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写意 翰墨留香

2021-01-21 08:05王淑杰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藤蔓笔墨意境

王淑杰

《清风》 周 岩/作

就艺术而言,中国画中写意花鸟画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因为它既有内在的规律,还有外在的要求。于内在,它不是具体客观地去描绘对象,而是不求形似,以写胸中逸气为主;而外在,是指对传统题材和自身审美拓展融合的过程。

这就要求创作者对物象进行阐述,并结合自身时代审美,以新的形式创作出富有时代感的写意花鸟作品。科班出身的画家周岩先生笔墨功夫和个人素养都非常高,总能在逸笔草草中写出大自然的无限韵味和情怀。

我们都知道绘画是表意性的艺术,但绘画艺术不仅停留于绘画的表面形式,更重要的是画出其内在的神韵。而先生的作品,通过精微的笔墨技巧、高雅的品位格调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我们知道写意作品难就难在“写”上,难在既要有笔墨又要有图式还要有风格。当我们欣赏周先生一幅幅格调高雅的作品时,看似画面简单,但写意之笔难就难在这“简”上,因为它要求取单纯朴素的自然形态,做到“粗”而不“简”。

这就要考验创作者的造型能力以及笔墨修养。作品的点线面中,线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画是讲究书法入画的,书法入画也是验证一个画家实力的标杆之一。周岩先生早年主要研习颜真卿、张迁、米芾等书家,因此他的画中更显线性,作品中虽然看不到书法的笔迹,却让人能感觉到有书法的痕迹。好的线能增加画面的区位感、节奏感,不但使画面开合有度、纵横肆意、形神兼备,而且气势磅礴。在他的藤蔓系列作品中,疾徐顿挫、反转缠绕,细微中强调速度,迟涩中强调精神。我们都知道,书法入画强调的是入得进来、融得进去、活得起来。科班出身的他深谙此理,因此他的花鸟作品,特别是藤蔓系列,就是从线性中显现物象的质感,谨慎经营,让大自然中的物象与书法中的线相联系,于是才有了他作品中梅的苍辣、藤的灵活、兰的飘逸、竹的风影。

在艺术的道路上,周岩先生是一个多面手,涉足油画、国画花鸟以及人物的创作,尤其擅长水墨花鸟画。于他而言,艺术是相通的,他在创作中既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又借鉴西画的原理,从构图到笔墨,不拘泥于一家,从而形成了意境恬淡、清新明快、雅俗共赏的笔墨语言。而且在作画的同时工于书法,为他对笔墨的表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为一名书画皆能的艺术家,他深知意境、构图、形式等要素。因此他在表现自然万物时笔墨厚重巧拙互用,浓淡干湿得心应手。

《白莲香清》 周 岩/ 作

当我们有缘欣赏到周岩先生的作品时,你会感受到其作品散发出来的芬芳与清香,这种清香是深藏于画面中的生命流淌,那种自然、清新、明媚、旺盛扑面而来。在艺术道路上,先生始终把基础作为第一追求,因为他深知基础是继承传统绘画技艺的主要环节。作品在用笔用墨上,在线性的轻重疾徐上,在行笔的顿挫转折上,都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知道传统是由具象组成的,然而这些具象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要想掌握也非一日之功。

有着多年油画基础的周岩在用笔上更自由更灵活,精神性和意境性更强,因此他的藤蔓系列作品略胜一筹。可以说,周岩是一位既擅长西画又专长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他中西兼容,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他的近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新雅逸之间尽显墨法华滋,韵味盎然。

《山顶兰香》 周 岩/ 作

大自然是美的,先生挥墨生灵、气象万千,当他把这些美跃然纸上,抒写性灵之时,并不是陶醉在作品本身,而是融入了一种超脱与朴素,这种素雅饱含了一种淡泊、一种寄托、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作品中茂盛的叶片,几只肆意生长的葫芦点缀其间,粗壮的藤梗飞扬跋扈似遒劲的书法,而藤有老嫩叶有疏密,整体感觉散发着浓郁的田园气息。

纵观周岩先生的作品,不管是生机盎然的春,还是硕果丰盈的秋,均彰显线条的力与美、刚与柔,以及色块的明暗。作品虽很少用色,构图简洁,却意境深邃。在艺术上,周岩先生无疑是一位智者,他用深厚的文化素养描绘出美好的画面,再现万木争荣,也在淡泊自然丹青写意的同时构建了自身的美学思想。

猜你喜欢
藤蔓笔墨意境
笔墨童年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漫游藤蔓幻境
天际藤蔓
儿歌8首
为练笔墨才写荷