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宫颈癌效果比较

2021-01-16 08:28马艳美梁金玉李锦巍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奈达外周血标志物

马艳美 梁金玉 李锦巍

(漯河市中心医院妇科,河南漯河4620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患者治疗以化疗为主。多西他赛属于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的抗癌机制是诱导促使微管蛋白聚集形成微管束,再抑制已形成的微管束,阻碍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但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需联合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抗肿瘤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奈达铂作为顺铂类似物,具备与DNA 结合而抑制DNA 复制的作用[1]。本研究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与多西他赛单药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9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标准:①符合晚期宫颈癌诊断标准[2]者;②成年且年龄≤80 岁者;③知情同意者;④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⑤无化疗禁忌证者。

1.1.3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④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⑥近三个月内接受过化疗、既往接受过放疗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化疗前1d 予以口服地塞米松16mg,持续3d,滴注前30min,进行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静脉推注400mg 西咪替丁及8mg盐酸昂丹司琼进行抗过敏和抗呕吐预防。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60mg/m2,间隔28d 重复给药1 次。先予以患者多西他赛20mg0.5h 滴注的同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若无过敏反应,将余下药物1h 滴注完毕。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奈达铂50mg/m2,间隔21d 重复给药1 次。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持续随访患者。

1.2.2 指标检测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静脉采血5mL 置于抗凝管,以3000r/min 离心血样10min,提取血清,采用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患者癌抗原199(CA199)水平进行测定,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外周血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情况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CA199、CEA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s)

组别 时间 CA199(U/mL) CEA(ng/mL)联合组 治疗前 66.28±13.14 25.14±5.39治疗3个月后 16.42±8.22 5.06±1.33 t 值 32.006 40.971 P 值 0.000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66.57±13.26 25.37±5.27治疗3个月后 32.58±9.85 13.84±2.78 t 值 20.166 19.639 P 值 0.000 0.000 t 组间值 8.635 19.532 P 组间值 0.000 0.000

2.2 外周血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比较 (±s)

组别 时间 CD4+联合组 治疗前 36.78±3.24治疗3个月后31.25±2.17 t 值 14.015 P 值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36.25±3.18治疗3个月后28.84±2.01 t 值 19.576 P 值 0.000 t 组间值 5.586 P 组间值 0.000 CD8+38.17±5.2930.98±3.5411.1650.00037.99±5.1725.38±3.1220.8560.0008.1360.000 CD4+/CD8+1.45±0.281.24±0.245.5370.0001.44±0.271.12±0.219.1410.0002.5800.012

2.3 化疗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1年后生存率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1年后,死亡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1年后死亡17例。联合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6.965,P=0.008)。

3 讨论

早期宫颈癌可通过临床手术切除,但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仅依靠手术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近年来化疗药物的不断开发,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多西他赛是紫杉醇的衍生物,较紫杉醇具备高效、低毒级拥有广泛临床的适应症[3]。顺铂经临床使用,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较大,临床使用受限。奈达铂是二代顺铂类似物,其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较低,奈达铂的作用机制为被摄取至细胞后,其具备的乙酸醇部分被水解切断,抑制细胞DNA 复制[4]。

CA199 是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也可作为判断炎症的参考指标之一[5]。CEA 属于肿瘤细胞表面片段性抗原,于患者机体胞浆中形成后通过膜进入患者体液,是宫颈癌患者重要的临床指标[6]。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表明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奈达铂进入肿瘤细胞后,使甘醇酸脂配基中醇性氧的铂连接键断裂,水、铂结合产生离子型物质,这种离子型物质会与DNA 结合,阻止DNA 复制,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联合实施化学治疗,发挥出多西他赛与奈达铂的协同效应,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

外周血中的CD4 和CD8 两种T 细胞亚群互相制约维持机体免疫系统平衡,而肿瘤患者免疫力长期低下,且化疗会对患者机体内正常的免疫细胞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患者的免疫能力亦随之降低。本研究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免疫指标的研究显示,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降幅小于对照组,说明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可能与奈达铂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保护患者免疫系统,利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有关。两组患者治疗后化疗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说明奈达铂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另外,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更有利于延长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

综上所述,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癌效果优于多西他赛单药,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奈达外周血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