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开展策略思考

2021-01-17 00:39周慧妍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2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

周慧妍

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除了需要开展必要的德育课程之外,还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关爱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在培养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责任重大。在此阶段,班主任教师应当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若干有效途径来渗透德育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班规班纪

引言:本文对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初中班主任教师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下,中学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课程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大。初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发起者,要充当好班级中的领头人的角色,在带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收获幸福与快乐,获得成长经历。然而,初中生在成长阶段存在叛逆心理,时而有厌学心理,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师要深度发掘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班风建设、课堂氛围及素质拓展、教学活动等渠道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端正人生态度,树立人生理想,激发个人潜能,发展个人特长,并从学生阶段努力奋斗。而要想顺利地开展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融入学生群体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相应的工作。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克服与学生沟通交流难的问题。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学生有着叛逆等心理特点,同时对教师的态度并不友好,这使得教师在与学生建立沟通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逐渐把握学生心态的变化,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教师不能严格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渗透,现阶段,许多学校都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大部分教师也逐渐注意到了德育教育对于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一些学校在班主任的工作考核中加入了德育教育工作这一考核项目。部分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提高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导致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不会严格地贯彻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突显出形式化的问题。一些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讲授内容片面,形式单一,如仅依靠一些影像来传达德育思想,或是通过讲述德育教育政治理论等,这种教育课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浪费学生时间,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降低。

二、德育在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方法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讲究开展工作的方法,班主任教师需要注意:在平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提高个人能力,同时要端正工作与教学态度。班级管理工作要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要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开展德育教育要灵活,将其融入各类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另外,教师在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思想变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公平对待学生。

1.班主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班主任职业态度

班主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平时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经验。班主任教师要想搞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到“身正为范”,即确保自身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能够肩负起职位上的责任,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班主任教师要注意个人的言谈举止,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一个班级的负责人,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班级及学生开展的,因此,班主任与学生来往密切,这也就会导致一些学生不知不觉中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处于学习阶段,会接受到外来的新生事物的影响,而学生的区分和鉴别能力还尚未成熟,如果盲目地进行学习则有可能学习到一些不良的习气。班主任教师不但要保证自身的态度端正,职业素养良好,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也要在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鉴别优劣,让学生远离不良因素,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2.将德育渗透到班规班纪之中

班级纪律和规定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准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把握管理尺度,为方便管理,要设定一系列的管理准绳,从而更好地维护班级纪律,促進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要尽可能详细,其中的内容要包括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奖惩措施。例如,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氛围,但在课余时间不允许借助交流机会大声喧哗;学生要严于律己,向榜样学习等。教师通过设置奖惩措施,有效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的行为举止更加符合新时代学生形象。另外,班主任还应当在班规中增加一些人性化的制度,让学生能够及时反映制度中的缺陷,同时要让学生多提出自己的意见,为班级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3.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

班主任教师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制定一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心理需求,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添加一些适当的元素,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使之向正常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模仿吸烟等不良陋习,此时,班主任如果通过谈话或者斥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但不会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和吸烟的危害,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班主任如果借助其他形式,如宣传片、影像等向学生传播吸烟危害等健康知识,则容易被学生接受。

结论: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开展方法正确与否将决定学生的身心发展方向,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态度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学生这一特殊而又敏感的时期,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注意到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准确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在这一关键期引导学生摆正态度,打好人生基础。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渗透德育教育,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阳.初中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因简析[J].家长,2021,(22):83-84.

[2]李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初探[J].吉林教育,2021,(Z4):119-120.

[3]刘兴丽.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软管理”实施分析[J].求知导刊,2021,(31):91-92.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困境中的阳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