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富民——论中国共产党百年使命变迁

2021-01-14 17:09侯利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侯利平

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富民——论中国共产党百年使命变迁

侯利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百年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昂首大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强国富民是其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救亡图存;强国富民

一个政党的使命,就是该政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是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的纲领、任务、战略的实际表达,它取决于该政党的性质、宗旨。政党的历史使命则是该政党是在某一历史阶段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党的历史使命会因其所在国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而不同,但政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使命一定是其使命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使命是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历史使命又各有不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其历史使命主要是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其历史使命主要体现为强国富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一、救亡图存是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各阶级的共同历史使命

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砸碎了清王朝统治者的“天朝”美梦,在西方列强的战争铁蹄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境地。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

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不懈奋斗。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试图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抗击外国侵略者,但未能成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政治改革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资本主义道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镇压下也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也使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最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力下,胜利成果被封建军阀所窃取,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各阶级革命的救亡运动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完成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承担者,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动了反帝反封建、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1921年7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自觉地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就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把“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封建势力的代表军阀,建立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作为当时的最低纲领,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承担救国救民历史使命的追求。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1.领导人民掀起大革命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肩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重任。一是领导工人并推动了反帝反剥削的工人大罢工;二是积极到农村组织农会,开展反封建官僚、打土豪劣绅的农民运动;三是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四是参与领导了反帝反军阀的北伐战争。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使中国人民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2]。

2.带领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这一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

3.带领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我东北三省。在此民族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抗日的大旗,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宣言》,指示东三省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加紧对华北的争夺,1935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为联合国民党共御外敌,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抗日大局为重,摒弃前嫌,推动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937年7月,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在这一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我们党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道路;我们党领导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党领导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战场作战,大量消灭和牵制了日伪军。经过八年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4.带领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国内和平、民主,希望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1945年8月下旬,毛泽东同志冒着生命危险赴重庆参与谈判,并于当年10月10日与国民党签署了“双十协定”,迫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1946年6月,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我们先后发起并赢得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

5.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随着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不断胜利推进,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筹建成立新中国。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从1949年6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成为了自己国家、社会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二、强国富民是中国共产党当代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过艰辛的探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战略防御能力,有效地维护巩固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经验、理论和物质等方面的准备。在“站起来”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领导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强国富民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将强国富民作为自己当代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针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对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破坏性影响,针对国不强、民不富的现状,我们党把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价值追求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对强国和富民这两个方面是一起部署、统筹安排的。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在提出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任务的同时,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的同时,也制定了以人民生活“温饱”“小康”“比较富裕”为标志的“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时,用了“八个明确”,其中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强国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明确则提出富民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努力,我们正在强国富民大道上大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4]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摆脱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全民小康;摆脱了道路困惑,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通往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强国富民是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将推进国家实力增强、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其重要历史任务。

首先,强国富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与其追求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是统一的,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形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南阳考察时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5]。

其次,强国富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努力推进生产力发展,把“蛋糕”做大,同时要改善社会关系,把“蛋糕”分好,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三)强国富民是党的初心使命的延续

中国梦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相通的。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这一梦想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家富强是中国人民在国家实力方面的追求,民族振兴是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生存状态方面的追求,人民幸福则是中国人民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追求。这一梦想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无论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还是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的都是使国家更强盛,使人民生活更幸福。

(四)继续担负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们正大踏步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民族复兴的征途上,继续担负着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就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安排,即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第一阶段进行了系统谋划,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全党:“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当前,我们一定要保持为强国富民而奋斗的激情,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清晰地看到,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艰辛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这告诉我们,无论是百年前的救亡图存,还是今天的强国富民,都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使命在不同时代的显现。我们应认清形势,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自觉投身到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实践中去。

[1][2]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序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1).

[5]新华网.习近平: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EB/OL].[2021-05-14].http://www.xinhuanet. com/ politics/leaders/2021-05/14/c_1127444196.htm.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7-01].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146278.

D239

A

1672-1047(2021)05-0016-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5.04

2021-09-07

侯利平,男,湖北蕲春人,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蔡新职,吴祝平]

猜你喜欢
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