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博物馆藏明代铜镜赏介

2021-01-13 07:14秦欣欣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亭台仙人铜镜

秦欣欣

中国古代铜镜,流行于战国、强盛于两汉、繁荣于盛唐,宋辽金元时期有所衰落。 到了明代,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铜镜又有所复兴。 明代,在继承前朝古镜工艺技术和纹饰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生产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铜镜。 这个时期的铜镜,并不只是古人用来照面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可以作为陈设用品,可以佩戴身上用其辟邪驱灾, 可以用来作为新娘嫁妆,还可以作为陪葬明器用。 明镜文化底蕴深厚,为研究明代的社会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风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乡市博物馆, 其前身是平原省博物馆。 作为本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博机构,收藏着原平原省所辖豫北、 鲁西50 多个县市出土和传世的文物, 馆藏文物30000 余件(套),不论数量或者质量都位于全省地市级博物馆前列,尤其以青铜器、书画、碑帖拓片、甲骨刻辞著称。

该馆收藏的铜镜有近300 面, 多为两汉、唐宋、明清时期的铜镜,其中明代的铜镜有30 多面。 本文从中选取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10 面铜镜作一简要介绍, 以供大家赏鉴和研究。

1.双凤牡丹铜镜 此镜直径22.2 厘米,厚0.62 厘米,重1275 克,圆形,圆纽平顶,祥云纹纽座。 纽座上下,各雕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凤凰呈昂首状,尾羽舒展自然,脚踩花枝。纽座左右两侧,各有两朵盛开的牡丹,牡丹花层层绽放,花叶舒展自如,雍容大方,国色天香。 (图1)凤凰是百鸟之王,寓意祥瑞。 牡丹是百花之王,寓意富贵。 凤凰牡丹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寓意纹饰之一,常用于瓷器、铜镜、家具上。 此镜保存完好,纹饰雕刻清晰,精美绝伦,是难得的明代铜镜精品。

图1 双凤牡丹铜镜

2.“福寿双全”铜镜 此镜直径45 厘米,厚1.75 厘米,重8580 克,圆形,圆形平顶纽,纽座为龙虎纹,素缘卷沿。 镜背纹饰为“福寿双全”多宝纹。 镜纽四周,为四组飞鹤与祥云纹相间,上下左右分别置一凸起方框,内有楷书“福寿双全”吉语铭文。 可以看出,此镜为祝寿之用,围绕在“福寿双全”四字周围的是多宝纹,“福”字顶端安坐南极仙翁,有日月相伴;“寿” 字底部有一童子手执花枝,高高扬起,童子两边各有一插花花瓶。 环绕在“福寿双全”四字周围的有仙人、侍者、宝伞、飞鹤、宝鸡、梅花、祥云、花卉、瑞兽、银锭、灵芝、两层仙阁、法轮等多宝纹。 (图2)此镜质地厚重,形体较大,纹饰雕刻精美,寓意丰富,是祝寿的专用之镜。

3.仙阁人物多宝纹铜镜 此镜直径11 厘米,厚0.95 厘米,重230 克,圆形,束腰形银锭纽。 镜背纹饰,从上至下可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为祥云仙阁纹,中间有一两层楼阁,楼阁左右各饰一飞鹤,左右飞鹤脚下分别有珊瑚和双钱,楼阁下有一双角。 中间层为人物纹,以银锭纽为中心,左右对称各有两位仙人,或双手捧宝物,或双手鼓掌,或手执灵芝,或手搭一条丝带。 最下层为多宝纹,中间是一个带座香炉,以香炉为中心,两边各有一插花宝瓶,宝瓶左边有方胜和书卷,右边有宝轮和犀角,香炉座下有一画卷。 (图3)这些图案,构成了一幅仙阁人物多宝图。 高浮雕纹饰,构图欢快热烈,形象生动,寓意祥瑞, 真实体现了明代的社会风俗和世俗观念。 人物多宝纹铜镜流行于明代早中期,纹饰最初多以佛教八宝为主, 后来加入了银锭、画卷、花瓶、祥云、寿桃、犀角、灵芝、元宝、方胜、珊瑚、钟磬等寓意吉祥的纹饰,也增加有仙人或童子图案。 该馆馆藏的这面铜镜,是人物多宝纹铜镜的典型代表之一。

4.仙人祝寿铜镜 此镜直径10.2 厘米,厚0.8 厘米,重239 克,圆形,兽纽。纽左侧,有一重檐歇山顶亭台,亭台内有一童子,亭台外侧边上放置一宝瓶, 亭台与纽中间竖立一长杆旗幡,上面立有一作扬手状童子,下有一灵芝。 纽右侧,为楼阁仙人图案,有南极仙翁安坐于飞鹤上,下方有三位仙人正在演奏,除仙人外,还饰有楼阁、祥云等。(图4)此镜为祝寿用镜,纹饰较为少见。 明代的祝寿镜,一般为仙人多宝纹镜,而这面铜镜却添加了亭台、旗幡等,从而增加了生活气息。

5.仙翁龟鹤铜镜 此镜直径7.8 厘米,厚0.5 厘米,重81 克,圆形,圆纽,素缘。 此镜纹饰简洁:纽上有一站立飞鹤,纽下有一回首灵龟。 左侧,站立一侍女,表情欢快,手作拍合状。 右侧,站立一南极仙翁,仙翁手执拐杖,长眉长须,慈眉善目。 南极仙翁与仙鹤、灵龟同时出现,寓意龟鹤齐寿,有祈祷长寿的意思。 (图5)仙人龟鹤铜镜,流行于宋金元时期。 与明代相比,纹饰较为精美繁复,除了仙人、飞鹤、灵龟外,还有山水、青松、竹林等。

6.神童戏莲纹铜镜 此镜直径8.7 厘米,厚0.65 厘米, 重87 克, 圆形, 束腰形银锭纽。 主题纹饰为童子戏莲图案。 纹饰运用浅浮雕的技法,左右各一神童手执莲花,手臂上扬,脚踩枝叶,相对而舞,嬉戏于莲叶之间,画面生动有趣,活泼自然。 (图6)这面铜镜的纹饰, 是仿宋金时期铜镜制式而作,纹饰精巧,寓意吉祥。 童子戏莲镜,流行于宋金时期。 莲花,在佛教中有子嗣繁衍的寓意,这一时期婴戏图大量出现,两个因素相结合寓有“连生贵子”的美意,反映了人们对家族昌盛、人丁兴旺的愿景和追求。

图2 “福寿双全”铜镜

图3 仙阁人物多宝纹铜镜

图4 仙人祝寿铜镜

7.荷花鸳鸯铜镜 此镜直径9.6 厘米,厚0.55 厘米,重167 克,圆形,圆形平顶纽,镜缘呈十二菱花口状。 镜纽上下,各有一对鸳鸯游弋于荷塘之中,生趣盎然。 荷塘中,有盛开的荷花、 舒展的荷叶以及结子的莲蓬等。(图7)镜背的纹饰,雕刻清晰,精巧别致。 荷花、莲蓬,可喻指早生贵子、子孙繁衍。 鸳鸯,有祝愿爱情幸福、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

图5 仙翁龟鹤铜镜

图6 神童戏莲纹铜镜

图7 荷花鸳鸯铜镜

图8 四亭四龙纹铜镜

图9 准提咒梵文铜镜

图10 “福寿家安”双圈铭文铜镜

8.四亭四龙纹铜镜 此镜直径26 厘米,厚0.8 厘米,重1530 克,圆形,弦纽。纽四周环绕4 个火珠纹。 与火珠相对应,有4 个浮雕亭台, 内各坐一人在抚琴。 亭台一侧有窗。 与亭台相间,均匀分布4 个团龙戏珠纹。(图8) 此镜是明代仿辽代亭台人物抚琴镜所制。 辽代,铜资源管控严格,铜镜稀少,亭台人物抚琴镜是少有的代表镜式之一,纹饰新颖,特点突出,体现了契丹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

9.准提咒梵文铜镜 此镜直径9.9 厘米,厚0.5 厘米,重240 克,圆形,纽呈圆柱形。纽面有一梵文,应为“佛”字,以镜纽为中心环绕两圈梵文铭文, 分别是16 个字、20 个字。 文字应是梵文字体的准提咒,汉语音译为: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 (图9)佛家认为,经常念诵准提咒能够给人们带来安静祥悦、增加寿命等。

10.“福寿家安” 双圈铭文铜镜 此镜直径14 厘米,厚0.3 厘米,重187 克,呈八角菱花形,圆纽平顶,纽座素面无纹。 纽座外有双圈铭文:内圈铭文为“福寿家安”,四字间有一喜字;外圈铭文为“清素传家,永用宝鉴”,外有与镜缘相向的八角菱花纹。 (图10)“福寿家安”双圈铭文镜,是宋代吉祥铭文铜镜的代表镜式之一。 明代铜镜继承了宋代铜镜的一些特点,留存许多吉语铭文铜镜,多为四字吉语铭文, 如 “长寿富贵”“福寿双全”“富贵双全”“百岁团圆”“五子登科”等。此类双圈吉语铭文镜较为少见。

猜你喜欢
亭台仙人铜镜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唐诗赏读——仙人
在山水亭台间画下美丽春天
给仙人的信
给仙人的信
古代的铜镜
谒金门·秋思
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