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的三重维度*

2021-01-14 14:36韦宇婷
关键词:幸福观劳动大学生

韦宇婷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习近平指出:“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1]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教导大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培育大学生劳动情感的养成,提高大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促进大学生劳动行为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认知教育是大学生“知”转向“行”的重要环节,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知识,更要讲清什么劳动、劳动什么、怎么劳动的问题。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以劳动实现幸福、劳动本身就是幸福、劳动满足幸福追求三个维度为根本“立脚点”,引领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养成,即给学生种下爱劳动的“种子”,也给学生插上能劳动的“翅膀”。劳动幸福观教育将自我劳动认知和外在劳动行为结合起来,实现了劳动初心教育和劳动本领教育一以贯之。

一 、需求论维度的劳动幸福观教育

人类历史是在需求产生和劳动满足双向运动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人类历史活动同需要之间的双重关系:“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在劳动不断满足需要的基础上,人的物质幸福感受和精神幸福感受得以实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更加突出的展现出来,劳动创造幸福更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所以,新时代劳动幸福观教育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以建设和谐社会作为行动指向,以推动国家发展作为基本目标,使大学生在在个人、社会和国家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同时,推动劳动幸福观教育和时代发展需要之间良性催生。

(一)劳动幸福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劳动是满足自我发展需要的根本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劳动摆脱了异化劳动对人的本性的破坏,表现为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和对自由劳动的复归。劳动幸福意味着人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人的发展需求通过劳动不断得到满足,劳动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人的幸福不断实现的过程。首先,劳动幸福体现为劳动创造人本身,幸福成为一种属于人的感受。正是劳动使人从自然界的物性中摆脱出来,人的肢体功能不断复杂化,产生意识的机制—大脑的功能不断完善,人猿开始揖别。其次,劳动幸福体现了劳动满足了人的物质生存的需要,人能够体验到物质满足带来的幸福。“幸福——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3]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这些物质需要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满足。正是基本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人才具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最后,劳动幸福体现了劳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使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幸福。以唯物史观的方式考察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活动,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现实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由生命的展现,劳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幸福。

需要的多重性和生产性决定了满足需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也是幸福感之所以多元性的原因。从层次上说,不仅包括低级生存发展的需要,更包括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高级需要;从劳动产品上来说,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从指向性上来说,不仅包括自我发展满足的需要,也包括他人发展和满足的需要。多种合理的需要不仅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使大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自身需要得以满足的幸福。具体的说,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引导大学生对自身需要进行分类和分层,把具有现实实践性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二,激发大学生劳动行为的产生,并把劳动作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活动。在当代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能够促进大学生自主劳动行为的产生,能够实现劳动手段和劳动目的的统一,使劳动幸福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第一需要。

(二)劳动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劳动幸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在发展上达到互相促进的一种自然理想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幸福社会的追求,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体现为幸福社会。其中,劳动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手段就要求社会主义劳动是一种幸福、自觉和主动的劳动。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彰显了亿万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劳动幸福正表现为一种社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社会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当代社会劳动幸福的实现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现实的保障。一方面,劳动幸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体现,也是未来社会劳动的必然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雇佣劳动对人本性的破坏,劳动幸福将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中国社会的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指导,将人民幸福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劳动幸福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权利,不断调整社会的劳动产品分配方式,使得劳动者真正享有对劳动产品的支配权,以劳动幸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劳动幸福观教育的社会目标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自觉劳动的社会新面貌,使劳动幸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从而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实现。大学生作为建设劳动幸福社会的重要力量,其劳动幸福观教育应不断满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劳动幸福的追求,使劳动幸福观教育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力量的共同价值认识。具体来说,社会层面上的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要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其一,将劳动创造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劳动幸福的根本动力;其二,将劳动幸福作为一种社会共识,不断推动全社会劳动实践水平的提高。在文明程度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劳动幸福已经从一种理想社会目标不断走向现实实践,整个社会正在前所未有的形成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认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大学生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建设社会为荣,从而促进幸福人生和幸福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三)劳动幸福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劳动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4]中国梦将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统一起来,所以,各种劳动必须建立在全国人民幸福劳动的基础之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而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人民能够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当代中国社会的建设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家国一体”的共同体方式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紧密相关起来。一方面,人民幸福体现为国家富强和繁荣能够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证,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人民幸福也体现为人民群众投身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自身的劳动对国家发展和建设的积极作用。只有将自我劳动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在劳动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中,必须使劳动及其劳动成果不断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政治建设需要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以国家的发展来促进个人的发展,实现个人幸福和国家发展的统一。

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应该鼓励大学生将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劳动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幸福追求,以自我劳动创造对国家的贡献作为幸福获得的重要方式。当代中国能够实现劳动幸福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已经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使得劳动幸福成为一种可能,没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的劳动幸福便无法从理想走向现实。以中国梦的实现为根本目标,当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为根本指导,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不断培养大学生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榜样的自觉的劳动意识,鼓励大学生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在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体验劳动实践带来的幸福感。

二、认识论维度的劳动幸福观教育

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幸福。”[5]因此,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幸福。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人的认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认识不同形式的劳动,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教导大学生“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6]。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的劳动观激发大学生自觉劳动行为的产生,使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幸福、创造幸福。

(一)脑力劳动幸福和体力劳动幸福的统一

从劳动幸福内容的意义上说,劳动被分为脑力劳动幸福和体力劳动幸福。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是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状态,劳动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只有在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才能趋于消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分工的存在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从积极意义来说,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但从消极意义来说,劳动分工迫使体力劳动从属脑力劳动,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片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大学生对劳动分工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将体力劳动等同于痛苦劳动,将脑力劳动等同于体面劳动,形成了所谓的职业歧视现象。其二,在认识中过分倚重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忽视体力劳动在自我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发展。

加强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要立足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分工的基础上,以培养大学生劳动幸福观的养成为目标,使大学生认到全面的劳动幸福是体力劳动幸福和脑力劳动幸福的统一,割裂两者所获得的幸福是不完整的。劳动幸福观教育应关注大学生对劳动分工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提高劳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劳动分工的正确认识。作为劳动幸福观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知识素养,要以正确的劳动幸福观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来说,要以平等的观念来认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树立职业平等观。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不仅注重从脑力劳动中获得幸福,也要注重体验体力劳动带来的幸福,在教学中将体力劳动幸福和脑力劳动幸福有机结合起来。对受教育者来说,大学生要以体力劳动增强体质,以脑力劳动形成品格,实现身心发展的同步,共同铸就完美幸福的人生。

(二)劳动过程幸福和劳动结果幸福的统一

从劳动幸福发生的意义上说,劳动幸福分为劳动过程幸福和劳动结果幸福。以唯物史观的角度考察劳动,发现劳动幸福表达的是一种理想的个人圆满和人类至善的幸福状态通过劳动这种方式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因为人类整个历史发展都是在追求幸福状态的实现,所以,人类社会体现为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将个人和人类的幸福置于共同体范围内去考察,从而为人类如何去追求幸福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立场上,以科学的劳动观为指导,必须认识正确:首先,幸福是可以实现的。承认幸福的客观现实性是思考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的前提,也客观地承认了人通过劳动活动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其次,过程幸福对实现结果幸福具有动力作用。过程幸福促进人的主动劳动的实现,使人不断在体验幸福中超越自我,使人的劳动不断体现为人的本质。最后,结果幸福对过程幸福具有导向作用。结果幸福是一种对劳动结果整体性的把握,所以,结果幸福指引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将劳动幸福理解为一种运动,一种随着人的实践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所以,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教育要引导学生将劳动幸福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在劳动结果中感悟幸福,更在劳动过程中追求幸福。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不断引导学生将自我幸福和人生价值联系起来,将劳动作为实现人生终极幸福的根本方式,并不断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其二,在劳动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过程中的痛苦和不幸,并把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的痛苦积极进行升华,使之成为自己获得幸福的桥梁。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体现为劳动教育能够实现把劳动幸福从一种理论认识转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使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感受劳动创造所带来的幸福感,充分发挥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的相互促进作用,将自我现阶段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三)劳动创造幸福和自我享受幸福的统一

从劳动幸福的指向性意义上说,劳动幸福被分为劳动创造幸福和自我享受幸福。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享受是人感受幸福的前提,精神财富的享受使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长久而稳定的幸福必然是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统一。劳动幸福不仅强调了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潜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也强调了人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最终服务于人自身的发展,人在不断享受劳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幸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劳动中得以体现,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特性,自我本质只有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所以,劳动幸福更体现为促进作为类的人的幸福,“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7]。作为社会性的人,单个人所创造和享受的幸福不总是绝对一致的,但是,以整个人类发展的视角来说,每一个时代所能享受到的幸福总是建立在前人劳动创造的基础上。为了推进整个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发展,推动幸福社会的建设,当代社会在劳动创造幸福和自我享受幸福统一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劳动创造幸福的能力。

享受幸福是一种权利,但创造幸福更是一种义务。当前社会中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面临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将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割裂开来,个人无法正确认识每个人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对大学生劳动幸福观的教育面临三方面的问题:其一,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把自身的幸福享受和创造活动统一起来,并把创造幸福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其二,正确认识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之间的关系,在享受物质幸福的基础上追求自我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三,把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统一起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自我的劳动创造对社会的贡献为荣。新时代的幸福就是美好生活的实现,个体在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给充分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也要提升劳动创造幸福的能力,美好生活必然是基于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统一,“‘美好生活’从根本上说也是人们自由自主的实践创造活动”[8]。正是基于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创造性劳动的诉求,新时代劳动幸福观教育才可以凝心聚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

三、实践论维度的劳动幸福观教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劳动创造史,劳动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富强的华美篇章。习近平深切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9]对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教育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新阶段,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手段,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接受能力特征,使得劳动幸福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劳动获得幸福的认识,而是要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感受幸福的魅力,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劳动幸福的认识升华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

(一)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实践内容

普遍现实性的实践活动是劳动幸福观教育的生命力。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实践内容和时代的发展特征和人才培养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爱劳动、能劳动、会劳动的建设性人才。以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劳动幸福观教育在实践内容上主要包括四个目标:首先,培养劳动意识。劳动意识的产生可以引导自我投身于劳动实践之中,这是劳动能够创造幸福的前提。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共识,从而促使劳动实践活动转变成为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行为。其次,锻炼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提高是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根本方式,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个人的发展程度和自我对社会贡献率,影响着自我能否获得长久和稳定的幸福。“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也需要在实践中去培养和提高”[10],所以,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水平。再次,弘扬劳动精神。新时代劳模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劳动幸福观。所以,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要积极地融入时代的劳模精神,以劳模精神激发大学生群体劳动创造幸福的热情。同时,把劳模精神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劳动幸福的实现提供自信心。最后,实现劳动奉献。劳动奉献不仅使大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而且也不断推动了幸福社会的建设。所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应更加密切地突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加深切地展现了人类共有的价值追求,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将自我的幸福融入社会幸福之中,劳动创造幸福才能成为一种惠及社会的“大幸福”。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思想,以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共产主义将要实现劳动幸福为终极目标,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责任和使命的履行作为自己幸福的目标,努力推进劳动在现代化强国之路上发挥的核心性和基础性作用。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个体在劳动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和超越自我,从而使得劳动真正成为一种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幸福活动。

(二)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方式

大学生劳动幸福观的养成需要教育者采取科学的方法。当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必须以点带面,以面促体,做到各方面力量一起抓,充分注重劳动幸福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所以,当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领域展开,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把劳动幸福观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从而使得对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教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对学校来说,劳动幸福观教育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的联系起来。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合成熟健全的现代人格,引导大学生在身心和谐中追求幸福、实现幸福和享有幸福”[11]为目标,关注劳动对大学生认知形成、习惯养成和品性塑成过程中的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认识和引导,以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在此方面,河北大学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微电影创作和拍摄的方式阐释新时代的劳动幸福观,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不仅只是教学理论的灌输,而且成为一种自我劳动创造幸福的过程。这种教、学、练一体化的方法使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感受了幸福的真谛,同时也打开了劳动幸福观教育新的窗口。其次,对家庭来说,劳动幸福观教育要求家庭有意地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大学生在家庭劳动中体验幸福。对大学生自身来说,家庭之中的劳动幸福观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自身的家庭责任感,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关系,使家庭成员感受到家庭幸福感,同时有助于良好家风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最后,对社会来说,社会有义务为高校劳动幸福观教育提供支持。其一,社会应为大学生的劳动幸福观教育积极搭建平台。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中心和社会集团联合搭建的“太行小镇”“创新驿站”等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性和创造性劳动提供了场所,使得创新性劳动能够借助于社会平台彰显其价值,从而让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感悟幸福,也加深了对劳动幸福观的价值认可。其二,社会应为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提供机会。在劳动幸福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性的服务工作,比如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中,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肯定自己,获得一种来自社会他人认可的幸福。其三,社会应为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提供规章制度保护。在劳动幸福观教育的保障方面,社会制度和法规的制定应该保证大学生获得均等的劳动教育机会,明确大学生在课程之外必须要进行的劳动实践种类和方式,同时保证每个人平等的享受社会提供的自由的劳动机会。

(三)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实践特征

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实践要和时代紧密的联系起来,摒弃传统灌输式和被动式的教育模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传播手段创新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劳动创造性活动中求真、向善、知美,从而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以人为本”是现代劳动幸福观教育的基本理念,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为劳动教育的基本前提,所以,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应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愉悦性等特征。首先,时代性。当今社会面临更多的复杂劳动,劳动幸福观教育必须注重劳动过程中大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注重大学生在社会劳动中主体价值的实现程度。新时代的劳动幸福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增强团结写作技能的提升,努力培养其多样化的劳动技能,使得大学生所具备的劳动技能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创新性。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要充分借助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作为其教育平台,创新劳动创造幸福的教育方式,将劳动创造幸福的教育融入课程内外、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之中,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大学生劳动幸福观教育还要把握当今社会碎片化时间特征,利用大数据等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借助短视频、微电影等为劳动教育的主要传播方式,大力促进劳动幸福观教育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后,愉悦性。劳动幸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客观劳动实践和主观感受能力的统一,所以,自我精神在劳动中必然体现为愉悦性。劳动过程的愉悦性可以使得大学生的情操得以熏陶,对劳动实践给与美好情感,从而使得自身精神和素养在劳动中得到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劳动教育中提高大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增进创造幸福的能力,引导在劳动奉献中体会幸福,从而使得大学生在劳动中自我得到满足,精神得到愉悦。

结 语

实现劳动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但劳动幸福的完全实现却是一个历史性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为劳动幸福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另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性的灾难和危机面前凸显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社会正在让全球听到大国之声,正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当代劳动幸福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大学生,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共识必然要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劳动幸福理念的引导下,我国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这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对于大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劳动幸福观的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让劳动创造幸福的实践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幸福观劳动大学生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