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菏泽城市书法景观的对策*

2021-01-16 13:20张海同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菏泽景观书法

张海同

(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一、打造城市书法景观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景观是由一定规模或视觉效应的书法作品或类书法作品,如刻字、书法雕塑等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体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1]。城市书法景观是传统的书法艺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景观,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一)打造城市书法景观是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城市不仅是人们集居的生活场所,也应该是享受生活的精神家园,在城市化建设中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现代文明中成了城市化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2],既具有艺术性又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深奥哲理,还能以篆、隶、草、行、楷等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把书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能够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书法景观,给物质之城赋予精神之魂。

(二)打造城市书法景观是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

一座城市的建设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发展弊病,使城市形象特色化,富有竞争力。自古以来,书法与园林相结合,产生园林书法景观;书法与山体崖壁相结合,产生摩崖石刻书法景观;书法与青砖相结合,产生了砖墙书法景观。书法与地域环境也有完美结合,北京的琉璃厂、南京的湖南路和长沙路书法文化街、西安的书法碑林、成都的杜甫千诗碑、临沂的书法广场、乌海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等都是以城市书法景观彰显了地方特色。

(三)打造城市书法景观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促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城市都以文化名人或地方特色重点打造城市书法景观,对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等实施旅游化提升改造,培育“旅游+新业态”项目,充实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城市形象和内核竞争力,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四川成都的杜甫千诗碑[3]、山东的临沂书法广场[4]、内蒙古的乌海书法城[5]都是成功案例。

菏泽是全国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自1992年起每年四月中旬举行隆重的国际牡丹花会,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但由于牡丹花期较短,同时其他旅游景点较少,致使宾客观光旅游时间短,不能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如果把书法、牡丹、诗词等文化与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打造永不落幕的集牡丹、诗词、书法为一体的大型城市书法景观,必将有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四)打造城市书法景观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以文化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如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西安通过打造“西安碑林”这一城市书法景观,增强了城市竞争力。菏泽的文化优势在于“一都四乡”,其中“书画之乡”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的核心。通过打造菏泽城市书法景观,将有助于创建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软实力[6],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菏泽打造城市书法景观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

近年来,从中央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菏泽的发展都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为菏泽市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菏泽的城市文化主题建设带来了机遇。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入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时代价值,打造郓城水浒好汉城、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等一批高端项目……,发展一批特色旅游小镇。”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菏泽在建设郓城水浒好汉城、单县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高端项目和特色旅游小镇时,应充分融入书法元素,打造具有菏泽地域特色的书法景观。

(二)文化底蕴

菏泽是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之都”,而且是“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书法、绘画、牡丹文化等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菏泽的书法文化底蕴深厚,汉代《张寿碑》[7]、唐代《孔子庙堂碑》[8]及大周《大周任史君屏盗碑》等书法名碑均在菏泽出土。曹州书画院自20世纪80年代建院以来,每年承接个展、团体展、交流展等各种展览20余次,接待书画名家100余人次,对于推动菏泽文化走向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菏泽的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这些历史文化底蕴,把菏泽的祖源文化、孙膑文化、水浒文化、牡丹文化、书院文化、书法文化等统筹纳入城市建设中去,打造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书法景观。

(三)人才资源

菏泽自古习书氛围浓厚,清末曹州人氏曹以爟、曹垣、曹蕴键的曹氏书法为世人称道,享有“字不压曹”之美誉。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至2021年,菏泽市共涌现出88名国家级会员,其中李荣海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2017年菏泽学院书法学专业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备案,2018年开始招生,现菏泽学院书法系拥有具有硕士学位的书法专业教师6名,招收了142名书法专业学生。而且,近年来菏泽市私人书画院和各种书法培训机构蓬勃兴起,社会各界、各阶层、各领域书法爱好者不计其数,书法后备力量基数庞大。此外,菏泽市中小学书法特长生众多,每年考取书法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数逐年攀升,高层次书法专业人才不断涌现,为打造菏泽城市书法景观提供了人才资源。

(四)城市建设机遇

新时代,菏泽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如果把书法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体现出菏泽作为“书画之乡”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将有利于在城市建设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恢复历史记忆,塑造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2017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菏泽市60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这对于菏泽的城镇建设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建设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应在总体规划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等重大工程的同时,精准寻找书法和乡村旅游项目的最佳结合点,使菏泽的乡村凸显书法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推动乡村振兴。

三、菏泽打造城市书法景观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书法艺术元素,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是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目前菏泽城市书法景观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城市书法景观建设的前置条件有待加强

打造城市书法景观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前置条件是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全民崇尚,积极参与。城市书法景观建设往往在时间上跨度比较长,一直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也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城市书法景观的建设要统筹布局、长远规划。内蒙古乌海书法城的建设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一项成功案例。乌海本是一座以煤炭工业闻名的城市,经过40年的发展,完成了由“煤城”到“书法城”的嬗变,如今乌海“中国书法城”是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目前菏泽城市书法景观建设缺乏重点规划和大型书法景观项目,缺乏将书法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措施,缺乏推动书法产业发展的政策等等,影响菏泽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二)对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书法景观发掘不够

菏泽有“千年古曹州”之美誉,其历史文化资源有深厚的积淀,但因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许多能彰显文化底蕴的文化资源,却没有留下过多痕迹。例如,据史料记载,明代曹州城内修建了“重华书院”,规模最大时有学田936亩。有教学用的“精一堂”、后楼“文明阁”、小亭“木石居”、斋舍等建筑[9]。但如今重华书院的确切地址只能根据仅有的文字资料来进行推断,重华书院的历史遗物更不见踪影。菏泽是黄河泛滥的地区,历次的黄河泛滥造成地下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如2002年巨野出土了《大周任史君屏盗碑》,书法颇具二王神韵,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结体婉丽、气势连贯,节奏感极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身就可以构成一道彰显文化底蕴的书法景观,但目前对于它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这对于打造菏泽城市书法景观是一个缺憾。

(三)城市书法景观品位有待提高

目前菏泽市牡丹区称得上书法景观的只有曹州书画院和李荣海美术馆。曹州书画院建筑风格在传统的民族特色中融入现代园林元素,建有书法碑廊、亭台小榭、假山喷泉,又有护城河环绕穿过,环境幽雅,闹中取静,像这样的书法景观少之又少。在菏泽城区,积点成线,以点带面的书法景观并没有形成。在菏泽重要的公共场所和具有宣传教育功能的教育基地,也缺乏展示高品位书法作品和具有传统书法气息的匾额,如菏泽火车站候车大厅悬挂的部分书法作品品味不高;火车站广场欢迎游客的景墙设计没有融入书法元素,没有体现出作为“书画之乡”的优势;在一些重要展览馆内,重要字眼采用电脑字体,甚至出现错字现象,更无美感可言;在商铺聚集的街道门头全是电脑字体,缺乏书法韵味。

“不行,你不去也得去。”正好到了自家开的店前,王施凯拉住赵明月就往里面拖,还不忘伸长脖子留意黑衣人的动态。

(四)城市书法景观与旅游业结合不够充分

城市书法景观可以依托旅游业进行文化输出,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旅游业依托城市书法景观赢得价值输入,促进自身的发展。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又是著名的“书画之乡”,牡丹旅游业与书法景观相结合,将是文化和旅游业跨界融合的最佳选择。但目前,菏泽的城市书法景观与旅游业结合不够充分,首先表现在牡丹园旅游景点中的书法元素融合不充分,有的牡丹园门口的横匾和楹联,采用的是电脑字体,无书法底蕴。其次,与牡丹旅游业相结合的大型书法景观没有建成。再次,牡丹园内的书法景观的品位和档次有待规范和提高。

四、菏泽打造城市书法景观的对策

(一)积极探索城市书法景观建设的前置条件

菏泽打造城市书法景观,离不开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建设,菏泽市政府可以借鉴乌海“书法五进”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城市书法景观建设的前置条件。

“书法五进”是乌海创建的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0]。“书法五进”是指“书法进机关”“书法进学校”“书法进军营”“书法进社区”“书法进企业”,在这些地方建立建设书法活动示范基地和书法活动室,文化部门派专业书法老师授课培训,并经常组织书法展览和比赛。“书法五进”项目的推行使乌海在短短2年之内,全市共建成书法活动示范基地47个、书法活动室68个,开展各类展赛、培训192次,出版书法集(册)11次,受益群众10余万人,使书法文化融入城市血脉,使乌海实现了从“煤城”到“书法城”的实质性蜕变。菏泽市政府应借鉴乌海“书法五进”的成功经验,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制定出台相应的规划、方案和考核办法,设立专项资金预算等措施,营造浓厚的书法氛围,助推城市书法景观建设。

(二)打造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主题文化书法景观

菏泽市应该借鉴成都“杜甫千诗碑”建设的成功经验,“杜甫千诗碑”把杜甫毕生创作的1 455首诗用碑刻的形式全部展现出来,其中现代书法家所书杜甫诗碑刻放在浣花溪公园,古代书法名家所书杜甫诗碑刻放在杜甫草堂。如今的“杜甫千诗碑”景观,游人如织,已成为成都的文化新地标,乃至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菏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打造书法景观,如可以按照史料的记载,重建重华书院,把书法中的匾额、楹联、中堂、书法展厅等书法元素融入讲学堂、后楼、小亭、斋舍等主要建筑中,使重建的重华书院既能体现菏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展示精美的书法艺术。还可以打造雷泽祖源文化书法景观,对成阳故城,可以按古建筑风格改造陈楼村,打造祖源文化旅游小镇,在小镇的布局上,要充分考虑融入书法景观。此外,还可以筹建伏羲文化园、尧陵舜祠等文化场馆,通过名家题匾、题联,悬挂、雕刻名家书法作品等形式,打造祖源文化书法景观。

(三)打造凸显地域特色的城市书法景观

菏泽应依托“书画之乡”的优势,把书法元素和城市建设相融合,从书法蕴含的美学原理、美学规律、美学构型、美学技艺出发,充分考虑书法与时代、书法与环境的关系,系统打造城市书法景观。

1.抓好城市书法景观“点”的建设。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有点睛之笔,才能使作品鲜活生动起来。一座城市的建设,也像创作一幅好的艺术作品一样,也要有点睛之笔,才能使整个城市的灵魂更加丰满起来。

菏泽市可以借鉴杭州的做法,让书法题字在高楼大厦上亮起来。在杭州,许多高楼大厦上都悬挂着书法题字,如“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博物馆”等,整个城市因为书法题字而被赋予了高贵的灵魂,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菏泽的高楼大厦上也可以悬挂书法题字,让书法在高楼大厦上亮起来、活起来。

菏泽的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站名应采用古代书法名家字体,点好城市形象的点睛之笔。火车站、高铁站和飞机场是菏泽的对外形象窗口,菏泽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应考虑到城市书法景观的文化建设,火车站、高铁站和飞机场站名要用书法字体,以彰显“书画之乡”的特殊魅力和优势,为打造具有书法特色的城市名片做好点睛之笔。

2.抓好城市书法景观“线”的建设。城市书法景观中的“线”,就好比书法作品中的线条一样,长短相交,有纵有横,错落有致,才能构成和谐的整体。

菏泽应大力发扬匾额文化,商业街门市门头可以以匾额形式集中亮相,展示菏泽儒商精神和独特的城市面貌,体现城市书法景观独特的“书法线条”。中华匾额文化历史悠久,透射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大力弘扬匾额文化,既能传承和发扬书法文化,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还能体现菏泽“书画之乡”的特色,展示菏泽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3.抓好城市书法景观“面”的建设。城市书法景观“面”的建设就好比一幅书法作品的章法一样,可以按照美学原理的“疏密”关系,整体规划。在新建文化场所、文化旅游区,应浓墨重彩,突出菏泽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在老城区,应将大型文化场所、学校、机关、企业、商场、酒店、广场等门头牌匾进行重点更新,全面融入书法元素,使之深入到各领域各行业。在新试点的“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小镇等项目中,更应注重与书法元素的融合。通过统筹安排使整个城市的书法景观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面貌一新。当人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公共场所时,时刻能感受到书法的存在和城市建设中深厚的文化气息。

(四)城市书法景观应与旅游业跨界深度融合

菏泽是全国闻名的“中国牡丹之都”“书画之乡”,应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千品牡丹诗词书法广场”,以促进牡丹产业的发展,展示菏泽的地方文化特色。可以通过举办“千品牡丹诗词大赛”“千品牡丹诗词书法大赛”,邀请全国知名作家和书法名家参赛,并评选出最佳诗词、书法作品,然后通过碑刻等形式,把这些关于牡丹诗词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众,让游客在“千品牡丹诗词书法广场”就能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城市书法景观还要把书法与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深度融合。随着菏泽全域旅游政策的推动,城区旅游景点逐渐增多,不仅旅游景点大门的题字、楹联等要用书法字体呈现出来,而且景区内部也尽量营造对联、匾额、扇面等不同形式的书法景观。同时还可以用文化产品创意的形式把曹州刻瓷、曹州面塑、郓城剪纸等“非遗”文化与书法相结合,创作出精美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城市书法“活”景观。旅游产品中的书法特色可以彰显菏泽地域文化风貌,旅游产品的输出则可以把地域书法景观带到全国各地,提升菏泽地域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菏泽景观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景观别墅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