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入壶 情致无限

2021-01-20 08:34范丽云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映山红紫砂壶紫砂

范丽云

作为质地特殊的无釉陶,紫砂器具并不是借助釉彩绘画这一技法来进行装饰,从而展现出陶瓷身上那种美轮美奂的效果,相反,它利用造型结构来体现其外在的精巧。历史悠久的紫砂壶艺在其复杂又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浩如烟海的别致壶型频频问世。细致地对个中原因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让人沉迷其中的壶型暗藏的奥妙就在于无一例外都拥有构思奇巧的亮点。也正因如此,对紫砂壶整体与局部的设计构思就成了我工作的首要与核心任务。

摆在眼前的这两把作品,我将其分别命名为《映山红》和《桂花》,它们都是在经典梅桩壶的基础上改良设计而成。在材料的选择上,我均使用了泥色沉郁厚重,能安定心灵,极具亲和力的紫泥。首先谈谈这把《映山红》。壶身我用梅桩塑成,细节处的裂纹很传神。梅桩上下粗细各异但衔接流畅,增强了壶整体的连贯性。以写实的手法,运用雕塑的技法,在壶身缀上一朵娇艳欲滴的映山红。梅桩古道遒劲,娇花洋溢着生命的蓬勃与朝气,两者互为映衬,透露出和谐的美感。将映山红这一意象运用到壶的设计中,彰显出一种积极豁达、永不言弃的精神,也寄托了对事业兴旺荣昌的美好期盼。壶钮取一节老梅枝弯折而成,匍匐贴于盖上,壶嘴和壶把与之相呼应。纵观整器,映山红这一物象作为局部的点缀以一种低调的姿态不争不抢,让紫砂壶本有的特质得到了较好的展示。但另一方面,映山红在主体无大面积繁杂装饰的背景下,一枝独秀,也深深吸引住了观者的目光。如此朦胧的相互映衬,既完善了最终呈现效果,又丰富了整器的层次感。

《映山红》 范丽云/ 作

《桂花》 范丽云/ 作

再聊聊这把《桂花》。壶把宛若自然生长出的树枝,既有古朴典雅之神韵,又满含生机盎然之活力。壶上的桂花装饰生动传神,极富工艺美感,别有一番清幽雅趣。直流嘴出水爽利,不易闷茶。壶盖平坦,嵌盖气密性极佳。盖钮延伸出的枝叶与壶身上的桂花遥相呼应,体现出古树新花的和谐对比美。整器对梅枝、桂花的刻画细致入微。将梅桩斑驳又不失苍劲的外皮、桂花淡雅清新的气质塑造得惟妙惟肖。

今年有幸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岁寒三友》,在设计创作之时耗费了不少的心血,是一件值得细细品鉴的花器力作。松、竹、梅傲然盛开在凛冬之际,是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意象在壶上的表现极具张力,色彩的搭配是整器的吸睛之处。点点梅黄和三两竹青交错在大面积的松棕色上,引发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而不同,和可相融,如此雅而不俗,实在奥妙无穷。

近年来,在紫砂作品的造型设计方面,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学习,不断尝试把造型和装饰有机结合,进行整体构思,在制作过程中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一起喜爱并且深入研究这一门紫砂艺术,让这抹鲜亮的紫金闪耀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

《岁寒三友》 范丽云/ 作

《四方益竹》 范丽云/ 作

猜你喜欢
映山红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文登开遍“映山红”
映山红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泡壶
美丽的映山红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