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达标理论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21-01-16 08:28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耻宫颈癌康复

张 璐 彭 娟

(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科妇瘤一科,河南新乡453000)

目前手术是治疗宫颈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患者术后对于疾病以及手术治疗认知有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常会影响术后恢复情况[1]。同时,宫颈癌患者因术后认为失去女性特征而出现羞耻感,从而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2],常规护理路径不易达到理想干预效果。互动达标理论通过感知、沟通、自我角色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因素,进行全方面的护理评估,规划出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沟通解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局限性,保持心理健康,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3]。对此,本研究旨在将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因宫颈癌手术住院的90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年龄32~74 岁,平均(53.41±4.25)岁;行子宫全切术2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3例;IIB 期20例,IIIA 期18例,IIIB 期7例。对照组年龄31~73 岁,平均(54.19±4.63)岁;行子宫全切术20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5例;IIB 期19例,IIIA 期16例,IIIB 期10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指导、生命体征观察、术前备皮、导管护理、排尿功能锻炼等。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研究小组,统一进行培训,掌握宫颈癌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方法,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术后康复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操作进行培训考核;②沟通方面:患者入院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包括对患者的感知、成长、发展以及自我情况的了解,收集患者的问题,总结归纳,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③心理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与患者保持积极的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及疑惑,解答患者疑虑,消除不良情绪;患者因术后产生的各方面情绪变化,进行跟踪引导,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的方法以及重要性,取得其充分合作,评估术后康复情况;④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协同制作干预计划,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参与决策,最终制定出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互动达标理论计划,实施护理干预,总结归纳护理干预效果。

1.3 评估标准

1.3.1 不良情绪评估: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5],两个量表各有20个项目,每个症状分为4个等级,正向评分为1 分、2分、3 分、4 分,反向评分则分数相加。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绪越高。

1.3.2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评分[6],共有5个方面,0 分为“无”,1 分为“轻度”,2 分为“中度”,3 分为“偏重”,4 分为“严重”,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3.3 病耻感评估: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进行评估[7],共分为4个维度,包括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经济歧视、社会隔离,1 分表示极其不同意,2 分表示不同意,3 分表示同意,4 分表示十分同意,总分值20~80 分。得分低说明患者病耻感低。

1.4 观察指标:比较术前及术后10d 时,两组患者不良情绪(SAS、SDS)评估、生活质量(CARES-SF)评分及病耻感(SIS)评估变化;评估术后康复(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病耻感评估比较:术后10d时,两组患者SAS、SDS 及SIS 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病耻感评估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病耻感评估比较 (±s)

组别 时间 SAS SDS SIS研究组 术前 44.28±5.6448.97±4.3652.36±5.23术后10d 32.52±3.4533.01±3.3528.41±3.25 t 值 11.931 19.472 26.092 P 值 <0.001 <0.001 <0.001对照组 术前 45.75±4.8748.79±4.5252.68±5.18术后10d 35.36±3.7237.34±4.0534.27±3.61 t 值 11.373 12.656 19.560 P 值 <0.001 <0.001 <0.001 t 组间 3.755 5.526 8.093 P 组间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术后10d 时,两组患者CARES-SF 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组别 时间 生理 心理社会 性功能研究组 术前 20.25±4.38 17.35±6.62 5.19±2.11术后10d 10.84±3.14 10.12±4.06 3.12±2.47 t 值 11.713 6.245 4.275 P 值 <0.001 <0.001 <0.001对照组 术前 20.41±4.37 17.28±6.45 5.24±2.26术后10d 15.32±3.76 14.03±4.32 4.23±2.40 t 值 5.923 2.808 2.055 P 值 <0.001 0.006 0.043 t 组间 6.135 4.424 2.162 P 组间 <0.001 <0.001 0.033婚姻关系5.36±2.053.47±1.814.636<0.0015.41±2.084.23±1.762.9050.0052.0190.046与医务人员关系5.47±2.453.48±1.864.340<0.0015.79±2.414.83±1.012.4640.0164.279<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评估比较: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评估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评估比较 (±s)

组别 n 肛门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研究组 45 37.24±3.51 33.43±4.60 17.62±9.21对照组 45 45.63±3.84 42.70±3.11 28.45±10.25 t 值 10.818 11.199 5.272 P 值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目前,宫颈癌首选治疗方法仍为外科手术,但多数患者由于对手术了解程度有限,同时也影响心理健康,引发其术后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因疾病特殊性而导致患者产生病耻感。在宫颈癌患者护理工作中,利用互动达标理论可以充分调动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积极性,更好把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以及护理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患者住院期间不良情绪出现[8]。

互动达标理论主张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与患者共同参与,相互协同,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促使患者达到最好的健康状态,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对宫颈癌患者制定出完善的护理工作计划,尤其对患者术后心理护理做出更详尽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护患沟通与协作[9]。本研究发现,采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病耻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互动达标理论不仅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与护理,而且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讲解疾病以及有效治疗手段,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疾病康复,同时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减少因宫颈癌手术治疗所带来的抑郁甚至病耻感等不良情绪。

互动达标理论强调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和管理,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最大程度的参与术后康复护理过程中。随着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了解,患者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自我康复训练技能,有利于患者预后[10]。研究显示,采用互动达标理论术后10d,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互动达标理论能够有效传达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方法,指导患者在疾病稳定之后,早日下床活动,采取正确饮食方法,帮助肠蠕动尽快恢复,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恢复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引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帮助其生活质量的改进,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运用互动达标理论干预,不仅有利于宫颈癌术后患者改进生活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而且可以减少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及病耻感,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病耻宫颈癌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