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探析

2021-01-15 06:41张重阳唐彦辉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配送模式军民融合

张重阳 唐彦辉

摘 要: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不仅具有较强的军事属性,也与国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军民深度融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主要存在物流要素融合、物流环节融合、整体融合三种形态,其中物流环节融合中最常见的是物流配送融合。本文主要阐述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现存主要军民融合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和发展配送模式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事物流;配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1.011

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主要是指是把军事物流与更强大的社会物流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物流运行实体。配送模式是为满足部队任务需要和保障要求,在实施配送时,所共同遵循的、相对连贯的、便于操作的标准样式。因此,在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后勤改革以及物流经济与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构建一个深度融合、平战兼顾、高效顺畅的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对促进军队后勤建设与社会物流体系建设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必要性

配送作为物流运行实体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保障末端落实。當前军民融合配送自发性、随机性还比较强,造成很多资源浪费,且各类配送模式运行还不够顺畅,缺乏规范指导与协调机制,因此需要构建科学可行的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

1.1 有利于促进全面融合,完善后勤建设

军民融合范围广阔,尤其是后勤领域的融合最为广泛,军事物流作为后勤体系的“血管”,是军民融合的基础内容,为此,积极着手军民融合式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统筹军地双方资源协调国防建设和发展经济,建立兼顾国民经济建设和战时军事物流保障双重需求的一体化物流保障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配送作为军事物流的重要环节,渗透在各类后勤保障中,搞好配送模式建设是完善后勤建设的重要抓手。

1.2 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保障能力

地方物流配送具有很多优势,资源丰富、技术成熟、手段专业、智能化程度较高,并具备自身的配套机制。而军队物流具有较强的保密性、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在配送过程中,军地双方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军队可以依托地方成熟的配送技术和手段,缩小保障范围,节约出保障力量加强核心保障力,地方物流企业则可以增加订单收益,提高自身信誉度,甚至可以与军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融合达到了“1+1>2”的效果,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1.3 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保障成本

发展军民融合物流,整合军民物流资源,是高效完成军事物资采购和军事物流配送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后勤、提高后勤保障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地方物流产业迅猛发展,在全域范围内建立的众多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还具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运行体系,其配送能力能够完成大部分军事物流任务。而我军自身物流力量相对薄弱,还需要建立大量运输力量、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然而这些资源和地方物流许多方面是相同的,没有必要重复建设,可以直接借助地方物流完成部队通用物资的配送,部分专用物资也可以征用地方资源进行配送,节约自身建设成本,即实现了军事效益,又最大限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2 当前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分析

在我军军事物流配送模式中,按照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军地联合配送模式以及O2O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运用背景,依据部队任务需求以及社会物流资源,会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组合来完成装备与物资配送任务。下面对当前各类配送模式进行分析。

2.1 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

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是指军队采购部门要求供应商依据合同规定,将物资和装备直接送达指定地点的配送模式。这要求供应商具备自建物流配送能力,即供应商具有自己的仓库、配送中心,负责整个物流运作过程,对配送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的适用条件为:一是供应商自建物流配送能力较强,监督管理体系较为完善,能够充分满足军事保障需求;二是是对物资本身及配送过程的军事性、保密性要求不高;三是对物资储运有特殊要求,非专业配送可能会影响装备技术性能,需要专物专送;四是所配送的装备安装技术性要求较高,需要调试、检测以及使用指导,供应商会派专业工程师直达配送。

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的优点:一是供应商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配送过程中各项工作统一规划实施,实时掌握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大限度提升配送效率;二是供应商直接与部队建立信息通道,中间节点少,沟通渠道更畅通,能够及时准确了解部队需求;三是供应商根据部队需求和自身能力可以自主控制成本,减少配送中成本的不确定性。缺点在于:一是对于供应商来说建立物流系统前期投入较大,分散主业资源,增加整体运营成本;二是供应商以物资生产、加工、整合业务为主,物流作为配套服务,专业性不强,配送能力有限,一般情况下运营效率不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三是供应商自建物流规模较小,部队对物资需求量较大时,可能超出供应商配送能力,无法按时按量完成配送任务。

2.2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为部队、供应商将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是一种战略的、长期的、互惠互利的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适用条件:一是所配送物资军事性、保密性不强,配送区域敌社情威胁性不大,这一点社会化物流保障都适用;二是部队或供应商不具备配送能力或配送成本较大时;三是部队所需物资规模较大,配送点较多,对精确配送要求较高。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优点在于:一是部队可以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即集中精力谋打仗,提高实战能力;二是减轻部队后勤保障压力,将人力、财力、运力、储力用于具体勤务保障,充实各类专业勤务的力量;三是依托第三方物流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可以提高多点配送、冷链配送、大规模配送的效率。缺点在于:一是部队对物流过程控制力不足,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不畅通,协商环节增多,需求变化时无法及时调整物资配送规模和方向;二是保障效率受制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部队无法实时监控物流动向,在整体保障中处于被动;三是从供应商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若选择不好,最终导致保障效能不高,会影响供应商本身信誉。

2.3 军地联合配送模式

军地联合配送模式是指以军队后勤机关统一调配部队与地方力量进行配送的模式,该方式主要是在部队指挥和监督下,通过政府协调组织,有效地调动地方物流,将一些适合地方物流担负的配送任务交给供应商或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核心装备、物资的配送任务则由部队自己完成。

军地联合配送模式一般适用于:一是保障环境恶劣,尤其是袭扰破坏威胁较大时,地方物流力量防卫能力不足以保证物资安全配送;二是配送地域保密性较强,不适宜地方人员和车辆进入;三是保障任务较重,部队依靠自身难以独立完成。

军地联合配送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充分结合军地物流优势,兼顾军队物流的军事性与地方物流的专业性,将保障效益最大化;二是适用范围最广,无论平时保障还是战时保障,无论何种规模的保障,军地联合配送都能够实现。其劣势主要体现在当前军地联合配送涉及机构和力量多元,缺少配套的制度机制,组织协调困难。

3 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运行的配套措施

上一点我们分析了当前主流配送模式的现状,无论运行何种模式,最终都是以的保障效益为准绳,各类模式本身都是具有标准性、可操作性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运行。军事物流配送原则为以军队统筹协调为主,地方物流为有力补充,要求军事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法规体系,扫清融合发展障碍

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是运行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模式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涉及军地双方利益关系和工作衔接。一是系统制定军地物流相关法规制度,弥补当前法律体系空缺。研究制定军事物流管理、军地物流动员、战时征用等法规制度,明确军地双方权利与义务,细化责任分工,规范模式运行程序,规定奖惩事项等,切实做到内容系统全面,执行准确到位。二是建立军地物流配送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军地物流配送衔接的技术障碍,使得平时运转顺畅,战时转换迅速,在一些军地通用技术方面,做到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靠拢,实现最大程度融合,对于军事专用的配送技术,依据规定进行对接。三是建立和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协调机制能够使军地物流配送模式运行更顺畅,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使得军地双方信息互通,明确分工和衔接重点,依托军队和政府这个组织管理主体,对军地物流配送工作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综合协调。

3.2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实现配送高效可控

配送过程不止涉及物资的传运,更多是涉及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因此依托“云物大”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信息平台,可以对配送模式的运行起到有效的信息支撑。一是建立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可视。军队利用统一的标准建立动态资源数据库,与政府数据库对接,再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实时监控与更新数据库资源,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能够实时了解可調配资源的位置与动向。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需求可知。与政府、供应商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信息交互网,三方可共同了解军队平时战时物资消耗情况,提前预判需求,明确未来配送方向和配送量,做到充分准备、精确预备。三是建立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过程可控。在明确了资源情况与需求情况的前提下,利用决策辅助系统预测配送时机、最优路径、配送量,形成配送最佳方案,而后由军队机关统一指挥调度供应商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实时向配送方提供敌社情、路况等信息,做到全程可控精确保障。

3.3 深化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配送力量融合,促进军地协调发展

配送力量的融合是形成联合保障力的基础,力量融合涉及人力资源融合、设施装备融合、信息系统融合等,军民融合协调发展必须要从各种力量融合上下功夫。一是人力资源融合。军地可以共同培养物流人才,尤其是军队借助地方成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军地通用人才,在具体工作中更利于协调畅通。二是设施装备融合。依照国防建设要求,各类港口、码头、公路、铁路、隧道等设施能够满足军地物流配送需求,能够完成平战状态转换,平时主要为军地共用物资提供配送硬件条件,战时可直接转化为军用,并依据应急预案快速提升防卫、防护能力,确保平战一体,安全可靠。装备方面则在研发过程中多强调通用性和适用性,军对方可将物流装备自主研制与采购相结合,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与地方成熟物流技术的优势,实现协调互补,便于统一标准与联管联用,便于物流装备充分发挥配送效能。三是信息系统融合。统一平台技术标准,增强信息平台的兼容性与拓展性。共享资源数据库,建立信息共享通道,依托国防通信网,建立军地物流信息网,打破“信息孤岛”,使配送信息实时传递,并自动进入预测、决策系统处理,实现运行智能化、管理可控化。正确处理好军地之间安全保密与数据共享的矛盾,建立网络安全保密防护系统,涉密信息不连通,处理后形成需求信息再进入共享网络。

参考文献

[1]曹景建,姜大立.基于CALS 的军民融合物流信息体系构建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8):32-34.

[2]赵亮宇.军地物流一体化保障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13):21-25.

[3]古贞,谭清美.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0):228-235.

猜你喜欢
配送模式军民融合
生鲜电商的社区配送研究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