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木雕人物的审美意韵

2021-01-20 08:34孙伟彬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观赏者木雕刻画

孙伟彬

木雕艺术是一种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古老艺术门类,中国的木雕艺术于唐朝时期盛行,明清时期发展至顶峰,在创作中,木雕人物题材的选择也是非常宽泛且多元的,既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历史事件中的英雄形象。在刻画木雕人物时,为了将其内在的审美韵味表达出来,木雕手艺人多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技艺手法,以刀为笔,在木材基质上进行精雕细琢。依托于木材固有的材质特征,加上能工巧匠的艺术表现力,木雕人物形象以流动的线条和精美的布局,向所有观赏者传递出了其特有的浪漫和典雅的艺术风韵。

一、木雕中神话人物的审美特征

《忠义》

在传统木雕人物塑造中,很多人物形象都源于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神话故事,取自于神话的人物形象本身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群众认知基础,这些人物自带故事背景以及性格特征,同时神话人物也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对观赏者来说,此类木雕人物形象不仅是艺术品,更和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以及祈愿有关。例如,在福建一带盛行妈祖文化,当地的很多木雕艺术中都有对妈祖形象的刻画,这些木雕形象在于满足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所以在形象以及气质的塑造上,妈祖木雕十分强调审美的意蕴展现。明清时期,莆田木雕在人物的刻画上注重流畅的线条,木雕匠人们利用娴熟的刀工以及精湛的技艺,将高雅的审美意趣融入创作中,这些精美的创作也让木雕开始逐渐变得生活化与大众化。又如,仙游县明清时代妈祖木雕像,这一作品在技法上融入圆雕的创作方法,不仅刀工自然,而且具有很强的立体性。尤其在妈祖形象的刻画上,额头饱满,面部圆润,神情也非常自然,手脚的雕刻细腻且灵动,衣服的纹饰简洁流畅。整体来看,这一木雕人物作品所营造出来的气场给人的感觉非常亲近。虽然这一作品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观赏这一作品,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们以圆为美的艺术创作审美理念。

二、木雕中历史人物的审美特征

现代人物木雕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也吸纳了西方油画创作时对写实这一艺术效果的追求,这也使得现代很多以人物题材为主的木雕作品,强调将人体本身肌肉的均匀感和美感凸显出来,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增强了木雕人物的艺术感染力。围绕历史人物进行木雕创作之前,木雕工匠首先要了解该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这些背景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创作才能将人物历史形象中的神韵以及厚重感展现出来。例如,在创作《忠义》时,要将关羽在形态中所流露出的动静特征刻画出来,“动”指的是人物要有内在的形象动势之感,拥有身体姿态上的活力。虽然木雕形象是静止的,但是木雕创作者要通过人物动作的设置,将灵动之感融入其中。“静”则指的是关羽在形象上要有武将的威严以及儒将的斯文,炯炯有神的双眼以及稳重且流畅的衣纹,都会让木雕人物形象在整体上给人一种肃静的美感。

除了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佛教中的神佛形象进行刻画所带给人们的艺术感受也是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创作《皆大欢喜》这件作品时,要注重对人物所处意境的刻画,以起伏的刀刻技艺,将弥勒佛形象特有的造型特征展现出来。同时也要注重光影之间的重叠效果,既要有艺术的精美,也要将弥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态展现出来,注重细节但又不会被细节喧宾夺主,繁而不乱的艺术呈现效果正是木雕艺术在人物呈现上的审美魅力所在。

三、木雕人物中的生活味

创作木雕人物时也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将人物的整体风貌凸显出来。例如,在木雕作品《十八学士》中,创作者将十八位学富五车的学者形象作为画面的主体,整个作品内涵丰富,且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多种雕刻技艺也在作品中均有呈现,总体来看,这一作品以其较强的生活情趣以及地方色彩,为所有观赏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木雕人物塑造中的深远意境之美

上乘的木雕人物作品强调光影效果的结合,既要有暗处的处理,也要有明处的精雕,在构图上通过虚实结合的分布,让人物形象有着动静皆具的美感。例如,在根雕作品《红楼梦》中,整个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人物众多,对木雕工艺创作者的技艺提出了较大挑战,为了将小说中黛玉进贾府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生动地表现出来,创作者采用了镂空雕技法,并将人物的动作、面貌以及屋内陈设刻画得栩栩如生。

五、木雕人物审美与山水画的情趣结合

很多木雕作品都以人物表现为主,将山水作为烘托人物的重要景观,这种布局能将人物和景色互相交融,对作品的整体韵味也起到了正向的渲染作用,人物和景色的分布方法实则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木雕匠人们在进行此类创作时,要了解山水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在小桥流水、远山近树中寻找创作的题材,并将中国画的创作技巧以及韵味融入木雕作品中,将木雕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天然情趣与山水画的虚实结合进行整合。例如,在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中,众多的人物形象都是立体的,观赏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宋代丰富的人文气息,并在木雕的意境空间中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除了融入山水画的艺术创作手段之外,进行木雕人物创作时,也可以将山水画中的结构分布方式与木雕人物塑造进行结合,通过虚实景观的布置,将人物形象所处的情境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综合塑造,从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综上所述,传统木雕技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工艺美术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门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也让木雕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对木雕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需要木雕创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并在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展现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将其他艺术创作方法应用于木雕人物创作中,让木雕文化能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以及发展,塑造出更多上乘的木雕人物形象作品,让观赏者在观看木雕人物作品时产生更深刻的人文互动,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皆大欢喜》

猜你喜欢
观赏者木雕刻画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木雕鱼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
败笔即妙笔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