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六种认识误区分析

2021-01-15 06:41熊国锋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熊国锋

摘 要:“一带一路”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也是引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对外合作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已在党的十九大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政治纲领。尽管如此,现在一些国家对于“一带一路”还有一些错误认识,对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高度重视对“一带一路”的各种错误认识,加强“一带一路”的舆论引导,推动各方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1.022

1 认识误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根基不实

有些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些突然,并没有很好的基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引起质变的发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虽然只有短短的4年时间,却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从酝酿到提出可谓是“水到渠成”。从历史看,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沿线国家均曾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对它有着超越历史和国界的深厚感情,“一带一路”倡议最能引起沿线各国内心最深处的反响和共鸣。这也是“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就能得到沿线各国纷纷响应的重要原因。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中,增长乏力、债务问题是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各种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此起彼伏,各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均受到影响和波及。各国迫切希望有全球性影响的主要大国能够振臂一呼,提出一个全新的、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发展战略,带领各国走出后金融危机的泥沼,引领全球重新走上正常发展轨道。而放眼当今全球,有能力且有意愿承担这一全球重要责任的国家仅有中国一家。

从发展中国家看,虽然在独立后经过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在不断拉大。发展中国家普遍缺技术、缺资金、缺装备、缺理念,虽然一直在努力,却始终未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长此以往很可能沦为全球发展格局中永远的“留级生”。由于西方长期口惠而实不至,各发展中国家普遍将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希望中国能够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利用积累起的先进技术理念和优质装备资金,帮助他们打破发展桎梏,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从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次席,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三期叠加”的特征十分明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到达极限,不允许我们继续按照原有的方式继续发展。就此止步肯定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华山一条路,即是在更高水平上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将中国的发展更紧密的融入全球发展之中,在推动全球发展的过程中加快中国的发展。

从对外交往的实践看,一方面而言,中国从未像现在今天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走近中国、倾听中国。另一方面而言,与当前我国在全球所处的位置相比,我们的对外战略显得有些“散”而“乱”,缺乏清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制约了对外工作的实际效果。譬如我们与非洲之间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欧洲之间为面向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四大伙伴关系,与东盟之间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些合作定位从字面上相互接近却又不完全相同,普通民众难以理解其中差异,也容易引起内外各方的疑惑和不解。与此同时,国内外交、商务、文化、教育等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对外合作计划,相互之间的协同性不足,也迫切需要统一的战略纲领作为对外合作的指针。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历史、国际、发展中国家、国内、对外交往的哪个方面看,我们都迫切需要提出一个鲜明、响亮而具有操作性的战略口号,既能体现中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回应各方对中国的期待,又能在更高層面上对我国与全球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合作进行规划和引领。因此,“一带一路”的提出可以说是顺天时、应地利、促人和的重大对外战略举措,有着非常深厚的内外基础。

2 认识误区之二:“一带一路”倡议华而不实

也有些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搞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表面看似声势浩大却无实际效果。

这种认识也不正确,“一带一路”倡议非但不虚不空,而且实之又实,这也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五年来砥砺奋进的执政风格一脉相承。“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都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方略。

国与国要推进合作,首先要进行政策沟通,相互了解彼此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政策公约数,使两国的发展机遇充分对接起来,达到促进合作的最佳效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已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遍及亚、非、欧三大洲,为推动双方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互利合作铺平了道路。

设施联通是促进国与国之间经贸交往和人员往来的基础要件。由于多方面原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情况各有差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着很大的缺口。改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状况,这是沿线国家人民的普遍期望。今年4月,非洲蒙内铁路建成通车,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亲自出席开通仪式并全程体验,称“铁路将会为所有肯尼亚人创造就业,带来希望、机会和繁荣”,充分反映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国际贸易是当今各国交往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受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全球贸易也进入低速增长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外转移国内产业矛盾,制造贸易障碍,抬高贸易门槛,阻碍全球贸易复苏。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继续高举自由贸易旗帜,支持各国减少贸易保护措施,以贸易带动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我国积极与有关国家商谈建立自由贸易区,降低关税税率,鼓励对方优质产品进入中国,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是缺乏发展资金,导致无力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我們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新金融机构,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多年发展沉淀下来的资金优势,帮助沿线国家改善基础设施状况,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导火线”,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

任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需要民众支持。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使各国民众心灵相通,认识到个体与全人类共生共荣的密切联系。将民心相通列为“五通”之一,不仅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保驾护航,更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各个合作领域都很务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更体现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工作风格,是实之又实的战略倡议。

3 认识误区之三:“一带一路”倡议仅是个地区性合作倡议

还有些人认为“一带一路”仅仅是历史上曾经兴盛过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翻版,只是涉及我国与亚非欧相关国家之间的地区性合作倡议。

与前两种错误认识相比,这种认识有一定进步之处,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也缺乏全球视野和格局,与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历史阶段不相匹配。汉唐至明代期间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亚欧大陆,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国际贸易线路是在我国与欧洲各国之间。大洋洲和美洲大陆仍是尚未开化之地,开展双边贸易无从源起。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近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我国的贸易对象遍及全球五大洲的每个角落,运输中国货物的商船航行在全球每片海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绝不应限制在我国与亚非欧国家之间,而是一个具有全球开放性的合作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是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世界上各个国家,即便是远隔重洋的大洋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只要有深化与我国合作的意愿和潜力,都有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者的可能和机会。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层论坛期间,阿根廷总统马克里率团出席,说明阿方也认识到了“一带一路”是个具有全球高度和广度的合作战略,愿意深化中阿合作,加快自身发展。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性和开放性,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我们将重点放在传统的亚非欧沿线国家,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推进“一带一路”。条件成熟时,我们也要积极探讨与大洋洲、拉丁美洲的非传统沿线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可能性,使“一带一路”发展成为“多带多路”。

4 认识误区之四:“一带一路”倡议仅是个涉及经贸领域的合作倡议

也有些人认为,“一带一路”仅仅涉及基础设施和经贸领域,中方是想通过这一战略抢夺沿线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吸引沿线国家参与,实际上是“请君入瓮”。在西方国家中,这种观点很有市场。

这种说法其实只是中国搞“新殖民主义”的一种翻版,十分片面,其实不值一驳。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演讲中多次强调,“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不仅希望自身发展,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到其他国家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绝不是片面的,而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王毅外交部部长也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突出“义”的价值。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以义为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向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其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民族大义,维护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整体利益。

在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中,除经贸合作方面的成果之外,很大部分是涉及社会、科技、教育、文化、民生等非经贸领域的内容。相关合作不仅有利于我国,更有利于对方国家,是正确义利观的生动体现。如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黑、爱沙尼亚、老挝等国教育部门签署教育领域合作文件,与柬埔寨签署涉及海洋合作的协议,与捷克、挪威等国卫生部签署卫生领域合作文件,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充分体现出“一带一路”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国际发展法律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多边专门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涉及经贸合作,而是一个包罗万象、惠及各方的全方位合作倡议。

5 认识误区之五:“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是挑战而非机遇

还有些人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国家比我国落后,与这些国家搞合作会给我国的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对我国挑战大于机遇。

这种看法很不正确。虽然有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较落后,但也有着非常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像埃及、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战略位置重要、国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一旦步入发展正轨,将具有极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我国是这些国家的重要合作对象,它们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新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支持沿线国家的发展实质上也是支持我们自身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也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目前水泥、钢铁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化解产能的压力巨大。而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正处于发展初期,急需新建水泥、钢铁产能,为改善国内基础设施打下坚实基础。方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共利共赢。此外,我们还要正确认识予和取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先予后取,这样才能保持合作的可持续性。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我国宣布加大对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未来3年总体援助规模不少于600亿元人民币,向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共同推动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项目。这些援助举措,并不是在国际上“乱撒钱”,而是要以实际行动支持促进沿线国家发展。只有这些国家发展了,反过来才能带动国内产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对我国发展也是有利的。

6 认识误区之六:“一带一路”倡议离我们普通民众很遥远

还有不少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政府行为,与我们普通民众没有多大关系。

这种看法也不全面。“一带一路”确是国家倡议,却与普通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每个人都享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带来的收益。“一带一路”扩大了我国自贸区的范围,使得我们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沿线国家的优质商品,促进了国内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支持了国内的“消费升级”。“一带一路”改善了沿线国家的道路、港口,使我们生产的货物能够更快速、更低廉地抵达全世界的各个地方,促进我国的出口。“一带一路”深化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使得我们能够更便捷地到沿线国家出行、旅游。“一带一路”增进了我国人民与沿线国家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使得我国公民在沿线国家受到更多的尊重和礼遇。更为重要的是,在享受“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人更应该主动融入这一重大战略,成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企业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主动赴沿线国家开展商务考察、积极寻找机遇,推动合作对接,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水平。个人也可以到沿线国家旅游、学习,深化对沿线国家的认识,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更好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跃生.如何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形势变化[J].国企管理,2020,(13):27.

[2]王林艳.浅析《纽约时报》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框架构建[J].对外传播,2019,(8):53-55.

[3]朱可人.如何缩小与非洲合作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认知逆差[J].中国对外贸易,2020,(8):69-72.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