平衡。河南省人口基数原本就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医疗保健的改善和人口寿命的延长,使得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河南省农村的老年人比较多,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河南省就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一般说来,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男性,女性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必然会拖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

二、人口因素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在一次经济报告中提到中国的劳动力面临的是长期过剩而不是不足。河南省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以上,总体来说是处于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河南省劳动力供给过剩主要是指低端劳动力供给过剩。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相应的15~64岁之间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总量也庞大。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河南省 15~64 岁的适龄劳动人口总数为 6,514 万,占同期河南省总人口的67.57%。可以说,河南省的劳动力供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一个充足甚至过剩的状态,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则显得不足,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的劳动力供给缺口一直较大,每年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都会面临着或轻或重的用工荒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了河南省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口质量不断提升。河南省科技兴豫的相关人力资源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落实,但是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不协调,人口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经济发展。根据调查显示,河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高学历人才不多。这表明河南省在教育投入、接受教育观念和氛围等方面还远远不够。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性别比失衡。人口年龄结构问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抚养比上升问题。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省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进入21 世纪后老龄人口较多,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河南省总人口数比重较大,老龄化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部分县市由于年轻劳动力的外出,老龄人口比重更高。最新的统计显示,河南省老龄化率已达9%以上。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河南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一方面河南省的抚养压力很大,自2005 年以来,河南省总抚养比相对稳定,少儿抚养比有所下降,但是老年人口的抚养比明显上升,到2014 年时已经达到了8.8%。河南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到2020 年,河南省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总量将达到1,500 万人。人口的老龄化将对河南省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据统计,河南省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较为严重。河南由于历史的和传统观念的原因,一直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男性一直多于女性,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使得这一思想有所转变,但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会持续较长时间。

三、人口因素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人口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制度、政策和体制等方面提出优化解决的方案,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人口质量,推动人口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近两年全面二胎政策推动实施,然而短时间内对于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大。人口出生率、公众生育意愿等短时间内变化不大,但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科学的,也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它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发展现状而实施的,是解决发展矛盾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针对人口发展带来的影响制定更多的措施,从而防止或降低负面的影响。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制定更加完善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质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人口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只有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应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实,促进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人口政策调整,一次是1980 年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次是目前实行的全面二胎政策。全面二胎政策对保持经济继续发展起支撑作用,为保障劳动人口数量注入活力,是减缓老龄化的应对政策。由于从出生到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从短期来看,新生儿的出生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但一旦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适时之举,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加大投入,提高人口质量。出生人口素质影响着千万家庭,也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我们要积极倡导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河南省应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对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是教育提升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加强对教育的投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意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是一件非常长远的事情,任重而道远。

针对河南省高素质人才短缺情况,建立吸引并且能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使引进的人才落得了地,留得住。目前,河南省优质高校资源有限,尤其是相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省来讲,人均教育资源偏少。因此,河南省要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争取更多的教育扶持政策,提高高校的录取率,建立完善的贫困助学优惠政策,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不要持续唱衰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的悲观论调,而是应制定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政策。河南省老年人口多,人口老龄化已经制约经济发展,因赡养老人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和社会不能因问题难以解决就不去面对,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需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稳步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加强养老服务、康复和医疗服务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提供商业化服务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医疗服务和完善舒适的养老服务,为广大老年人创建一个良好舒心的养老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让他们有了健康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农村和城市养老保险统筹兼顾,推动养老事业多样化发展。

四、总结

人口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充足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在人口质量方面,高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高端行业却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在人口结构方面,老龄化问题严重,社会需赡养老龄人口增加,青壮年负担过重也影响着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和优化人口制度,以推动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老龄化劳动力河南省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