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分析

2021-01-13 08:14施航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项目管理

施航

一、前言

建设工程是一项资金额较大、较为复杂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以合同为依据,这就需要重视合同管理,避免出现风险。建设工程实施的前提需要以合同为依据,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如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多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开展施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风险,还能顺利完成施工,实现双赢。所以,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二、项目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

合同管理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是双方完成协议的重要约束,具有法律意义。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分为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完成为止几部分。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合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项要求的顺利执行。在开展项目合同管理时相关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合同意识,并按照项目合同的相应流程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在拟定合同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一工作主要是数据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罗列成详细的数据,以便后期使用。比如各组织单位工作的起始期所需要的费用,以此作为重要的基础,对工程各个阶段的开展拟定计划和费用目标。并且要认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保证这一环节中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详细的施工流程。第二,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人员统计各项经济费用,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并做好成本控制计划。第三,由专门的人员利用现代网络办公技术辅助合同管理的有效落实。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合同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工程项目的承包方式,以此来选择最佳的合同管理方式,尽可能的避免风险。

除此之外,只有上述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最高质量地开展合同管理,还需要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由于每个工程项目的特点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其基本的特点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建设工程合同的风险特点

在正式开始论述前,首先应该对风险的特点有着基本的了解,才能对建设工程合同的风险特点作出具体的分析,有利于为以下的研究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对此以下进行分析。

(一)风险特点

目前,学界对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概念并没有统一,只是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解释。虽然并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但是风险的一般特征我们却可以对其进行总结,通过对风险不同概念的理解可以将风险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形性。风险是不能具体并准确的被描述出来的,而且在生产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对其何时发生、如何发生没有具体准确的把握,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管控。在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过程中,按照常规的理论和手段也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所以这就需要用非常规的方式进行风险的评估,如概率、弹性等方法,加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第二,突发性。风险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开始前并没有明显的征兆,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很大的考验,且破坏性较大。因此,这就需要具备风险防范意识,这样一来即使处在企业发展的相对稳定期,也要具备风险意识包括防范合同风险,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第三,可预测性。风险虽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是也是完全可预测的,可通过概率、系统理论分析等科学方法以及相关工作者的经验对风险进行预测,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还可以利用风险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增加经济效益。第四,可变性。风险的客观存在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风险会存在于企业的各个阶段,包括施工建设前、建设中,这些也都影响着合同变更,而且每个阶段的风险概率和损害程度也都不同,这都需要用动态化的眼光去看待风险。第五,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在各个阶段中都极有可能出现风险,所以在面对风险时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第六,依附性。风险同样是具有依附性是,根据决策目标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风险因素。

(二)建设合同的风险内容

建设合同的是具有风险的,通过对其风险特征进行总结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建设合同的风险。首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由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会使得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如项目本身的问题,或者是开发商的资产信用问题、工程在施工中签订的合同等问题。其次,工程风险施工具有规律性,与风险的特征基本相同,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在实际中相关工作者只要积极地对其进行防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风险存在的规律,是可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的。最后,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可以根据工程项目中所发生的风险,如全局性风险、局部性风险。一般而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其风险是存在全局性的,并且建设的工程项目越大所发生的风险范围和概率也就越大。

(三)合同风险与项目之间的关系

合同地位平等是双方或是多方的,在实际过程中协商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合同中涵盖的内容也较多,基本涵盖了双方或是多方的权力、义务以及各自要履行的责任,合同一旦签订,所有的行为就都约束在合同的范围内,合同权利人也应该按照合同签订所约束的内容履行。签订合同的各方必须在所签的合同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并履行合同内的义务和责任,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自身存在违反合同约定甚至合同出现中止的情况,也需要根据合同法以及合同中各方面的法律约束效率承担经济上、法律上的处罚。

四、建设工程中易出现合同纠纷的常见原因

根据实践经验发现,建设工程中易出现合同纠纷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合同主体不合理、合同条款不公平,导致后期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纠纷,带来风险。

第一,合同主体不合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同需要双方具备民事权力和行为能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合同方。但是经常出现合同主体虽具备合格的合同方要求,但是并不属于建设工程的合同当事人,这就属于合同错位现象,也就是说在合同中并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合同主体,进而影响到合同的实施。另外,如果合同主体属于合同当事人,但是不具备上述能力,也并不是合格的合同主体。第二,合同条款不公平。合同是双方共同签订、执行的,事关双方的利益和公平。但是在建设工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经常出现合同不平等现象。那么这也有损不公平一方的权益,后期也会引起纠纷,使整个工程出现经济损失。

做好鱼沟、鱼凼开挖。鱼沟规格为宽0.8-1.5米,深0.6-0.8米;鱼凼宽4-5米,深0.6-1米。鱼凼应在埂边设置,靠近鸭圈,更有利于投饵,同时也方便鸭子下水,鱼沟与鱼凼相通至田间。

五、项目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项目合同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所以在实际中,应该在合同还未建立前就有专门的部门去管理这项工作,并保证管理责任可以具体划分到个人中;同时要对合同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签章管理;合同签订时也要按照合同签订流程进行,同样包括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基于此,以下提出几点建议,望对项目合同管理起到参考借鉴意义。

(一)健全合同管理机构与责任分工管理

工程项目合同中涉及部门较多,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向明确合同管理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划分,才能督促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合同管理是由综合办公室、商务合约、财务、法务、等多个部门共同组成,并且每一个部门在合同管理中担任的角色也不同。其中,综合办公室主要是监管合同的执行;商务合约部门则负责合同的前期调查和谈判工作;财务部门则是主要负责合同中经济活动的结算、监督支出;技术部门则是合同的主要实施者,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开展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由领导组成为合同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以此督促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合同承办人以及签章管理

建设工程是一项十分繁杂的项目,所以合同中的条款、类型也较为复杂,而且不同工程项目的合同类型也不同。为了确保不同类型合同的顺利落实,就需要在开展过程中根据合同种类确定较为专业的合同承办人,由其负责合同的落实,包括签订、履行。在该人员负责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该人员为主要负责人,有责任根据问题来解决问题。如果该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这时还需要及时的安排有能力的人选,避免出现合同管理脱节现象。另外需要提出的是,合同签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这一环节中还需要具有合同意识、法律意识的人员进行,切不可出现越权用章的现象。

(三)合同的签订管理

合同签订管理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合同谈判管理、合同会签以及合同主体的资格审查管理,以及合同修订以及签章管理,这三个部门的开展方式均不同,以下根据上述顺序逐一的进行介绍:

第一,合同谈判管理。合同谈判管理是合同签订前的工作,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双方的协商,协商内容包括双方需求、合同条件,双方通过分析、判断后拟定合同框架,并以此作为谈判中的主要参照物,保证合同谈判的有效性。在谈判过程中,所有的内容都需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记录,并由公司专门的档案部门进行保存,保证合同的效力。除此之外,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必须要对合同谈判内容进行保密。第二,合同会签以及合同主体资格审查管理。上述谈判确定后会草拟合同,并按照会签流程进行合同会签工作。如果在会签时发现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标注并提出意见。在意见的提出中必须要明确、具体。除此之外,这一过程还需要对双方主体的合理性进行考察。第三,合同修订以及签章管理。这时需要合同主办人根据会签意见进行合理修改并定稿盖章,以合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盖章方式。例如多页合同需使用骑缝章、签订方为自然人则采用手印等,保证合同签章的有效性。

(四)合同实施阶段中的管理工作

这一环节属于合同签订无误后的实施环节。这时合同双方有权利根据合同内容中的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双方都能严格按照合同约束完成合同。假设在这一阶段仍发现合同中的遗漏或是对方没有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和完成,那么合同主办人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通报以及异议的回复工作。如果双方在实施过程中,一方没有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出现违约现象,那么主办人有权利要求对方进行整改和经济补偿。如果发现一方失去履约能力,那么另一方有权利及时终止合同,从而避免出现较大的风险损失。对于常见的合同纠纷问题,还需要企业中的法务、财务合同管理人员等第一时间收集有关资料,并想好应对方法,如果双方就应对方法不能达成一致,这时还需要请专业的人员进行合约仲裁和诉讼。另外,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非常常见,这时合同也需要进行变更和修改,在此期间还需要严格的按照程序进行补充协议的签订,合约也需要财务部门进行分析,主要是合同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合同履行结束后,则需要对这一整个过程进行备案管理。

(五)合同档案管理

合同是现代商业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因此,必须要做好合同的档案管理工作。公司也要构建专门的部门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包括装订、保管等工作。以便需要时及时查阅。需要提出的是,在查阅合同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审批,使合同保管中的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六)合同管理监管与责任落实

为了保证合同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企业还应该制定考核制度,以此监督相关人员严格管理合同、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从而避免风险的发生。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可以督促相关人员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反馈,确保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有关人员不作为,发现问题没能积极处理和应对,这时则可以第一时间找出负责人,了解原因,按照制度进行处理。

(七)严格控制变更

1.发包方需要的设计变更

工程建设中,假如发包方需要对之前的建筑工程设计构思进行变更,需要提早至少14 天,并且需以书面通知方式向建筑工程承包人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函。假如设计变更超出原标准或者是许可的工程规模时,还就需报规划监管机构和别的相关机构再次审核许可,并且由之前的设计部门出示设计变更图纸和详细说明。具体措施层面,项目工程师向承包方发出项目设计变更通知函后,建筑工程承包人根据更改通知函和有关需求进行变更。此更改状况下导致的合同总价调整和項目承包方的损失,完全由发包方负责,并且耽误的施工期后延。

2.承包方需要的设计变更

工程建设期内,承包方不可由于施工便捷而进行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其提及的意见和建议,假如被发包方采用,若关系到设计变更或者是施工设计方案的变更,以及要换用原材料和设施设备等,都需要通过技术工程师允许。若未得到技术工程师允许便私自变更或者是换用,所形成的费用要自己负责,并且要补偿发包方的损失,此状况下如耽误施工期不予以后延。

六、结语

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建设工程企业,在工作开展中涉及环节较多,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才能避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设工程企业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合同管理方法,使合同从前期的签章、实施直至结束都能顺利进行,防止合同风险,为建筑企业保驾护航。

引用

[1]石晓静,梁文广.市政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难点及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1(17):100-102.

[2]李丽萍.建设工程合同中容忍代理的识别与辨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05):51-54.

[3]吴夏阳.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预防措施[J].财经界,2021(15):187-188.

[4]张茜,李素蕾,杨明甫.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变更价款的柔性分析[J].江西建材,2021(08):293-294+297.

[5]周毅,覃曦煜.PPP 模式建设项目管理中合同法律问题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21(08):120-122.

[6]“建设工程合同范本大全”系列丛书介绍[J].建筑技术,2021,52(08):1025.

猜你喜欢
建设工程工程项目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