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冰雪将热爱融入生命主场

2021-01-13 08:22
南方人物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张昊冰场花样滑冰

張昊 花样滑冰世界冠军

“你曾经有没有想过,练习一个需要打多年基础、又相对小众的运动,可能不那么明智?”

“没有。我从一开始就已经喜欢上它了,这种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美,让我与它无法分开。”

银白色的冰面上,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张昊穿着黑色冰鞋,娴熟地旋转、滑行。

几个标准动作之后,他慢慢站定,背对着灯光,缓缓向上抬起双手,闭上眼睛,似乎在享受这一刻,又似在拥抱这片冰场。

33年前,4岁的他刚学会滑冰。那时,冬季运动在我国属于小众项目,在公众中认知度较低,主要是黑龙江、吉林和北京等地的运动员在训练。

但张昊的坚持等来了改变。三十年之间,一代代中国冰雪运动员在拼搏中成长起来。

我国冰雪运动项目的开展范围也逐渐从北纬50度扩展到北纬20度。

“三亿人上冰雪”将这里变成了冰雪的主场。

对于早期的冰雪运动员来说,训练条件异常艰苦。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还没有建立人工冰场,运动员们都是依靠天然冰场训练。

这种“追冰经历”成为那一代冰上运动员的特殊记忆。在80年代末开始滑冰的张昊虽没有类似的“追冰”经历,却也曾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室外滑冰场上练习滑冰。张昊的师弟,前花样滑冰国家队运动员仵一鸣从1992年开始学习滑冰时,室外冰场是“用东北烧完了的炉灰渣子围了一个30米×60米的场地,然后立即浇上水,冻成了一个冰场”。这种冰场冰面不平,他常常摔得鼻青脸肿。

此外,仵一鸣少年练习滑冰时,更苦恼于地方队教练缺乏的问题。据他回忆,他的教练要带十几甚至二十几名学生。“更多时候还是要自己努力训练才能提升。”仵一鸣说。

1994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成立,我国冰雪运动开始走上正轨,伴随着国门的打开,运动员有了更多参与国际性比赛的机会。1988年,22岁的李琰参加卡尔加里冬奥会,在表演赛中夺得一枚金牌和两枚银牌。1992年,叶乔波在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拿到中国代表团的冬奥会首枚奖牌。

短短20年间,中国冰雪运动仿佛一名启蒙较晚的“上进生”,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从进入国家队到2010年,是属于张昊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的时期。

1998年进入国家队后,张昊的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都有了目标:拿到金牌。

冰场,成为他人生的主场。

2006年参加第20届都灵冬奥会时,张昊和搭档已经拿到了世界锦标赛等多场大赛的冠亚军,也是当时为数不多能同时完成抛四周跳、捻转四周等高难度动作的双人滑运动员。

怀抱冲金的梦想,他们在上场的第一个动作就使出了杀手锏——抛四周跳。但他们失误了,搭档未转满四周便重重地跌落在冰面上,倒滑着撞向了护墙。

当所有人以为他们会就此离场的时候,他们再次上场,没有任何失误,完成了这场比赛,获得了银牌,创造了当时中国花样滑冰的最好成绩。但张昊还是留下了遗憾。“我们是有冲金的实力的,这种失误之前也没有过。”

进入国家队后,仵一鸣亲眼见证了花样滑冰国家队和我国冬季运动实力的提升。在2006年冬奥会上,除了张丹张昊获得奖牌,韩晓鹏更获得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实现了我国在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王濛则获得短道速滑那女子500米金牌。2010年冬奥会,申雪赵宏博获得双人滑金牌,王濛更是将4枚金牌收入囊中……

这种实力的提升带给仵一鸣自信。他认为,无论在哪里比赛,有实力,我们就有“主场”。

2012年,仵一鸣25岁,因伤病不得不退役。

带着遗憾,仵一鸣从赛场上转身,成为一名基层的花样滑冰教练。对这种角色的转换,他也曾有过怀疑,但看到一个个孩子在他的指导下学会并爱上花样滑冰,他找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其实做运动员和做教练都是在为我国的冰雪运动事业做出贡献。”

他还发现,近几年,随着我国冰雪运动员在赛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多人,如武大靖、蔡雪桐等已经成为孩子或学生们的偶像,成为他们学习冰雪运动的动力。

而三十多岁的张昊直到前不久才正式宣布退役。

于他而言,“早已经将花样滑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向年龄和伤病屈服,以为自己不得不遗憾退场时,转身却发现,背后的主场如此宽广。

退役后,他成为体育大学的老师,遇到了更多和他一样热爱花样滑冰的孩子。看着他们一次次在冰上摔倒再站起来,他生命的主场有了新的意义:“培养出更多人,让他们上场。”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和“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提出,我国冰雪运动迎来热潮。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如同张昊、仵一鸣等运动员退役后将推广冰雪运动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一样,一汽-大众奥迪一直整合奥迪品牌全球资源,支持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奥迪与冰雪运动的渊源由来已久,quattro全时四驱技术便是源于对冰雪的挑战,专业技术优势也让冰雪成为奥迪的主场。对于动感魅力和创新进取的共同追求,成为奥迪助力冰雪运动的纽带。

2015年8月1日,一汽-大众奥迪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从那时起,奥迪持续赞助中国核心冬季运动国家队。同时,一汽-大众奥迪还特别邀请国家队远赴位于德国英戈尔斯塔特的奥迪风洞中心进行训练和测试,从技术上为提升运动员实力提供帮助。

在推广冰雪文化方面,奥迪还打造冰雪体验平台,如早年与国际雪联合作,将“世界雪日”等众多活动赛事落地中国,“定制”儿童专属的“儿童冰雪训练营”、为所有冰雪爱好者打造奥迪quattro冰雪公园及冰雪驾驶体验平台等等。

七年过去,始于冰雪,燃于热爱,诞生于冰雪的奥迪,正以一贯的专业、创新与激情,让冰雪运动被更多人看见、感受和喜爱。

猜你喜欢
张昊冰场花样滑冰
Quantum correlation enhanced bound of the information exclusion principle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Prompt acceleration of a μ+ beam in a toroidal wakefield driven by a shaped steeprising-front Laguerre-Gaussian laser pulse
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爱情顺风车
千万不要滑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