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ICU 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2021-01-16 08:28李明明范亚丽焦朋朋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气管肺部

李明明 范亚丽 焦朋朋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河南洛阳471000)

对于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发生[1],并能判断并发症的早期征象[2]。本研究主要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的ICU 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20±10.15)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经鼻插管的16例,经口插管的14例。对照组组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54.00±11.60)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经鼻插管的13例,经口插管的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机械通气时间≥24h;②ICU 治疗时间≥24h;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明显精神疾病者;②长期服用镇静药史者;③心率<60 次/min;④有吸毒史者;⑤肝肾功能受损者;⑥听力、视力及认知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周进行一次呼吸管路的更换,呼吸管路被污染需及时更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术前两天至ICU 出院给予预见性护理。①术前两天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介绍关于疾病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防止出现患者不配合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②术中镇痛与镇静:护理人员要准确及时的用药,躁动可能会引起脱机困难、患者意外拔管等情况,需要采用镇静治疗;③导管护理:治疗期间注意导管的固定,确保及时进行气管的给氧和给药;④预防感染护理:若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过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会增大。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对于导管及机器内部的管道进行充分的灭菌,各种物品都要定时消毒处理。若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立即进行抗感染的处理;⑤保持呼吸通畅:床头抬高20°~30°,避免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对患者进行定时的翻身叩背,机械深度排痰刺激呼吸道,促进痰液的排出;常规吸痰器,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呕吐物及时吸出,吸痰时间一般控制在15s 左右,防止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1.4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ICU 住院时间进行比较;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至ICU 出院肺部感染的情况,符合临床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3];③护理后一个月,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主要包含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和健康教育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各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4]。

1.5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 进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的比较 (±s)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d) ICU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0 8.64±1.65 14.32±1.98观察组 30 6.87±1.32 12.74±1.75 t 值 4.588 3.275 P 值 0.000 0.002

2.2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至ICU 出院,观察组肺部感染的例数少于对照组(χ2=4.040,P<0.05),详见表2。

表2 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一个月的记录,观察组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s)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s)

组别 n 护理技术(分) 护理态度(分) 健康教育(分)对照组 30 74.09±10.47 82.02±10.63 83.46±11.48观察组 30 90.98±9.56 94.54±6.62 91.01±10.51 t 值 6.525 5.476 2.657 P 值 0.000 0.000 0.010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5];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危险,从而减轻治疗负担。预见性护理使得护理人员由先前的被动转为主动[6]。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对患者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告知临床的医师,尽快采取措施。

通常采用心理护理能够减小患者的压力,减少焦虑躁动等情绪的发生。镇痛、镇静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病人对气管插管的耐受,降低了人机对抗的发生率,从而加快患者康复[7]。在本研究中,预见性护理缩短了机械通气的时间,从而也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屏障会遭到破坏,会影响咳嗽反射功能;从而会引起分泌物在气管导管和气囊内聚集,易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若感染不得到及时的控制,将会导致器官的衰竭,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在本研究中,对导管消毒灭菌,消除细菌定值的机会,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肺部感染的情况减少。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对气管的损害,使患者更为舒适。

综上所述,对于ICU 机械通气患者,与常规护理相比,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效果更好,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了康复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气管肺部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