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角穿刺与单侧穿刺PVP 治疗胸腰椎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随访观察

2021-01-16 08:28马梓昆通讯作者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弯角单侧椎体

董 晖 马梓昆 刘 杰 张 陆(通讯作者)

(郑州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郑州450000)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在骨科较为常见,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单侧入路是常见的穿刺路径,为使得骨水泥在双侧分布均匀,需增大穿刺角度造成更大损伤[1]。近年来弯角穿刺在单侧PVP的应用使得穿刺角度受到较小影响,弥补了单侧和双侧穿刺的不足,骨水泥可达到较为理想的分布。本研究旨在探讨弯角穿刺与单侧穿刺PVP 对胸腰椎OVCFs 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OVCFs 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确诊为胸腰椎OVCFs,但椎体受累。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合并严重脊柱畸形或脊髓压迫者;合并精神性疾病者;对骨水泥过敏者。观察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54~78岁,平均(66.12±10.45)岁;骨密度T 值(-2.84±0.35);骨折椎体:T10~1225例,L1~217例,L3~518例。对照组男17例,女43例;年龄52~77 岁,平均(68.06±11.47)岁;骨密度T 值(-2.89±0.37);骨折椎体:T10~1226例,L1~219例,L3~5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采取弯角穿刺PVP:①患者俯卧位,用X 线定位确定进针点,局部麻醉后经单侧椎弓根穿刺,穿刺针至椎体前1/3 处停止;②拔出针芯置入导针,建立工作通道;③穿刺至对侧创建骨水泥运输通道;④置入骨水泥输送导管,边注射骨水泥边撤回导管;⑤待凝固拔出工作通道。对照组采取单侧穿刺PVP:经单侧椎弓根穿刺,建立工程通道,注射骨水泥,余步骤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①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理想分布率等指标;②影像学指标:侧位X 线片上,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及术后Cobb 角恢复率;③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2]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s)表示,同组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 检验,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骨水泥理想分布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及术后Cobb角恢复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 周、术后3个月的Cobb 角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伤椎相对高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 评分、ODI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 评分、ODI 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PVP 是治疗胸腰椎OVCFs 的重要手术方法,可促进伤椎恢复,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单侧和双侧入路为主要的手术路径,一般认为双侧椎弓根入路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有利于术后伤椎功能恢复,但手术时间较长,也可能因为注射骨水泥过量而导致骨水泥渗漏。单侧入路用时较短,老年人耐受情况更好,但骨水泥可能分布不均,导致椎体承重不均,脊柱稳定性受到影响,且术中易损伤椎弓根内壁和周围神经,对预后不利。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及术后Cobb 角恢复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及术后Cobb 角恢复率比较 (±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n 伤椎相对高度 Cobb 角恢复率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1 周 术后3个月观察组 6040.13±8.6549.35±10.02* 5.83±1.87 6.32±1.57对照组 6041.06±9.2647.02±9.74* 4.92±1.92 5.24±1.61 t 值 0.568 1.292 2.630 3.720 P 值 0.571 0.199 0.01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 评分、ODI 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 评分、ODI 比较 (±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n VAS 评分 ODI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观察组 607.41±1.451.65±0.46* 70.23±10.2625.32±4.51*对照组 607.56±1.521.61±0.52* 72.10±11.6424.19±4.27*t 值 0.553 0.446 0.934 1.409 P 值 0.581 0.656 0.352 0.16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弯角穿刺PVP 因为融合了单侧与双侧入路的优势,逐渐应用在OVCFs的治疗中。弯角穿刺利用超高弹性的镍钛合金材料,使得穿刺到达的区域更为广泛,有助于实现骨水泥在椎体中的理想分布,对骨水泥的合理注射也可减少渗漏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较低,而骨水泥理想分布率较高,证实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弯角穿刺具有明显优势。弯角穿刺相较于普通穿刺具有更好的临床机动性,减少了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1 周、术后3个月的Cobb 角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伤椎相对高度均较术前升高,与朱迪等[5]学者的结果一致,说明弯角穿刺PVP更有利于伤椎恢复。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ODI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弯角穿刺PVP 也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综上所述,弯角穿刺PVP 治疗胸腰椎OVCFs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与单侧穿刺PVP 比较可优化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减少骨水泥渗漏,且伤椎Cobb 角恢复更好,适宜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弯角单侧椎体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不锈钢微通道管辊弯成形设计和有限元仿真研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喷火怪兽迷宫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